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第一誌願必須要慎重再慎重,確保自己一定能夠被錄取上。”
003年6月10日。
周二。
班主任王清韜嘴裡不斷重複這句話,在每位學生之間來回走動給出自己的建議,希望班上所有人都能選擇到一座適合的大學。
全國采取估分填誌願的情況下,如何填報誌願和高考同等重要。
尤其大多數名校隻收第一誌願考生,第二誌願就有滑檔的風險,這也使得有些分數能上重點大學的考生為了保險退而求其次。雖然此模式保證了各大高校都能招收到高分考生,卻增加了考生的不確定性容易滑檔被迫再重新複讀一年。
為避免出現此情況填報誌願時就隻能保守,除非對分數非常有把握。
固遠一高采取集中填報的方式,所以高考剛結束大家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當然也有不少家長在旁邊分析。
徐源作為保送生本來不需要參加,但為了楊斌和王勇傑這倆人還是跑了趟。
“源哥。”
“給我們出出主意吧。”
“好難選。”
楊斌和王勇傑圍坐在徐源身旁,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望著。
簡直比高考時還糾結。
他們倆人都是自己單獨過來,能幫忙參考提建議的也隻有徐源。
與此同時。
徐源則在心中暗自思索著。
根據楊斌的估分,成績保守有五百多,比著學校高考前的幾輪模擬成績有所上漲。
可以報考一本院校。
王勇傑則稍微少了點,卡在五百左右的分界線。
不過恰巧今年高考數學出現事故,楊斌他們或許能有更好的選擇。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源隨即回答:“今年數學試卷難度係數很高,我猜測錄取分數線肯定會下降,所以填報誌願不妨大膽點。”說完手拿過楊斌的報考指南翻到一座高校頁麵。
“可以試試省城的工業大學。”
“工業大學?”
楊斌聞聲瞪大眼睛:“可我比著他們前兩年的錄取分數線還差幾十分呢。”
徐源沒管楊斌的表情變化,扭頭又為王勇傑挑選了適合的學校。
其共同點是他們估算的成績,距離這兩座高校之前錄取線都有著一定距離。
正當兩人權衡利弊時,不知什麼時候班主任王清韜走了過來。
“徐源說的確實有道理,但也具備滑檔風險有可能導致你們被迫複讀。”
“班主任所講的風險肯定會存在,最終如何選還是要看你們自己,我隻是根據分析說出自己的建議。”徐源點點頭攤開手這樣說。
作為朋友他能做的也隻有這些。
畢竟大學的選擇可以說關乎到今後人生走向,能做這個決定的隻有楊斌和王勇傑自己。
約摸過去將近十多秒的時間,才見楊斌眼神中突然迸射出堅毅之色。
顯然做好了打算。
“賭一把。”
“就報省城工業大學,大不了我再複讀一年。”
“我也聽源哥的。”王勇傑緊隨其後接過楊斌的話茬附和了句。
王清韜把這幕看在眼裡,嘴唇蠕動略作猶豫後最終還是選擇了保持沉默。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