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哥德巴赫猜想證明順利解決了。”
徐源寫完最後一個數學字符,便注意到了麵板上已經達到百分百的進度條,頓時長鬆了一口氣,放下筆嘴角上揚浮現出笑容。
通過對篩法的優化改進,搭配群論進行證明,最終推導出1+1的結論。
在這種情況下,有著麵板進度條,倒也沒必要再對證明過程驗證。
他可以信心十足的麵向數學界宣布,哥德巴赫猜想關於1+1的問題已經解決。
稍微頓了半分鐘,待心情逐漸平複下來,徐源則拿起桌麵上的電話。
分彆給唐時宏和廖方義以及丘誠桐打去。
對於哥德巴赫猜想問題,他們都一直關注著,迫切想知道結果。
如今既然完成證明,那肯定要通知。
何況接下來撰寫論文,發表期刊等問題,還需要好好商議下。
最終要讓國內數學界的利益最大化。
隨即徐源掛斷電話,不到兩分鐘的時間,便聽見外麵響起急促敲門聲。
想到辦公室房門還處於反鎖狀態,徐源連忙起身朝房門走去。
再打開辦公室房門後,視野中頓時出現唐時宏的熟悉身影。
畢竟他們兩人的辦公室在同一樓層,這麼快趕過來倒也屬於正常。
而相比平時的狀態,此刻唐時宏麵色因為太過激動顯得頗為紅潤,並且嘴裡還喘著粗氣,不用問都能猜到肯定是一路跑著過來的。
徐源趕緊把唐時宏請進來,並讓其先在旁邊沙發處坐下休息。
“唐教授快先坐。”
說完不忘來到飲水機處,給唐時宏倒杯水遞過去。
唐時宏雖然接過水杯,但心思顯然都在剛才的電話內容上。
順手把水杯放在麵前桌子上,抬起視線看向徐源迫不及待追問起來。
“徐源。”
“你在電話裡說,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了?”
“是解決了。”徐源點點頭如實承認。
說完更是把剛整理好的證明手稿,拿出來放到桌麵上足有厚厚一摞。
“解決數論領域的終極問題,這可是能讓整個數學界為之震動的大事。”
“我相信你能證明,但這麼快還是讓我驚訝不已。”
“如果陳景潤先生知道後輩有人為他彌補遺憾,成功證明到1+1,相信也會對此感到非常欣慰。”
唐時宏從徐源口中確定這件事,心情激動興奮之餘也不免有些感慨。
從當初徐源選擇哥德巴赫猜想作為傑青項目,他雖意外但最終還是支持了徐源的決定。
並且也相信徐源能夠解決此數論終極問題。
但在他想象中,這個證明過程起碼也要數年,在傑青項目周期結束前是完不成的。
然而徐源卻再次給了他這麼大一個驚喜。
從去年五月上會答辯,到今年四月份滿打滿算甚至都沒有一年時間。
關鍵中間大部分時間,還都是去了錦城在其他項目上幫忙。
而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徐源憑借自身的數學知識和天賦,硬是解決了數論領域學界公認的終極問題。
儘管他很想立刻欣賞徐源的證明過程,可垂下視線看著眼前證明手稿最終還是選擇放棄。
沒辦法。
他擅長的領域還是以微分幾何為主。
雖也研究過數論,但對自己的數論水平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麵對徐源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過程,隻怕根本沒有資格去驗證結論成立與否。
所以還是等著其他人都到了後,再一起欣賞。
最終戀戀不舍收回目光,端起水杯喝了口說:“老廖和其他人應該很快就到了,不急於這會。”
徐源聞言自然沒多說什麼。
仔細算下來,他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速度,確實能稱得上迅速。
除了是本就證明過孿生素數猜想,對數論領域以及篩法有研究外,還因為此次去錦城參與項目,偶然誕生出靈感想到用篩法和群論結合。
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後,思維更為敏捷靈活。
如果說人的大腦就是一台精密計算機,那他在深度學習狀態下,則就和開了超頻差不多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夠相比。
再加上借助麵板進度條的變化確定研究方向,極大程度避免了時間的浪費。
所以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讓傑青項目提前結題。
正當徐源想著這些,很快便被辦公室外麵傳來的動靜吸引。
立刻扭頭看去,隻見丘誠桐和廖方義,以及係裡的另外幾位教授全趕了過來。
由於剛才並沒有關辦公室房門,所以眾人便直接湧了進來。
腳步剛邁進辦公室,便迫不及待詢問情況。
“電話裡說的是真的嗎,數論領域裡的終極問題哥德巴赫猜想,已經被你順利證明解決了?”
