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舊賬,如果是一些雞毛蒜皮類的,那確實沒必要。像重大曆史記憶的舊賬,不是小問題,這可不是輕飄飄就想翻過去的。”
事實上,光憑誰操作輿論是無法操作起來的。
網友的憤怒是基於事實。
《1937》之前,有給本子找人性的電影,有拍拉貝的電影,也有給妓女找閃光點讓白人做救世主的電影
都是大製作,東大影視行業巨頭出品製作的。
但,但,但,唯獨沒有苦難的受害者,以自己的視角去看待那段曆史的電影。
這是一個事實。
鐵一般的事實。
沒有《1937》上映,這事也就過去了。
多少年之後,恐怕也沒人有這樣的感覺。
也許隻有很多年後,有人把這一點說出來,才有人恍然大悟,這些電影真沒有中方視角!
娛樂圈裡的事被擺在台麵上分析,很多事經不起分析,連草台班子都不如。
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中國人是不是人?
為什麼拍來拍去,沒有基於中方利益視角的電影?
這個問題,是沒法回答的。
最好的答案反而是蠢。
陸釧在12月15日刪除所有相關微博,進入裝死狀態。
正對國貿三期的一處公寓。
裝修風格溫馨宜居,偏向現代簡約,又有一些傳統元素。
開放式設計,客廳、餐廳、書房連在一起,客廳裡散落著孩子的玩具,有樂高也有棋盤。
灰白大理石地麵,倒映著水晶吊燈,沙發上堆著卡通抱枕,書房紅木桌上並排放著紫砂壺和電腦。
走廊儘頭的兒童房傳出動畫片聲音,陽台晾衣架掛著小衣服,中央空調出風口係著五彩繩。
客廳裡,一個男人在講電話:“馮導電影很不錯,也許觀眾可能不太接受沉重題材。以你的本事需要充什麼電,是觀眾審美能力不夠。好,好,好,充實一下自己也不錯。”
男人不是彆人,正是沈三通。
聊了幾句。
沈三通隨手掛掉了馮曉剛的電話,手插著兜,悠然自得。
顏丹辰見他嘚瑟樣子,好奇道:“馮曉剛不晌不夜的打什麼電話?”
沈三通搖頭:“他可能誤會了什麼。”
顏丹辰問:“誤會什麼?”
沈三通沒直接回答:“他現在鬱悶吧,剛說觀眾都去看小品喜劇吧,還有誰來拍嚴肅題材。然後《1937》票房成功,把他話堵住了。原來不是嚴肅題材不行,是導演不行。”
“先休息休息,電影市場變化太快,可能有點力不從心了。”
操作輿論的事,沈三通不會親自下場,給手下的命令也儘量不落在紙麵,都是通過助理傳達。
水落石出,一個個人都會露出來。
沈三通說的輕描淡寫,顏丹辰內心震驚不已。
她印象裡,馮曉剛可是電影圈的大咖,還是三大導之一,沈三通崛起後也是四大之一。
這才幾年就物是人非。
“你公司那個王然有點過分,《失戀33天》第三部票房眼見著突破十億,風格是馮導起家的小品電影。”顏丹辰說起這個就想笑:“王然這是逮住了薅羊毛,就是馮氏喜劇那一套,隻是年輕化,小詞一套套的。”
沈三通攤手道:“誰讓馮曉剛不拍呢,他是藝術家不想重複自己,也是給年輕人機會了。”
“我看他自己不一定願意。”顏丹辰見他又忙活,不是很高興:“你答應來陪我,就這樣?”
沈三通道:“我在好萊塢那遇到事,程龍大哥二話不說問我要不要幫忙,怎麼也要幫他宣傳一下電影吧?”
說的是《十二生肖》,沈三通叫一句程龍大哥也是真心實意,確實大哥一樣,人品確實沒問題。
沈三通登上微博,包場給程龍的《十二生肖》宣傳了電影。
立刻被對方個人賬號和官微轉發。
有網友問沈三通關於失竊國寶的態度,《精絕古城》和《12生肖》都有文物相關的劇情。
沈三通隨口答了一句:“彆人買我不會反對,但我不會買。我寧願把錢捐了,或者投資實業。我覺得怎麼失去的怎麼拿回來。”
“你這樣說沒有問題嗎?”顏丹辰覺得不太妥。
果然,沈三通微博下麵的評論炸了。
網友可能誤會了,覺得要搶回來。
沈三通連忙解釋道:“額,我還是解釋一下,文物最重要的是文,文化被掠走,在侵略中被掠奪,文物的‘文’裡麵就包含了這個象征。”
“文物的失去,是近代黑暗史的一部分,承載的文化裡,文物本身反而是次要的,凝聚在其中無數血淚才是最重要的,是‘文’的體現。任何因為祖國的弱小而失去的東西,也會因為祖國的強大而回來。”
顏丹辰沒眼看:“你不解釋還好,一解釋更有點說不清。”
沈三通一看還真是這樣,無語,算了,他也沒說什麼。
不一會助理趕緊過來,提醒:“老板你少說兩句吧,這有點破壞外交。”
沈三通不高興了:“我說的是實話吧,一點也沒越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