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西班牙也會出動運輸艦隊從本土向幾內亞殖民地運輸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彈藥補給。
對於這一場戰爭,西班牙政府是十分認真的。這可能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在非洲的殖民擴張,接下來除了摩洛哥之外,西班牙基本不會對非洲的土地感興趣了。
不感興趣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撒哈拉沙漠的阻隔。因為撒哈拉沙漠橫跨整個非洲的原因,西非和北非之間是不可能連接起來的。
雖然在地圖上看起來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中間位於撒哈拉沙漠的部分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控製。
而且現有的殖民地也夠西班牙開發了。光是一個西非殖民地的農業開發就足夠讓西班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堅持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更彆提幾內亞殖民地和剛果領地的開發,除非西班牙有足夠的人口,或許還能在十年內看到成果。
在沒有足夠人口的前提下,想要看到開發幾內亞和剛果領地的成果,至少也得等到幾十年以後了。
這八萬軍隊將會兵分兩路,從東麵和西麵分彆向索克托哈裡發國發動進攻。
西麵軍隊是西班牙進攻的主力,由兩個殖民地師外加五個殖民地守備團組成,總人數大約五萬人。
西路軍隊的主要作戰任務。從達荷美地區出發一路向東,整合索科托哈裡發國南部這些反對哈裡發的邦國的軍隊,然後直撲索科托哈裡發國的首都奧約伊博霍。
奧約伊博霍距離幾內亞殖民地的達荷美地區隻有兩百多公裡的距離,西路軍隊有希望在索科托哈裡發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包圍索科托哈裡發國的首都,消滅那些還忠誠於國家的邦國的希望。
隻要能夠解決索科托哈裡發和他的政府,接下來甚至不需要西班牙軍隊有什麼動作,那些原本就對索科托哈裡發不滿意的邦國自然會主動站出來,通過給西班牙軍隊帶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忠心,確保自己的安全。
至於另一路軍隊,由一個殖民地師外加五個殖民地守備團組成,一共有三萬人的兵力。
這支軍隊的主要任務是從喀麥隆地區向北進發,在西路軍隊還沒有攻克奧約伊博霍之前,阻攔那些北部邦國支援索科托哈裡發的援軍。
雖然索科托哈裡發國沒有太多的熱武器,但他們的人口也是西班牙需要忌憚的。要是西路軍隊在短時間內無法攻克奧約伊博霍,東路軍隊能否阻攔援軍就變得十分重要。
要是讓敵人反包圍西班牙的軍隊,對西班牙軍隊來說也是非常難受的。
雖然西班牙軍隊這邊擁有強大的熱武器,但要是陷入包圍圈之中,後勤遲早會出現問題。
沒了後勤補給的熱武器可就成了沒用的燒火棍,到時候的西班牙軍隊可就沒有了最鋒利的武器,再想打敗索科托哈裡發的軍隊就變得十分困難。
整個作戰計劃製定之後,西班牙立刻展開了相關的行動。
對於那些反對索科托哈裡發的南部邦國,西班牙並不打算向他們透露自己的作戰計劃。雖然這些邦國是可以利用的,但誰也不能確保這些邦國內部是否還有效忠索科托哈裡發的人存在。
要是因為這些意外因素導致西班牙的作戰計劃被泄露,讓索科托哈裡發加強了對首都奧約伊博霍的防禦力量的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反正等到西班牙軍隊到達這些南部邦國領土範圍的時候,也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控這些南部邦國的軍隊。
他們能夠在明確反抗索科托哈裡發的情況下還安然無恙,靠的就是來自西班牙的支持。
對於西班牙索要軍隊指揮權的要求,他們是不答應也得答應。畢竟他們軍隊的火器的彈藥補給全靠西班牙,要是沒了西班牙的支持,他們的火器也就失去了作用。
沒有了裝備火器的部隊,他們拿什麼去反抗索科托哈裡發的統治?索科托哈裡發能夠統治大大小小三十多個邦國還保持國家的穩定不是沒有原因的,他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些小型的邦國在索科托哈裡發的軍隊麵前,隻要沒有火器,那根本就不會是他的對手。
西路軍的進攻還是相當順利的。從達荷美地區一路向東,遇到的土著邦國都是反對索科托哈裡發的。
這也導致西班牙軍隊這邊一槍未發就獲得了大片的領土,還獲得了數萬土著軍隊的指揮權。
當然,說是指揮權,西班牙這邊也不會去頻繁的指揮土著軍隊。
這些土著軍隊對西班牙的最大作用就是進攻索科托哈裡發國的首都奧約伊博霍的時候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換句話來說就是攻城時候的炮灰。
既然是炮灰,那自然不需要怎麼精細的指揮。
等到攻城的時候,一擁而上就行,能不能存活下來完全靠上天能不能眷顧他們。
為了讓這些土著邦國安心將軍隊指揮權交給自己,西班牙這邊也是答應了一些好處的。
在擊敗索科托哈裡發國之後,這些土著邦國將會並入西班牙的殖民地,以保護國的形式繼續存在。
他們和西班牙的貿易關係也不會結束。可以這麼說,除了每年需要繳納貢賦的對象從索科托哈裡發國變成了西班牙之外,其他不會有什麼變化。
這也算是對這些土著邦國的保證了。畢竟西班牙在征服那些零散的土著國家的時候,表現出的手段可是相當強硬的。
不僅那些被征服的土著國家蕩然無存,就連他們的人口也被屠殺了相當一部分。
對於這些土著邦國來說,在無法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的前提下,他們也隻能儘可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至於他們頭頂的統治者,偉大的索科托哈裡發,在西班牙發動戰爭之後,還有誰會在乎他的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