廖方義直接開門見山問道,想要再次確定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畢竟哥德巴赫猜想對數學界非常重要,如果真由自己國家的數學家證明,那麼國內數學界的地位在國際上也會水漲船高。
徐源看到這一群著急忙慌的數學教授,自己也被嚇了一跳。
他們年齡上很多都比他父親還大,這要是太激動身體出了什麼事,那反倒就讓原本的喜事變得不美了。
不過他剛想招呼大家坐下休息,卻被坐在沙發上情緒已經平複很多的唐時宏搶先。
“你們也不想想徐源啥時候說過大話,先坐這把氣喘勻了再說吧。”
“好飯可不怕晚。”
廖方義和丘誠桐等人聽到唐時宏的話,心裡也可謂是哭笑不得。
想著不就是早來了那麼一會嘛,指不定剛才表現的比他們還激動呢。
但心裡想歸這麼想,卻不得不承認唐時宏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徐源人都在這,如果哥德巴赫猜想真被證明,確實不需要著急。
而這時徐源也連忙接過話茬附和:“各位教授不妨先坐下來慢慢說。”
“也是。”
“這兩步給我跑的,還真喘的不行。”廖方義點點頭臉上堆出笑容。
隨即大家便各自找了位置坐下。
不過下秒大家便又被桌子上的手稿所吸引,目光頓時牢牢注視著移不開眼睛。
最終還是丘誠桐率先開口問:“這是你的證明手稿?”
“剛整理出來的。”徐源點點頭。
此話一出大家頓時又激動起來,終於確定哥德巴赫猜想果然有了進展。
“咱們箐華的教授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看來這次要在數學界狠狠出次名了。”
有著廖方義帶頭,其他人也都紛紛開口附和。
“徐教授的天賦真讓人羨慕。”
“這還不到一年時間吧,傑青項目中能這麼快提前結題的就很好,何況還是數論領域終極問題。”
“隻要這個消息公布出去,絕對會成為拋向數學界的重磅炸彈。”
“以前都隻能看海外宣布類似的消息,如今咱們也終於能解決這種層次的問題了。”
雖然眼下隻是徐源自己的說辭,他們還都沒有對證明過程進行驗證,可卻都對徐源表示非常信任。
主要這不是徐源首次解決數學難題,從以往經驗來看隻要是徐源宣布的事,那麼驗證結果就絕對不可能出現什麼問題。
也就是唐時宏看到大家已經來的差不多,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欣賞證明手稿。
“係裡的數學教授都已經在這裡,那就一起欣賞下徐源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吧。”
儘管這種層次的證明過程,水平已經在他們之上。
但卻是很好提升自己發散思維的機會,聽到唐時宏這句話得到徐源首肯,隨即也都不再繼續遲疑,當即湊在一起小心拿起手稿研究起來。
就連不是數論領域的丘誠桐,都忍不住加入進去。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徐源辦公室愣是變成了小學生課堂。
全係數學家都彙聚在這裡,時不時動筆演算,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徐源這個時候也沒有閒著,其他人遇到手稿上證明過程不明白的地方,他也會進行詳細講解說明。
“證明過程中所用到的篩法,是我在之前數論問題上使用的篩法基礎上改進。”
“並且通過和群論相結合,從而得出最終結論。”
……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不知過去多長時間,大家這才停筆抬起視線。
桌麵上又多出很多寫滿大量公式的草稿紙。
表情也都顯得頗為複雜。
其中一位主要研究數論的教授,率先開口說:“徐教授采取改進篩法並和群論結合的證明思路,這個方法很精妙也很大膽,在對證明過程的一些步驟驗證後,我本人認為結論成立的概率很大。”不知道是不是水平有限並未把話說滿。
而這番話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對於驗證結果無法給出準確結論。
略作沉默後,丘誠桐接過話茬道:“數論領域公認的著名數學家還是要屬德利涅教授,恐怕要等他的結論才能最終確定。”
徐源當然明白數學界的情況,任何一道難題被宣布解決都會引起所有人驗證。
畢竟證明一道世界級難題可以獲得榮譽,驗證出結論不成立證偽,同樣能證明自身的水平。
德利涅作為數論領域公認的著名數學家,以他的分量和權威,宣布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結論是成立,才會徹底讓這個消息成為數學界盛事。
不過在這篇論文的期刊投稿上,徐源卻有著其它的想法。
並不準備繼續投稿數學年刊。
剛準備講出自己的決定,耳旁突然又傳來係主任廖方義的聲音。
“過來之前我已經把消息告訴了馬院士,算算時間人應該也快到了。”
“到時候可以在詳細研究討論。”
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這已經不單單是徐源自己的事情。
還關係到整個華國數學界,馬智明作為數學理事會理事長,這種場合肯定是要出現給出建議的。
事情進展到這裡,大家暫時也沒其他好的想法,於是便決定等馬智明到達後再說。
與此同時。
就在箐華學子正常上課吃飯的時候,隻見幾輛大巴車突然駛入進校園。
並且從方向來看,明擺著是去數學科學院的。
本來大家看到這幾輛大巴車還沒想太多,畢竟學校之間的交流活動並不少。
可數學係的學生,在看到大巴車停好,從車裡走下來的幾十位教授,頓時便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
望著這些教授的背影,忍不住討論起來。
“院裡怎麼突然來了這麼多人,我記得院裡最近沒什麼活動啊?”
