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不知多久,便聽到敲鑼聲,衙役拿著銅鑼圍著考場敲了起來,這意味著縣試要開考了。
白行簡趕緊拍了拍自己的臉,醒了醒神。
不久,考卷下發後,不知是天氣是陰的還是彆的原因,號房內還有些昏暗,白行簡便點起了一支蠟燭。
坐在這小小的考棚裡,白行簡屏氣凝神,準備好筆墨,開始了他的一場科舉考試。
這種體驗,還真是他沒體驗過的。
縣試第一場是帖經,一場考一天。
下發的考卷有二十張,又下發了十張草稿紙,白行簡迅速地把考卷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確認題目沒有模糊不清、沒有錯漏的,這才放下心來。
這還真不是多餘的,因為古代印刷技術有限,有些考生答題答到後麵發現自己考卷有問題,隻能重新換考卷,那麼前麵的就都作廢了,因此影響了心情,時間也倉促。
畢竟還是小心使得萬年船,小心一些總是好的。
白行簡看完考卷後,便吹掉了蠟燭,現在環境還暗了些,點著蠟燭做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蠟燭倒了碰到了考卷,就得不償失了。
白行簡小憩了一會,太陽終於從雲層中出來了,號房裡也變得明亮起來。
白行簡開始研墨,所謂的帖經簡單的說就是出題者從四書五經中隨便抽出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
根據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係的上下文。一般來說,隻要記憶力好點的都可全部答出。
白行簡帖經的背記一向是沒問題的,所以唯一要注意的便書寫,經過這些年堅持不懈的練習,白行簡的字如今雖說達不到冠絕古今,但看起來也絕對是賞心悅目。
白行簡摩擦雙手,又讓手指關節活動了一番,才開始答題。
四書,白行簡毫不自吹,在他爹的教育下,他也算是倒背如流了,待再次確認了一下那題目,開始研磨執筆,寫了起來。
文章如行雲流水般落在紙上,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白行簡已經答完了所有文章
還是與原來一般,先將所有答案寫在草稿紙上,然後才一一謄寫在考卷上,準備了好幾年總不能因為一些小失誤,功虧一簣。
最後,終於謄抄完了&bp;,確認無誤後,輕輕一吹,放在了邊上,神情自若。
四周靜悄悄的,隻有衙役來回巡考的腳步聲,和寫字的聲音。
除了默寫經義外,接下來還有一道試帖詩,但他已經餓了,決定吃飽了再寫。
縣試考一天,午餐是自備食物的,當然,這食物也是通過檢查,防止夾帶的。
但是,假如你帶的是包子,饅頭之類的,也是會掰開來檢查的。
白行簡帶的是一個大饅頭,考場提供清水,囫圇對付了一頓。
作詩對白行簡來說,更是簡單,他所要考慮的隻是抄哪首詩比較合適,想到這白行簡也是露出了一抹耐人尋味的笑容,這種有答案的考試真爽!
白行簡研究了一下題目,主要就是展現一下自己的遠大抱負。
《望瀾》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