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分人,在反虞的問題上,立場十分堅定。
“東王殿下,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據我們了解的情況,陛下在渡江之後,就遭到了安慶守軍的偷襲。
如果不是他們突然背刺,沒準就突破了官軍的包圍圈。”
劉老旭坦言道。
內心深處,他也不願意相信,方墨川會背叛義軍。
開了這個壞頭之後,那就意味著,無條件信任消失了。
包括他們這些過來投奔東王的,在後續也可能受到猜忌。
可安慶守軍背刺義軍,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實。
就算他們不說出來,要不了多久,東王也會知道。
“罷了,事情總會搞清楚的。
諸位兄弟,既然肯認我這個東王,那麼往後大家就一起乾。
推翻了大虞,榮華富貴少不了大家的。
倘若有彆的想法或出路,我魏某也不會攔著。
隻要不是投奔偽朝,大家永遠都是兄弟!”
魏豪一臉豪氣的說道。
想爭奪天下,禮賢下士是必須的。
眼前這些人,多是從廣西走出來的老兄弟。
如果連他們都不能容,指望天下群雄歸附,就是一個笑話。
可對這些傅皓軒殘部,他又缺乏信任。
矛盾的導火索,在當年分家的時候,就深埋了下來。
如果不是官軍圍剿的厲害,這些人也不會過來投奔他。
哪怕人在屋簷下,這些家夥稱呼傅皓軒,還是一口一個陛下。
很明顯在這些人心目中,死去的傅皓軒才是皇帝,而他隻是那個東王。
“多謝東王殿下!”
眾人的回應,讓魏豪心中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又舒展開來。
“接風宴準備好了,諸位兄弟隨我去後殿用膳。”
原來準備好交心的話,這一刻他選擇憋了回去。
既然交不了心,那就索性做做樣子,麵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為了反虞大業,這些人肯定是要用的,但又不能重用。
幸好傅皓軒死的乾淨,人頭都被大虞拿去四處展示,大家沒有更多的念想。
倘若像白蓮聖皇那樣,直接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那就更麻煩了。
哪怕到了現在,義軍隊伍中依舊有人懷念消失的白蓮聖皇。
“東王殿下,接風宴不著急。
我等過來投奔您,也不是衝著榮華富貴來的。
大家主要是想報仇,想推翻大虞這黑暗的天。
遇上李牧那賊子,我等確實不是對手,但收拾徐文嶽那書生,大家還是很有經驗的!”
武穆侯方羽軒突然開口說道。
什麼複仇、推翻大虞,通通都是借口,主要還是為了待遇。
今天是雙方第一次會麵,也是最適合爭取待遇的時候。
過了今天之後,東王少不了私底下安排人同他們接觸。
臨時組成了隊伍,被拆分瓦解是必然的。
一共就這麼點兒殘兵,大家抱起團來,還有談判的籌碼。
倘若被拆分散了,那時候再進行談判,條件就隻能由人家開。
為了自身利益,哪怕知道現在開口,可能會得罪魏豪,他還是當了這個出頭鳥。
秋後算賬,方羽軒不認為自己能遇上。
虞軍平定江南之後,必定會大舉揮師入蜀。
楚國沒了,吳國也沒能擋住敵人的兵鋒,僅憑連蜀地都搞不定的東王,靠什麼擋住官軍主力。
在他看來,蜀地隻是暫時的落腳點。
等官軍主力殺了過來,大家還得踏上逃亡路。
正如曆史規律中那樣——首義不詳。
白蓮教率先拉開了反虞大業,就注定他們是“為王先驅”的倒黴蛋。
今天還高高在上的東王,或許要不了一年時間,首級就會被敵軍懸掛在城牆上。
對這種隨時可能完蛋的老大,他的心裡自然缺乏敬畏。
“既然諸位兄弟,收拾徐文嶽那麼有經驗,那麼休整補充一番之後,就去打徐文嶽所部。
本王的要求不高,儘快拿下成都府即可。”
魏豪麵不改色的挖了一個坑。
自己率領主力部隊,圍攻成都府大半年時間,依舊徒勞無功。
既然吳國這幫舊臣,表現的如此傲嬌,那就讓他們去跳吧!
若是擊敗了蜀地官軍,成功占領成都府,那就皆大歡喜。
倘若大戰失利,也能打壓一下他們的囂張氣焰。
接下來的日子,他必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鎮遠侯揮師西進上。
有那麼多前車之鑒,他非常清楚誰才是最大的威脅。
一旦讓勳貴係的軍隊殺入蜀地,他的好日子就結束了。
當務之急是趕緊拿下川北地區,進而奪取漢中,鎖死北大門,為割據蜀地創造基礎。
直覺告訴他,官軍即將發起反攻。
“多謝東王殿下信任,我等兄弟定不負眾望!”
方羽軒當即表態道。
什麼承諾的都是虛的,唯獨手中的軍隊,才是實的。
一路逃亡到蜀地,正是需要休整補充的時候。
儘快恢複手頭的實力,才能在接下來的變局中,占據主動權。
“先彆急著謝我,徐文嶽用兵水平一般,但玩政治卻是一把好手。
蜀地的土司,都被他忽悠了過去,同義軍作對。
接下來我們麵對偽朝鎮遠侯西進,必須要集中全力應對,能夠給你們的支援有限。
在攻克成都府的同時,還要小心川西土司。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把他們一並給解決掉!”
魏豪當即加碼道。
方羽軒答應的太過爽快,以至於他不得不懷疑,對方是否在糊弄他。
徐文嶽所部龜縮在城池中,人家隻需中規中矩的防守即可,能夠最大限度掩蓋軍事指揮能力的不足。
想要尋找對方破綻,一舉收複成都府,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嘗試了各種誘敵手段,敵人就是不上當。
“殿下放心,這些問題末將明白。
土司之所以難纏,那是在窮山惡水中,有地理優勢可以依仗。
隻要把他們釣出來,就好對付的多了。
論起計謀,那幫土鱉,可趕不上徐文嶽那老不死的。”
方羽軒隨即保證道。
事實上,在士卒沒有拿到手之前,甭管魏豪提出什麼要求,他都會一口答應下來。
這些是事先商量好的。
其他問題,等恢複了實力之後,再慢慢進行考慮。
倘若魏豪有帝王之資,在戰場上擊敗了鎮遠侯所部,他們就直接投奔。
如果戰場上打不贏敵人,那麼一切許諾都是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