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遇到什麼棘手的事兒,都能秉持公正,妥妥當當把事兒給辦了呀。”
劉崧話音剛落,刑部尚書胡楨卻輕輕搖了搖頭。
他出列反駁說道:“陛下,劉大人舉薦張誠,雖說此人確有其長處,但畢竟隻是個禦史呀。
平日裡所經辦的,多是些彈劾監察之事。
對於這馬政相關的事務,那可是鮮有涉獵呀。
臣倒覺得呀,太仆寺少卿李源更為合適些。
那李源常年跟隨梁太仆寺卿,在馬政這一塊兒摸爬滾打。
裡頭的門道、規矩,他是熟稔於心呐。
讓他去那大同馬場,想必能更快地理出個頭緒來,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呀?”
這下仿佛平靜的湖麵投入了巨石,殿內頓時熱鬨了起來。
群臣各執一詞,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開了。
那聲音在奉天殿裡嗡嗡作響,恰似那春日裡的蜂群。
亂哄哄的,吵得人腦袋都疼了起來。
而殿外的狂風,也似在應和著這嘈雜的爭論,愈發猛烈起來。
吹得殿門哐當作響,仿佛下一刻便要被那狂風衝破一般。
那原本就透著寒意的空氣,隨著眾人的爭論越發冰冷。
眾人呼出的氣息,在眼前形成一團團白霧,轉瞬又消散在這清冷的空氣中。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聽著這文武官員的爭論,眉頭越皺越緊。
他的臉色也越發陰沉了下去,那原本就透著威嚴的麵龐,此刻更似那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
黑沉沉的,叫人望而生畏。
殿內的幾盞燭火,被不知從何處鑽進來的寒風撩撥得閃爍不停。
光影在眾人臉上跳躍,愈發顯得眾人神色各異。
有那急於說服他人的急切,也有擔心觸怒龍顏的緊張。
殿頂的橫梁在陰影中若隱若現,仿佛也在無聲地注視著這場關乎重大的討論。
終於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大聲吼道:“都給咱閉嘴!”
這一聲怒吼,猶如那平地一聲驚雷。
刹那間殿內便安靜了下來,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噤若寒蟬,低垂著頭。
大氣都不敢出,眼巴巴地看著朱元璋,
尤其是六部的官員們,更是身子微微顫抖,隻等著洪武大帝拿定主意呢。
此時殿外的狂風似乎也被這一聲怒吼震懾住了,短暫地停歇了一下。
可旋即又卷土重來,帶著更強勁的勢頭,吹得奉天殿附近的樹枝嘎吱作響。
那斷裂的枯枝被風卷著,劈裡啪啦地打在殿牆上,似是在宣泄著不滿。
此刻的朱元璋,心中的煩躁猶如那漲滿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
他本就是個急性子,最見不得這般無休止的爭論,卻又拿不出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可朱元璋心裡也明白,這事兒關乎重大急不得。
須得權衡利弊,選出那最合適的人選。
就如同他當年在諸多謀士的建言中,沙裡淘金般篩選出,那最能克敵製勝的計謀一般。
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呐。
此時朱元璋目光如電,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那眼神裡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半晌他才緩緩開口道:“就依刑部尚書所言,派李源即刻前往大同馬場,務必給咱查個水落石出。
李源呐,咱給你一隊咱的親衛相隨。
這一路上,要是遇到什麼阻礙了,咱許你便宜行事。
隻要能把事兒辦好,咱絕對不怪罪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