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奧斯曼帝國雖然衰弱了,但這裡也成為了俄奧對抗的前線。正是因為如此多的經曆,讓這裡的民族形成了十分彪悍善戰的性格。
同等規模的塞爾維亞軍隊,麵對奧匈帝國軍隊也是能發揮不錯的戰鬥力的。如果不是他們的武器裝備水平以及後勤補給太過糟糕,奧匈帝國想要如此輕鬆地贏得這場戰爭也是相當困難的。
對於奧匈帝國來說,如果能夠武裝出10萬塞爾維亞軍隊,發揮的作用將堪比10萬最精銳的奧匈帝國軍隊。
這10萬人能夠拖住至少20萬俄國軍隊,如果未來和俄國還有戰爭,塞爾維亞人的作用顯然是相當重要的。
塞爾維亞宣布投降的消息在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也讓幾乎所有國家的目光全部放到了波蘭平原正在進行的戰爭上。
事實上,對於這場戰爭,德奧俄三方都沒有傾儘全力的想法。
這也導致波蘭平原進行的這場戰爭更像是各國的實戰演練,三個國家都派出了一定數量的軍隊,一邊測試自己研發的各種武器裝備,另一邊則試探各種陣列部署和戰術思路。
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算是徹底將線列步兵掃進了垃圾桶,但關於最新戰爭的各種戰略部署和戰術思路,歐洲各國還沒有較為明確的結果。
這場三大列強之間的戰爭明顯是很好的探索方式,三個國家在波蘭平原進行的戰爭更是吸引了許多列強派出軍事觀察團,對各場戰役的細節百般記錄,生怕錯過各種緊要的關頭。
在塞爾維亞宣布戰敗之後,三國也都知道這場戰爭不會長久。
大家也都沒有必要和對方打個你死我活,畢竟這場戰爭的主要焦點還是在巴爾乾半島,巴爾乾半島目前的戰爭已經結束。
塞爾維亞投降後的第5天,沙皇亞曆山大三世派出的使者正式抵達了德國首都柏林,並且提出了關於這場戰爭和平談判的請求。
對於此時的德國來說,這場戰爭也算滿足了他們的目的。
德國畢竟在普法戰爭之後就沒有經曆大規模的戰爭了,這場與俄國人之間的戰爭算是很好的煉金石。
事實證明,哪怕經過了接近20年的時間,德國軍隊仍然是目前最強大的軍隊之一。
在波蘭平原進行的規模有限的戰爭當中,德國軍隊的戰果是最大的,士兵損失卻是最低的,這就是德國軍隊強大戰鬥力的最好佐證和證明。
目前德奧俄三國的戰損比當中,德國的戰損比高達1:3,平均每1個德國士兵能夠換掉3個俄國士兵。
奧匈帝國最精銳的軍隊能夠達到1:2的戰損比,普通的軍隊隻能達到1:1或者1:1.5的戰損比。
戰鬥力最差的就是俄國軍隊了。俄國軍隊中也不是沒有那種能和德奧戰損比打成1:1的精銳陸軍,但精銳陸軍的規模實在有限。
大部分軍隊的戰損比都十分糟糕,那些緊急動員起來的軍隊,戰損比更是一塌糊塗。
正是因為這些戰鬥力較差的軍隊的拖累,才讓俄國的戰損比看起來如此差勁。
不過這對俄國來說也並非是一件壞事。畢竟俄國的人口是德奧的好幾倍,這樣的戰損比對俄國來說也不算太過嚴重。
俄國可以咬咬牙承擔上千萬的傷亡,問題是德國和奧匈帝國敢承擔數百萬的傷亡嗎?
此時可不是一戰的那個時刻,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人口還沒有一戰那麼多。
目前根據各方麵消息的預估,德國的人口應該在4780萬左右,奧匈帝國的人口應該在3980萬左右,與歐洲各國相比都已經處於不錯的水平了。
要知道,此時的英國人口隻有3200萬,法國的人口也隻有3950萬,人口能夠接近4000萬的,放眼全世界也能稱得上是人口大國了。
西班牙的人口經過了百般追趕,目前也隻有2560萬而已。這也是歐洲各國相較於西班牙來說最大的優點,人口讓各國的綜合國力不斷的攀升,可動員的軍隊也從原本的數十萬擴大到上百萬甚至數百萬人。
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人口雖然多,但與俄國相比較,就顯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了。
對於俄國人口的統計,目前隻能局限於一個大概的範圍。沒辦法,俄國的領土實在太過龐大,龐大的根本難以計算這片土地上的人口。
而且俄國內部的行政體製也是比較混亂腐朽的,像西班牙這樣改革後精簡的政府都無法詳細統計國內的人口,更彆提統計難度更大並且更加腐朽的沙俄政府了。
沙俄政府隻能對自己的人口進行較為粗略的預估,人口大約在1.1億人左右。
而西班牙在對俄國近幾年的人口出生和死亡情況進行一定的統計之後,預估出來的俄國人口數據可能高達1.12億人。
可彆小看這小數點後兩位,哪怕隻是0.02,在以億為單位的加持之下,也是高達200萬人口的規模的。
而且這樣的統計也並不精細,很有可能還有數百萬俄國人被忽略在統計之外。
畢竟這個時代的科技並不發達,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做到比較精細的人口統計。
但可以確定的是,俄國是目前所有列強國家當中人口最多的,並且遠遠大於第2名和第3名的總和。
這樣的人口優勢正是俄國的仰仗,也是俄國不懼怕任何戰爭的底氣所在。
光是考慮到俄國如此龐大的人口,就足以讓德國政府認真考慮是否有和談的必要了。
要是真的惹急了俄國,俄國在動員數百萬軍隊的前提下,德國和奧匈帝國也不得不跟著動員百萬軍隊以上。
如果戰爭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那戰爭隻能是各種資源和金錢的浪費。
雖然德國和俄國的戰爭是在波蘭平原上打響的,但對於俄占波蘭,此時的德國是沒有任何想法的。
德國想要拿到這一片波蘭地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很大。與其這樣,倒不如早一點和俄國進入和平談判。
反正這場戰爭的最初目的已經達成,奧匈帝國不僅解決了塞爾維亞這個麻煩,甚至還有希望在巴爾乾半島更進一步。
奧匈帝國在巴爾乾半島更進一步,也就代表著俄國的勢力必須退出巴爾乾半島。你進我退之下,對奧匈帝國來說是一種加強,對俄國來說就是一種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