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山陝兩省的紛爭,一時半會兒難以分出對錯。
不如先讓三司衙門調查,待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再進行處理也不遲。
當務之急,還是流竄到山西的叛軍。”
嶽銘宇率先表明立場。
內心深處,他在不斷祈禱,千萬彆換人。
受叛亂的影響,大虞朝落馬的官員,多不勝數。
以至於吏部的官員預備庫,第一次出現了不足。
以往那些沒有關係背景的官員,也在這一輪大洗牌中,得以更進一步。
弊端同樣非常明顯,許多官員自身能力有限,也被安排到了重要崗位上。
許多地方被搞的一團糟,行政效率進一步下降。
現在正等著皇帝重開科舉,為朝廷補充新鮮血液。
“嶽愛卿言之有理,現在這種時候,確實不適合大動。
山陝兩省的紛爭,內閣督促三司衙門,儘快調查清楚。
關於平叛事宜,諸位愛卿可有對策?”
永寧帝點了點頭說道。
讓三司衙門調查,相當於和稀泥。
涉及到兩省官員,朝廷要派調查組,最少也要兩地恢複太平才行。
不然京中的官老爺們,可不會冒死前往調查。
真若是想要追責,讓錦衣衛調查,比三司衙門效率高多了。
可是作為皇帝,需要從大局上考慮問題。
陝西剛經曆兵禍,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不適合進行大規模人事調整。
山西正在經曆兵禍,同樣不適合調整官員。
縱使有問題,也隻能先把事情壓下來。
後續要不要秋後算賬,那要看未來的局勢發展。
內心深處,永寧帝隱隱有一絲後悔。
早知道局勢這麼發展,就不該把勳貴係的支柱,都給派去前線。
鎮壓白蓮教的行動,確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他想問策的時候,找不到人啊!
下麵這幫大臣,忠心是有的,架不住能力有限。
尤其是涉及軍事的時候,更顯得相行見拙。
關中叛軍能流竄到山西,固然有地方官失職的緣故,但更多還是朝廷戰略部署失敗。
“陛下,為今之計,隻有調集大軍進行圍剿。”
羅澤風忐忑的回答道。
他能夠坐上兵部尚書的位置,純粹是大家都知道這個位置燙屁股,根本沒人參與競爭。
頂著知兵的名頭,稀裡糊塗的,就被“眾望所歸”。
原本他還抱有一丟丟僥幸心理,認為大虞的局勢沒有那麼糟糕。
擔任兵部尚書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太過理想化。
大虞的真實現狀,比預想中糟糕十倍。
帝國上下能打的軍隊有限,最能打的兩支武裝力量,都有做大的跡象。
遼東鎮桀驁不馴是公開的,勳貴係的一眾武裝,同樣不是省油的燈。
這些軍隊依舊忠於朝廷,但不是文官控製的朝廷。
偏偏文官陣營的大佬們,又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通過兵部掌控全國軍隊。
前任兵部尚書為了鎮壓叛亂,隻能放任勳貴係做大,被文官陣營視為叛徒,隻能灰溜溜的離開。
換他到了位置上,此刻也遇到了同樣的麻煩。
“具體點兒?”
永寧帝不爽的問道。
調集大軍圍剿,這種籠統的回答,根本不是解決方案。
想要具體實施,最少要先確定從什麼地方調兵?
調動多少兵馬?
由誰負責領兵?
所需錢糧幾何?
什麼時候出兵?
……
一係列的具體問題,全部都沒有涉及,根本不像是解決問題的。
相比前麵幾任兵部尚書,羅澤風的能力,明顯遜色了不少。
“陛下,南方的局勢逐步好轉,或許我們可以從前線抽調一個鎮回援。
另外再從京營中抽調兩團營,聯合山西的軍隊,共同組成平叛大軍。
統帥人選,臣這裡有三個人選推薦。
分彆是興國公後裔,江西第一鎮總兵秦天瑞。
南陽侯後裔,湖廣第一鎮總兵劉啟峰。
平原侯後裔,湖廣第二鎮總兵葉弘昌。
此三人均有大將之才,足以擔此大任!”
羅澤風硬著頭皮回答道。
不是他想要重用勳貴係的將領,純粹是迫不得已。
舉薦將領是需要擔責的,萬一推上去的主將在前線遭遇大敗,他這個兵部尚書也要跟著倒黴。
為了降低風險,那些沒有顯赫戰績的武將,直接就被他排除掉了。
剩下有顯赫戰績的將領,要麼出自九邊,要麼來自勳貴係。
九邊的的部隊抽調了好幾次,剩下的都有重任在身,不適合大規模抽調。
兵力有盈餘的,也就遼東鎮。
不過遼東鎮情況特殊,朝廷壓製還來不及,根本不可能大力提拔他們這一係的將領。
一係列排斥之後,最適合擔任主帥的將領,全都是勳貴子弟。
推薦這三人,那是他們背後的三家都在京中大爆炸中團滅,剩下的都是旁係。
能混上現在的位置,已經耗儘了家族遺澤。
此人送上的人情,對三人來說,屬於雪中送炭。
萬一他們爭氣,重回了勳貴巔峰,這筆政治投資就是血賺。
“羅尚書,南線戰爭正處於關鍵時刻,不宜進行兵力調動。
萬一因為抽調兵力,導致戰線出現缺口,讓傅逆衝出了包圍圈,那就前功儘棄了。
為了大局著想,兵部還是另選賢能吧!”
左都禦史賴耀華當即反對道。
京中和南方各省的兵權,大都落入勳貴係手中,倘若再讓對方的人出任主帥,那麼山西的軍隊也會打上勳貴係的標簽。
以往他們鄙視勳貴子弟混吃等死,現在這幫家夥突然奮鬥起來,更令他們棘手。
不同於寒門子弟,這些家夥不用走科舉路線,也可以入朝為官。
原本禁錮勳貴子弟的潛規則,也在平叛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破。
朝堂上的官帽子一共就那麼多,勳貴係拿的多了,勢必會擠占正統科舉出身官員的機會。
對他們這些把持科舉的文官世家來說,勳貴集團已經成為最大的競爭者。
“施靖明,遼東第二鎮總兵。
施靖林,遼東第三鎮總兵。
雲羽豐,湖廣第三鎮總兵。
蘇誌勇,湖廣第四鎮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