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的內閣政府剛剛上任,就迎來了一個絕對的好消息。
西班牙全新的戰列艦君主級的第一艘旗艦,斐迪南二世號戰列艦經過了長達一年半的建造之後,終於可以下水開啟海航測試了。
這艘排水量高達1.3萬噸的巨艦即將下水的消息,立刻成了西班牙所有報社新聞的頭版頭條。
戰列艦的建成不僅代表著西班牙海軍力量更進一步,同樣也代表著西班牙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在不斷的提升。
親眼目睹自己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這對西班牙人來說絕對是最讓人自豪的一件事。如果非要有一件事能與之相提並論甚至超過,那肯定是有更多的戰列艦下水測試。
西班牙政府對於這艘戰列艦旗艦的下水儀式相當重視,卡洛和新任內閣首相埃文·布拉德共同出席了斐迪南二世號戰列艦的下水儀式,親眼目睹了西班牙的第一艘前無畏艦正式完工。
一直看著這艘龐大的軍艦駛離港口,卡洛這才心滿意足的轉移了目光。
隨後,卡洛又在皇家瓜尼佐造船廠視察了第三艘君主級戰列艦卡洛斯一世號的建造進度,確定卡洛斯一世號的建造進度沒有任何影響之後,這才返回了王宮。
對於君主級戰列艦的建造,皇家瓜尼佐造船廠和巴倫西亞聯合造船廠是相當重視的。這也導致每一艘戰列艦的建造時長都超過了一年半,想要同時建造兩艘戰列艦更是不可能。
雖然這麼做讓軍艦的建造周期變得更長,但卻能保證西班牙所建造出的軍艦是穩定可靠的。
對於卡洛來說,這點時間也是完全等得起的。畢竟此時距離一戰還遠,哪怕是英國的布爾戰爭,似乎還有好幾年的時間才會爆發。
在斐迪南二世號之後要下水的,是和其並稱為伊比利亞雙王的伊莎貝爾一世號。
雖然巴倫西亞聯合造船廠已經儘可能加快了建造進度,但根據造船廠的反饋來看,伊莎貝爾一世號戰列艦的完工時間最早也要等到5月底,晚的話甚至可能會拖到7月初。
不過再怎麼拖延,今年下水兩艘君主級戰列艦還是能夠確定的。有著這兩艘戰列艦的加持,西班牙的海軍實力實際上已經不弱於俄國,說一句世界前三也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畢竟在前無畏艦方麵,其他國家同樣處於摸索階段。也就隻有英國人在1889年9月30日建造了君權級戰列艦軍權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前無畏艦。
相較於英國人,其他國家在前無畏艦方麵的進度就顯得落後許多了。
法國作為目前世界第二的海軍強國,他們對於前無畏艦的研發實際上是要早於英國人的。
但可惜的是,英國的軍權號戰列艦在1891年的2月底就已經完工下水測試,而法國的布倫努斯號戰列艦在早大半年建造的情況下,反而到了去年年底才進入下水測試階段。
法國人的前無畏艦不僅建造時間比英國人更長,他們的海航測試階段也比英國人久的多。
曆史上的布倫努斯號戰列艦在1896年才成功服役,這也能證明法國在前無畏艦方麵的進度是有多麼緩慢。
按照西班牙的五年造艦計劃來看,在1894年左右,西班牙的五艘君主級戰列艦都能進入海航測試階段。
而在布倫努斯號戰列艦服役的時間點,西班牙的五艘君主級戰列艦都能加入海軍正式服役。
這也代表著未來幾年內,西班牙在前無畏艦方麵的進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國。當然,這樣的速度相較於英國人來說還是稍顯遜色的。
對於早於法國建造出的君權級戰列艦,英國人還是相當滿意的。但當他們打探到西班牙也有同級彆的戰列艦正在建造的時候,英國政府最終決定加大對海軍的投入。
君權級戰列艦一次性建造了八艘,建造周期從1889年持續到1891年年底,預計1893年就能陸續迎來8艘君權級戰列艦的服役。
這樣的建造速度是相當誇張的,這也是英國之所以長期保持在海軍霸主地位的原因。他們對於海軍的重視遠遠大於其他國家,對海軍的投入更是其他國家的好幾倍。
好消息是,因為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他們的戰列艦也要分散在世界各地。
而西班牙的主力軍艦全部部署在本土艦隊,非洲艦隊和菲律賓艦隊全部是中小軍艦組成的小規模艦隊。
如果隻比拚歐洲的海軍力量,雖然西班牙仍然比不過英國,但至少差距不是那麼懸殊。
如果能夠再獲得一個列強國家的支持,未來和英國人爆發戰爭的時候,西班牙的勝算也將變得更大。
之所以將英國視為潛在的敵人,唯一的原因就是英國已經成為西班牙吞並葡萄牙和摩洛哥的阻礙。
早在西班牙的波旁時代,西班牙就對自己的鄰國葡萄牙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興趣。卡洛成為西班牙國王以來,也沒有杜絕西班牙國內對葡萄牙的濃厚興趣。
不過因為當時的葡萄牙國王是卡洛的姐夫的原因,卡洛並未過度破壞和葡萄牙之間的關係,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間的關係競爭中存在著合作,伊比利亞半島的局勢也算是穩定。
但好景不長。卡洛的姐夫路易斯一世於1889年10月19日去世,葡萄牙也正式進入了他的兒子,卡洛斯一世的時代。
相較於自己的父親,葡萄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就沒有什麼能力了。如果不是一位國王,卡洛斯一世應該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畫家。
可他偏偏成為了葡萄牙的國王,掌控的還是一個局勢愈發糟糕的國家。
這就不得不提到葡萄牙的粉紅地圖計劃了。曾經的葡萄牙也是有著非同一般的野心的,他們的粉紅地圖計劃足以建立一個龐大的非洲殖民地。
可惜的是,這個計劃麵對的敵人是英國,葡萄牙在經濟上又高度依賴於英國。
粉紅地圖計劃破產的葡萄牙,國內的局勢變得愈發嚴峻。一些本來還對國家存在希望的人紛紛轉變為共和派,他們認為隻有推翻君主製,建立共和國才能挽救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