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士兵運氣就沒有這麼好了,處於炮彈爆炸的範圍之內,很快就被炮彈的碎片轟成了重傷。
一時之間,土著這邊哀嚎遍地。經曆了漫長的逃亡之後,土著的軍心早就瓦解。
眼下又被火炮轟炸一遍,哪怕幸運的沒有被炸到的土著,此時也不由得心生絕望。
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它們的生路又在哪裡呢?
答案是根本沒有。
為了以絕後患,西班牙軍隊絕對不會和這些土著士兵客氣。
西班牙也不缺人力,因此在行動之前喬蒂就和所有西班牙軍官進行過溝通,這次戰爭要對這些土著士兵斬草除根。
上到巴姆王國的蘇丹,下到巴姆軍隊的每一個土著士兵,全部都在西班牙軍隊的必殺名單當中。
甚至就連那些普通的平民也會被清理一部分,畢竟西班牙沒有這麼多的糧食去養活他們。
當然,在明麵上,西班牙還是要偽裝出一副文明國家的樣子。
這些土著在明麵上的死因也並不是西班牙的屠殺,而是死於瘟疫或者其他疾病。
一場瘟疫死個十幾萬土著應該很正常吧?反正這是其他國家都在做的事情,西班牙這麼做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這場戰爭很快就結束了,數千名土著根本沒堅持多長時間。
西班牙軍隊這邊裝備精良,子彈和炮彈的儲備也是完全夠的。
在火力壓製之下,土著根本抬不起頭來。更要命的是,高點已經被西班牙軍隊占據,土著所在的地方是一片平原開闊地帶,還沒有任何掩體。
這簡直就是活靶子,西班牙軍隊可不會放過這麼一次完美的打靶機會。
再加上土著軍隊中裝備步槍的士兵幾乎已經全軍覆沒,剩下的土著也就隻有蘇丹的督戰隊才裝備了步槍。
督戰隊位於最後方,在炮火的壓製下根本過不來。
這也導致土著軍隊沒有任何反擊能力,他們就如同固定靶一般,隻能呆愣愣的等到屬於自己的子彈到來。
過了一天的時間,喬蒂率領著大部隊也趕到了富班。
在得知土著已經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後,喬蒂大喜過望,立刻命令士兵前往幾內亞殖民地傳遞消息,讓卡洛儘快得知這個好消息。
同時,喬蒂也向幾內亞殖民地的總督傳達了消息,請求殖民地總督派遣官員來接管整個巴姆王國。
因為幾內亞殖民地直接和巴姆王國相鄰,因此,在西班牙完全整合所有殖民地之前,巴姆王國將並入西班牙的幾內亞殖民地,並且暫時實行軍事化管理。
等到西班牙完全處理巴姆王國上百萬的土著之後,這裡才會取消軍事化管理,並且派遣移民進行土地開發。
當然,電報線路的鋪設以及火車鐵路的鋪設可以立刻開始。給巴姆王國通上電報和鐵路,也能方便後續對阿羅聯盟以及索科托哈裡發國的作戰。
阿羅聯盟,尼日王國和更西麵的貝寧王國,達荷美王國等,都在西班牙的征服計劃當中。
完全征服這些國家之後,西班牙的幾內亞殖民地就能和黃金海岸殖民地相連,成為類似於剛果領地的大型殖民地。
未來西班牙在非洲隻會存在四大殖民地,分彆是南摩洛哥殖民地,西非殖民地,幾內亞殖民地和剛果領地。
這四大殖民地每一個都具備開發價值和戰略作用,也是西班牙未來在非洲的基本盤。
等到卡洛收到西班牙全麵占領巴姆王國的電報的時候,時間又已經過去了幾天。
得知消息的卡洛十分高興,親自下達命令對參與進攻的所有西班牙軍官和士兵表達了勉勵,並且要求政府及時保障作戰軍隊的物資,武器彈藥和醫療物資,食物供應都要一應俱全。
大力開發西非殖民地之後,西班牙在糧食方麵倒是絲毫不缺。再加上本土農作物產業發達,蔬菜水果和牛羊肉等早就全麵供應了軍隊。
