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明的江山,那可是父皇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可不能在我這裡出了岔子。”
就在這珠寶之事鬨得沸沸揚揚之際,處於皇宮之中的朱元璋,卻提出了一個關乎大明國運的大計劃——修建應天府城牆和打造大型鐵甲樓船。
這計劃一經提出,頓時在朝廷上下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討論熱潮。
就像平靜的湖麵被投進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千層浪。
朝堂之上,武將們一個個那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啊!
仿佛這事要是定下來,他們立馬就能披掛上陣,大顯身手一番。
其中有一位名叫趙獻的指揮同知,乃是已故開國功臣趙德勝之子。
這趙獻生得虎背熊腰,一臉英氣。
往那朝堂中間一站,就透著一股子將門虎子的威風勁。
隻見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朝堂中間,先是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然後才朗聲說道:“陛下,臣以為應優先打造鐵甲樓船。
陛下您想啊,這海外貿易的利潤,那可是巨大無比呀。
咱大明要是能大力發展海上貿易,那可就能為國家帶來豐厚的財富。
這銀子多了,啥事辦不成啊?
況且還能展示大明的國威,讓那些海外諸國都知道咱大明的厲害。
最為重要的是,擁有強大的海軍可以震懾周邊國家,保障大明的東南沿海安全。
此乃一舉多得之事,還望陛下三思啊。”
趙獻話音剛落,一旁的幾位武將便紛紛點頭附和。
一位身材魁梧的武將高聲說道:“趙指揮所言極是呀!
陛下,如今海外諸國,對我大明也是敬畏有加。
若能大力發展海上貿易,必能讓我大明威名遠揚啊!
到時候,咱大明的艦隊往那海上一開,那些蠻夷小國還不得乖乖地聽話?
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啊,陛下可不能錯過這個好機會呀。”
另一位與趙獻關係較好的武將,也跟著附和道:“是啊,陛下!
打造鐵甲樓船,可讓我大明水師如虎添翼。
那些覬覦我大明沿海之地的蠻夷,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咱們可不能光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得往外拓展拓展,這才是大國風範嘛。”
一時間,朝堂上武將這邊的呼聲頗高。
一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恨不得立馬就開工打造那鐵甲樓船。
而文官們的這一列呢,卻是另一番景象。
一位名叫錢宰的文官,慢條斯理地站起身來。
這錢宰啊,乃是吳越武肅王的十四世孫。
一襲青衫,氣質儒雅,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一股子文人的書卷氣。
隻見錢宰先不緊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袖,那動作優雅得很,仿佛這朝堂之上的爭論都與他無關似的。
整理完衣袖後,錢宰才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臣等以為,優先修建應天府城牆才是當務之急。
城牆是大明的重要防禦工事,能夠保護百姓的生活財產安全。
在當前局勢下,國內仍有一些不穩定因素,加強城防建設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按照晉王殿下之前所言,修建城牆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緩解百姓的生計問題。
陛下,還請您慎重考慮啊。”
等到錢宰說完,周圍的文官們也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