趙昕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逐房計口給米,每口一升;冬衣每口一匹,十歲以下五歲以上減半;婚嫁喪葬亦予濟助,其中尊卑長幼有差等等,共計十三條。
看了一下,大體上就是對範氏義莊田產收益的分配作了明確的規定,大致包括同宗族各房日常的衣食和為官家居者的米絹供給、婚嫁喪葬的費用撥付等等。並同時規定隻要族人出仕做官,擺脫貧困,就取消其相應待遇;且專門列出一條倘若鄉親、姻親、親戚陷於貧窘,或遇饑荒不能度日,諸房共同核實後,可用義莊糧米“量行濟助”。
但若有好吃懶做,為非作惡,欺男霸女的範氏子孫,同樣也會扣除相應的補給,若有生活不檢點者,比如私生子之類的是不能領取救濟的。
在趙昕看來,這就是用利益和獎懲製度來對範氏族人進行管理,這種以理論做指導,禮、法並用的做法,打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製度體係也是範氏家族興盛不衰,八百年人傑輩出的秘密,其實也就是最早的家族企業。
趙昕笑道“全縣令,你可知範仲淹緣何買地啊?”
全縣令回道“王爺,這個下官到不清楚!不過民間多有傳言,下官不知當講不講。”
趙昕示意道“此間,沒外人,但說無妨!”
全縣令壓低聲音說道“據傳起因是範大人夜間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老家吳中一帶發生了饑荒,大片田地荒廢,而自己的範氏族人則生活潦倒,食不果腹,大家紛紛外出乞討,一路上都是被活活餓死的年老體幼者,所以便買了一千畝田地用來救濟族人。”
趙昕笑道“原來如此!不過傳言畢竟是傳言,萬不可輕信。”
全縣令忙道“那是自然!”心下想的則是這個王爺年齡雖小,但似乎也不好糊弄啊!看來為了頭上的烏紗帽,還是得小心謹慎為妙。
趙昕端起茶杯,卻不喝茶水,眉毛緊皺著,在想著史書上,範仲淹為何買地,成立範氏義莊。
心想眼下已是皇佑二年,範仲淹都已是花甲之年了,且連續三次被貶,他的滿腔熱血都隨著時間的流逝灑在了大宋的山山水水中,人一生中又能有幾個花甲呢?最重要的是他被貶不是因為他沒有政績,而是因為朝廷政敵的攻擊。但不管哪一次被貶,範仲淹依然是抱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不僅打擊了他的抱負與理想,也摧殘了他的身心。他拿出所有俸祿來買田地成立範氏義莊,一方麵是為了約束後世子孫,讓他們學有所成,物儘其用,另一方麵何嘗不是想為大宋培養正直忠臣之士,來實現他未能完成的抱負與理想。
全縣令見麵前這位年輕的王爺眉頭緊皺著,便說道“王爺!茶涼了,下官再給你沏一杯吧!”
趙昕笑了笑“本王出神了,讓全大人見笑了!”說著打了一個欠。
全縣令自然是察言觀色,起身說道“王爺!你舟車勞頓,又受到了驚嚇,還是早點安歇,保重身體為重,下官還有要務再身,就先行告辭了!”
說完,起身朝著趙昕施了一禮。
趙昕剛要回禮,卻見一個捕頭模樣打扮的人進來,在全縣令的耳邊低語了幾句,全縣令頓時臉色全變。
路人甲怎麼這章沒見那求包養的小白臉呢?
路人乙你不知道啊!
路人甲知道什麼啊?
路人乙每天更四千送六張月票啊!
路人甲所以說,又是下一章求包養嘍!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