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看著從下麵轉呈上來的國書,永寧帝當場氣炸了。
前麵沒和安南人計較,本以為這幫家夥就該消停下來,趕緊派人過來請罪。
萬萬沒有想到,請罪沒有等到,反而等來了問罪。
居然敢以出兵威脅,讓他這個皇帝過去請罪。
“諸位愛卿,可有話說?”
永寧帝冷漠的問道。
大虞又不是大宋,藩國如此挑釁,倘若不做點什麼,他就要成為大虞曆代皇帝中的笑話。
哪怕是軟弱的大宋,麵對安南人的挑釁,當年還是出兵揍了安南人一頓。
安南的囂張,主要還是當年文武之爭,留下的後遺症。
若非某些自詡名臣的家夥,為了短期利益放棄了交趾,也不會有現在的安南。
帝國強盛時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到了王朝末年就成了災難。
此時麵臨安南王發出的威脅,永寧帝尷尬的發現,自己居然隻能被動應對。
“陛下,安南人的野心昭然若是,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廣西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多名官員聯名上奏,希望朝廷加強廣西防務,以應對安南入侵。
成國公、舞陽侯、漢水侯等一眾大員,在安南問題上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們認為安南人野心太大,光進行被動防禦不夠,主張奪回河內地區,重建交趾布政司。”
首輔萬俊輝開口回答道。
圍繞著安南問題,大虞朝發生了不止一次爭吵,最後都是無疾而終。
不過以往討論的時候,誰也沒有預料到,安南人居然敢如此放肆。
哪怕上一次國書事件,大家也隻是認為安南人在對大虞進行試探,頂多伺機吞並幾個依附大虞的藩國。
誰也沒有想到,安南人居然敢把目標對準大虞。
論起開發程度來說,兩廣地區肯定比中南半島其他區域更進一步,但這裡是大虞的疆域。
大虞能夠放棄交趾,不等於也能放棄兩廣。
遼東戰場打成那樣,滿朝文武都沒敢放棄,何況是兩廣。
“哦!”
“他們可有具體作戰方案?”
永寧帝期待的問道。
想要成為大虞的中興之主,永寧帝的雄心壯誌,並沒有被前期的挫折所磨滅。
內修文德,外治武備,這是成為中興之主必不可少的一環。
相比保守的加強防禦,收複失地重建交趾布政司,明顯更符合他的胃口。
關中的叛軍遭到重創,四川的叛軍也被拖住了。
南方叛軍被壓製到了一隅之地,隻需再過一些時日,東南諸省就會恢複太平。
南方安定下來,大虞的財政情況就會逐漸好轉。
內部問題解決了,就輪到外部麻煩。
原本他是想先收拾北虜的,現在安南人先跳出來拉仇恨,那麼先收拾南方的敵人也一樣。
“沒有!”
“兩廣的主力部隊全部彙聚在前線,留守的都是衛所部隊,戰鬥力非常有限。
前期階段主要以防守為主,局部反擊為輔。
為了穩定大局,舞陽侯建議讓漢水侯返回兩廣主持大局,爭取保住重要州府不失。”
萬俊輝坦言道。
內心深處,他早就忍不住罵娘。
勳貴係這幫家夥,明明可以直接上奏折給皇帝,偏偏他們還走程序先遞交給內閣。
如果隻是單純過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偏偏時間卡的這麼好。
無論早一天到,還是晚一天都可以,偏偏趕在廣西巡撫衙門的奏書之後。
奏折在內閣手中,尚未轉呈給永寧帝,現在皇帝問話,自然隻能由他來回答。
看似是原文轉述,實際上卻是在強行裹挾他們的立場。
收複失地,屬於政治正確。
一直屬於禁忌的交趾問題,被擺到了台麵上,明麵上內閣是無法反對的。
當初主張放棄交趾的那些大臣,哪怕到了現在,民間依舊在罵他們是國賊。
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話本的流行。
民間對他們罵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直接同秦檜、中行說畫上了等號。
落差最大的是這幾家後人,直接從名臣之後,變成了國賊後人。
原來的門生故吏、親朋好友,紛紛和他們劃清界限。
一個個被迫搬家,出門都不敢自報家門,在朝為官更是小心翼翼。
唯恐哪天被人扒出身份,招來一群士子圍攻。
尤其是被迫南遷的遼東士子,在這方麵表現尤為激烈。
大家都指著朝廷打回去,好從北虜手中拿回家業。
逮著這幾家罵,實際上就是想以前車之鑒,打消朝中百官放棄遼東的念頭。
效果非常明顯,為了自己的生前身後名,主和派官員集體啞火,朝中再也無人敢言放棄遼東。
“以提督的身份,執掌軍政大權不合規矩。
戰火發生在廣西,理應由廣西巡撫主持大局……”
話剛說到一半,楚林傑就意識到問題。
集結兩廣的軍力,才有機會保住重要州府,單獨讓廣西上難度太大。
讓廣西巡撫執掌大權,且不說有沒有能力擋住安南人,光涉及兩省的軍隊錢糧調度就是一個大問題。
廣東巡撫和兩廣提督,都不是廣西巡撫的下屬。
縱使朝廷下達聖旨,讓張思翰擔任欽差,他也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整合兩廣軍隊。
想要迅速整合兩廣的衛所軍隊,最佳選擇自然是讓舞陽侯回去。
作為兩廣總督,他才是合法的軍政長官,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兩省人力財力物力。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舞陽侯在擔任兩廣總督的同時,還兼任了江南總督。
收複南京的關鍵時刻,江南總督不能缺席。
相較於南京,廣西無論戰略價值,還是政治地位,都要差的遠。
在這種背景下,李牧就成了唯一人選。
兩廣提督雖然不管政事,但掌管著兩省軍隊。
人回去就可以上手,無需浪費大量時間磨合隊伍,可以在短時間發揮部隊的戰鬥力。
“楚大人,廣西巡撫的能力確實不錯,但他不擅長軍事。
在抵抗安南入侵的問題上,張巡撫也是傾向於讓李提督主持大局。”
穀嘉熙當即打斷道。
禮不能白收。
張思翰急著運作離開廣西,就是覺察到了危險。
兩廣的募兵全部在前線,光衛所部隊想擋住數十萬安南大軍,難度實在是太大。
讓李牧主持大局,起碼能夠調動兩省的衛所部隊,換成張思翰上去能指揮動省內的部隊,都屬於超水平發揮。
倒不是下麵的將領抗命,主要是大虞軍隊的傳統——開拔費。
廣西巡撫衙門窮,根本拿不出錢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