按照原本的情況,殖民地軍隊是要低人一等的,也無法享受到如此豐富的食物供給。
不過考慮到殖民地軍隊接下來還要經曆多場戰爭,充足的食物補給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那些普通土著士兵的食物補給和西班牙軍官的食物補給相比,肯定還是要差幾個等級的。
不過一周至少吃兩頓肉還是能滿足的,甚至在物資充足的情況下,一周還能吃三四頓肉。
心情大好的卡洛也向其他殖民地下達了命令,要求各殖民地儘快準備好兵員,以最快的速度運輸到幾內亞殖民地,交由喬蒂親自訓練。
隨著幾內亞殖民地越來越大,可調動的軍隊也會越來越少。
畢竟這些新占領的土地需要軍隊去鎮壓,而目前的幾內亞殖民地又缺少士兵。
攻占巴姆王國並沒有損失太多的士兵這是個好消息,但在短時間內,幾內亞殖民地應該也沒有再發動戰爭的能力了。
一來是需要從西班牙本土補充武器彈藥等補給,二來是可調動的軍隊已經不足,而且其他土著國家有防備的情況下,想要再達成進攻巴姆王國的效果就很困難了。
之前提到過,巴姆王國是喀麥隆地區西班牙最後一個沒有占領的土著國家。
在占領巴姆王國之後,按照柏林會議目前達成的約定,西班牙也需要一個非常合理的理由來有效占領這片地區。
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和當地所有的土著部落首領簽訂一份條約,明確西班牙在這片土地的統治地位。
這一點可以和德國人學習,德國人就是靠武力強行征服當地的土著部落,隨後和這些部落簽訂條約來明確自己的殖民統治的。
不管這些土著能不能看懂條約,隻要他們簽了名字按了手印,那條約就是合法的。
也不用怕這些土著說話不算數,畢竟能讓他們屈服一次,也就能讓他們再屈服第二次。
簽訂的條約並不是用來約束土著的,真正的目的是向其他歐洲國家證明自己在這片土地的統治地位,防止其他國家的殖民競爭。
隻要西班牙和喀麥隆地區的土著首領簽訂了條約,哪怕英國和德國再強大,他們也無法在這片地區橫插一腳。
畢竟柏林會議還在談判中,德國人要是率先撕毀已經達成的約定的話,那就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不僅會讓自己顏麵無存,還會讓德國費儘心思召開的柏林會議瞬間化為烏有。在德國率先撕毀會議內容的情況下,其他國家也不會遵守會議達成的約定。
想要讓會議所達成的約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身為會議發起國的德國就必須要首先遵守會議內容。
關於條約這點,卡洛早就吩咐過喬蒂,幾內亞殖民地也有相應的準備。
在全麵征服巴姆王國之後,幾內亞殖民地這邊就已經在準備著條約的簽署了。
有個壞消息是,巴姆王國的蘇丹已經死在了戰爭中。不過他的兒子還在富班,在蘇丹已死的情況下,前任蘇丹的兒子其實就已經成為了新任蘇丹。
西班牙要讓他當蘇丹,也沒有土著敢站出來反對。算上這個新任的巴姆蘇丹,喀麥隆地區大大小小的土著部落的首領和蘇丹齊聚一堂,大家麵帶笑容的在照相機的攝影留念之下,在一份他們根本看不懂的西語文件之下,紛紛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條約一共有三份,一份會保留在巴姆王國的首都富班,一份轉移到幾內亞殖民地保存,另一份運輸到西班牙本土作為西班牙掌控這片土地的憑證。
在條約簽署之後,西班牙政府也沒有絲毫隱瞞,對外公開了這條好消息,並且公開了自己對喀麥隆地區的殖民統治地位。
五千字二合一章節,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