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元聽不懂,但他還是拿過火折子,點燃了香燭。
一縷縷纖細的灰煙在他麵前繚繞。
“翻開《淨土經》。”花環老人輕聲說。
薑元翻開了《淨土經》,裡麵充斥著晦澀的梵語。
但在這灰色煙霧的繚繞裡,那些梵語開始打亂、重新排列,組合成能夠被輕鬆解讀的、晉文書寫的語句。
這門《淨土經》的修行難度比尋常內功要高出許多,周天運轉需要動用的經脈也相當複雜。
難怪需要心存“偶像”信仰才能運行。
薑元看向麵前的菩薩泥像,那燭火產生的煙霧與泥像散發的氣味裡似乎都存在有特殊的成分,互相結合之後,能讓人心生幻覺。
這幻覺經過了人為的引導,就能在極短的時間裡幫助學習者掌握這門內功。
花環老人正在他的身旁繼續念誦經文,那聲音就是在引導幻覺的發生——
薑元順著這幻覺的指引嘗試著去修煉《淨土經》,但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新生的淨土內息覆蓋在了《四瀆訣》的運行軌跡上,儼然有取而代之的架勢。
這不是要我散功重修嘛?那不行。
他立刻就運行起《四瀆訣》開始堅守心神,然後開始自己琢磨這《淨土經》的修行方式......
眾所周知。
武者身體裡的經脈承受能力是有上限的,一旦決定了要修行的法門,那些經脈就會被占用,內息在脈絡裡以固定的路線行走。想要更換功法就必須“自廢武功”才能終止已經固定的四氣運行模式。
因為每一種內功或外功都需要動用的經脈路徑是有可能互相重疊和衝突的。
傳說中隻有兩百年前的太極拳宗師“陰陽散人”張道冥依靠與生俱來的“陰陽相隔”體質,天生是陰脈與陽脈相互阻隔,這才在種種機緣巧合下成功的同時學會了《純陽神功》《太陰真經》兩套互相衝突的功法。
成為了大晉開國以來的第一位在體內塞進了複數內功和外功的武者。
若是沒有這等特殊的體質與適配的功法,膽敢嘗試的人的下場,輕則是走火入魔、功力全失,重則是經脈寸斷、危及生命。
但薑元所修行的《四瀆訣》顯然是打破了這項世俗常規,所謂“四瀆注丹田為海”。他的丹田裡是真有一整片由內息積累成的大海。
在《四瀆訣》的氣海篇裡描述功法與經脈的關係的時候就用到了這樣的一個詞,“海納百川”。
修行者可以不必散功,直接用數量龐大且極具親和性的四瀆內息在經脈裡分隔出獨立的通道,在這通道裡運行新的功法。
果然,這門天下第一內功真正超出常理的地方,就在於這種無視條件兼容新功法的厲害。
已經快要突破到五識境的薑元此時已經領悟了四瀆內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真相:
兼修多種內功,最大程度的利用四氣之海與經脈的空間,使得人體裡無論何時都至少有兩種以上的“內息”能夠被調用。
即便是在極高烈度的生死廝殺裡耗儘了一種內息,都能立刻切換出第二種甚至第三、第四種功法的內息繼續戰鬥。
在薑元使用四瀆內息在經脈中開辟出內息通道,靠著不可理喻的悟性入門了《淨土經》的瞬間。
菩薩泥像的眼中突然流出了鮮血。
它們一點一滴的灑在了須彌座上,散發出奇異的惡臭。
被花環老人主持的幻覺立刻被終止了。
她用一種見鬼的驚駭眼神看著站在須彌座旁邊翻看《淨土經》的薑元。
菩薩滴淚,這就代表著薑元已經成功修煉出了淨土內息。
菩薩泥像與淨土內息共鳴,才會產生“滴血淚”的現象。
這才過去多久?花環老人膽戰心驚的看著爐子裡的香燭,剛剛燃燒了四分之一。
她從沒見過有哪一位弈子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淨土經》入門。
這門修行難度極高的內功心法,即便有幻覺參與引導,也往往需要耗費幾個時辰才能磕磕碰碰的在體內跑完一個周天。
要知道,尋常武者能在一周之內完成功法入門到練出第一縷內息就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天才。
而薑元隻用了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就修煉出了淨土內息。
但在此之前他不僅已經修煉了一門內功,甚至修煉《淨土經》的時候沒有散功。
她霎時間感到有些不寒而栗。
花環老人看著薑元的眼神裡充盈著恐懼與敬畏,又夾雜著一絲憐憫。
教會裡數不清的人體實驗的記錄在她的腦海裡閃過……
書大人到底是用了何等手段,才能培育出如此顛覆人體邏輯的怪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