“領頭的那位不是馬智明馬院士嗎?”
“我去年參加數學建模競賽,有幾個好像是當時的答辯評委。”
“好家夥,都是國內的知名數學教授,怎麼全來咱們箐華數學係了。”
“怎麼感覺要有大新聞?”
“上次有這種陣仗,我記得還是幾年前和燕京大學聯合舉辦數論學術會議的時候。”
“咱們係最有名的也就是徐教授了,不過徐教授之前都沒在學校裡,按理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事才對。”
……
對於數學係的學生來說,突然看到這種場麵,心裡麵難免會好奇八卦。
以至於私下討論之餘,相關帖子還很快出現在了學校論壇貼吧,和一些企鵝群中交流的火熱。
不過由於先前並沒有相關消息流出,使得這件事根本沒有頭緒。
而作為事件主角的馬智明一行人,自然不會去管這種小事情,下了車便急匆匆帶著人前往數學樓。
本來今天數學理事會正舉行活動,除了他這個理事長出席講話外,參加人員還有全國不少高校大學裡的數學教授。
馬智明接到廖方義的電話,得知徐源已經順利解決哥德巴赫猜想。
情緒興奮之下哪裡還有心情主持學會的活動,簡單說明了兩句便打算趕去箐華。
結果現場的人聽到這個消息,也都喜出望外。
紛紛要求跟著馬智明一起過去,見證華國數學界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時刻。
畢竟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數論領域的終極問題。
對此馬智明不好拒絕,隻得找了專車,直接帶著幾十號人一起過來。
箐華數學科學院這邊,接到消息來了這麼多人,也可謂是嚇了一跳。
最終臨時安排了一個報告廳,才算解決妥當,至於徐源丘誠桐等人,也都起身趕往了報告廳。
當然沒有忘記帶著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手稿。
——
“你小子簡直就是一個驚喜製造機,這才多長時間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我看咱們很快就能有菲爾茲數學獎了。”
馬智明見到徐源的第一眼,便立刻走過來拍著徐源的肩膀高興的說。
站在後麵的其他人,也都第一時間紛紛祝賀。
徐源確實沒想到馬智明竟帶來了這麼多人,在這種場合下笑嗬嗬謙和回答。
“主要是我之前研究過孿生素數,所以才能這麼快在哥德巴赫猜想上有建樹。”
“這時候就彆謙虛了,數論領域的終極問題,可不是誰都能證明的。”馬智明接過徐源的話茬說,臉上堆出的笑容越發燦爛。
接著馬智明又像想到了什麼,隨即開口問道:“詳細的論文要多久能撰寫好?”
相比較查看徐源的證明過程手稿,更為詳細的論文無疑更方便驗證。
整個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過程,都已經在手稿上推導出來。
隻是將其整理成詳細的數學論文,倒不會花費多長的時間。
何況對這樣的情況他已經很熟悉。
幾乎沒有任何遲疑,便給出肯定回答:“最多半個月時間就能完成。”
“繼續投稿數學年刊的話,以那邊的重視程度,肯定由德利涅教授來驗證,這樣應該很快數學界就能知道這個重磅消息。”馬智明聞言點點頭補充了句。
在他看來徐源的數學論文都是發表在年刊,這次肯定也不會例外。
但偏偏隨著他的話說完,卻看見徐源搖了搖頭。
“馬院士。”
“這次論文我不準備投稿給數學年刊。”
“不投數學年刊?”馬智明表情瞬間被疑惑占據。
就連旁邊的唐時宏廖方義等人,聽到這句話也忍不住詢問。
“難道是另外三個數學領域頂刊?”
將眾人詫異疑惑的目光看在眼裡,徐源麵色平靜嘴角噙著淡淡笑容,然後從口中輕聲吐出幾個字。
“是我們的數學學報。”
此話一出。
包括馬智明在內,在場眾人瞬間全部麵露驚訝。
完全沒有想到,徐源竟願意把這種級彆的論文,發表在國內的數學期刊上麵。
數學學報是由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主辦發表的期刊。
零點幾的影響因子,雖在國內數學界是比較知名的數學期刊,但放眼全世界就排不上號了。
距離數學領域四大頂刊,更是有著巨大差距。
可以說數學學報收錄的都是國內投稿,很少有海外數學學者投稿。
徐源在成為箐華教授後,便被主編馬智明邀請,擔任數學學報的編委工作。
說起來這段時間,他也審核過分配到郵箱的論文。
含金量相比數學年刊收錄的論文,要低上很多,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他作為數學學報編委,又是國內最有天賦的數學天才被寄予厚望,肯定要儘可能帶領國內數學界崛起。
而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