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_複山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複山河 > 第三百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

第三百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2 / 2)

從心裡上來說,肯定想要打回中原。

遺憾的是成功概率太低了。

進入朵甘都司之後,他們可養不起這麼多部隊。

能夠維持兩三萬軍隊,都算是經營有方。

並且這個天時,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或許三五年之後,就會天下大亂,也有可能他們這輩子都等不到天下大亂。

“除了左相提出的兩條路線外,還有就是沿著南絲綢之路往外麵打。

從廣西走出來的老兄弟都知道,再雲南之外大虞還設立了三宣六慰。

當地的氣候炎熱、瘴氣橫行,但物產相對豐富,足以養活十幾萬大軍。

朝廷在那邊,沒有駐紮軍隊,也是一個不錯的立足地。

隻不過從蜀地過去,要從雲南借道,期間少不了爆發大戰。

想要成功南下,除非花重金賄賂李原那賊子,讓他故意放慢行軍速度。

最大的弊端是距離安南太近。

大虞和安南的戰爭進展到那一步,暫時不得而知。

不過我覺得,安南王那鼠輩,多半不是李牧賊子的對手。

如果朝廷從安南撤軍還好,倘若朝廷要經略安南,我們跑去三宣六慰就尷尬了。”

兵部尚書賈思淼的補充,讓魏豪越發苦惱。

猛然間他才意識到,自己這幫大臣,全部都是跑路的好手。

為了躲過官軍的追捕,各種冷門路線,都被他們找了出來。

跑肯定是可以跑的,就看最後能夠跑出去多少人。

現在麾下的數十萬大軍,能夠撤走三分之一,都算是一個奇跡。

更大概率,連撤出去十分之一的人都難。

對官軍來說,撤退途中的義軍,那就是送到眼皮子底下的軍功。

“南下要從雲南借道,當地官員隻要不傻,就會向兩廣求援。

如果大軍沒有第一時間突破敵軍的防線,等待我們的就是命運就是覆滅。

烏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都是貧瘠之地,養不起太多兵馬。

既然那幫叛逆去了烏思藏都司,那麼我們就去朵甘都司。

安排人接觸一下李原,告訴他我們願意掏買命錢。

隻要他放慢進軍速度,每拖延一天,本王願意出五十萬兩白銀。

如果他死咬著不放,本王寧願在兵敗之前,把所有的財寶都沉入江中、埋入地下,也不會讓他占便宜!”

魏豪狠了狠心說道。

拿自己手中的財寶威脅人,他這也算是開了曆史先河。

“王爺,英明!”

群臣齊聲回應道。

隻要不讓大家死戰,那就是好上司。

至於拋棄基業跑路,大家心裡完全沒有負擔。

從廣西到蜀地,他們不隻一次換地方,無非是這次去的地方窮了點兒。

這些都是小問題,經常在死亡邊緣徘徊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貴。

困境是暫時的,隻要活著就有希望,死了才是真的完蛋。

……

京師。

隨著秋收的臨近,關於稅款的分配問題,再一次提上議程。

北方各省沒什麼變化,直接按慣例分配即可。

湖廣和兩廣要支持戰爭,也沒有錢糧上繳中央政府。

發生爭議的主要是閩浙和江南地區,恰好這四個省,又都是財稅大省。

地方上的秋稅,尚未進行征收,中央朝廷就先吵翻了天。

不過這次參戰的主力,不是勳貴集團,而是文官內鬥。

閩浙和江南兩地出身的官員,希望能把更多的稅款留在地方上,用於戰後重建。

雖然他們同樣不喜歡勳貴係把握地方大權,但又不得不承認勳貴係的兩大總督,在地方上是真乾活。

戰爭剛結束,就在當地展開了生產自救,預計秋糧收成能恢複到戰前的七成。

在戰爭中被破壞的道路橋梁、城池、水利工程,也在有序重建。

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好處,當地士紳變成了政策擁護者,進而影響到了當地出身官員的政治立場。

每多爭取一筆經費,戰後重建速度就會快上一分。

地方官是有任期的,勳貴係兩大總督不可能一直留在地方上。

一旦兩人任期結束,總督這個臨時職位被撤銷,地方政治恢複正常化,官府效率也會大幅度下降。

不是每一名封疆大吏,都能夠壓製住地方勢力,按照自己的意誌施政。

稍微軟一點的官員,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協調地方關係上。

沒有朝廷組織引導,全靠民間自行恢複,需要的時間明顯要長的多。

這樣的要求,遭到了北方各省官員的集體反對。

同曆代封建王朝進入中後期一樣,大虞也出現了北方各省在財稅的貢獻度上升的詭異畫麵。

南方各省因為天高皇帝遠,儘管從民間征收了更多的稅款,但上繳中央朝廷的卻在持續下降。

好不容易等來了東南八省財稅改革,大家都等著米下鍋,豈能容忍地方衙門大幅度截留。

圍繞著稅款上繳數額,雙方展開了唇槍舌戰。

江南官員攻擊北方官員不顧民生,北方官員反手指責他們不顧大局。

理由是現成的,江南地區需要戰後重建,北方各省也沒好多少。

距離上一次北虜入寇,不過兩年時間,北直隸、山東、河南同樣沒有恢複過來。

陝西和山西更不用說,現在都還有叛軍活動。

在白蓮教肆虐時期,正是這些遭受戰火的省份,承擔了大虞朝主要的開銷。

戶部直接拉清單,把朝廷的各項開銷,全部擺在了台麵上。

“首輔,你怎麼看?”

見百官爭執不休,永寧帝開口詢問道。

“陛下,巨額的財政赤字,必須想辦法填上。

現在有能力補上窟窿的,唯有江南地區。

首先各省征收的鹽稅,必須上繳中央朝廷,這是慣例。

其次,新開征的關稅,也要納入中央財政。

其他一眾傳統稅收,可以按照原來的分配模式進行。

考慮到實際情況,兩廣和湖廣的稅收要協餉前線,可以暫時不上繳朝廷。

江西、南直隸、浙江三省遭遇戰火,在扣除固有費用和協餉之外,允許地方衙門截留兩成用於戰後重建,其餘部分一律上繳朝廷。

各省擴編的募兵,所需錢糧全部由中央政府統籌支付。”

萬俊輝麵不改色的說道。

收繳地方財政大權,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必經之路。

前些年朝廷為了節省開銷,擴編募兵讓地方衙門協餉,那是南方各省的募兵數量少。

僅僅幾千兵馬,沒有對抗朝廷的本錢。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戰後東南八省,各自都有幾萬募兵。

如果不把錢糧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很容易被地方勢力利用,成為對抗中央朝廷的本錢。

按照內閣的計劃,這些部隊後續還要慢慢調到北方,逐步弱化南方各省的武力。

“首輔大人,這不符合慣例!

如此的分配,對江南……”

“狗賊,你口中的財稅分配不公,我們承受了無數年!”

不等賴耀華說完,北方各省的官員直接開噴。

大虞朝的疆域架構,同曆代封建王朝都一樣,可以分為三部分:邊疆、北方、南方。

王朝鼎盛時期,壓著外族打,沒有什麼問題。

到了王朝中後期,就是南方各省出錢,北方各省出命,在邊疆和外族開打。

戰火沒燒到家門口,江南士紳感受不到壓力,不願意為遠在千裡之外的戰爭出錢。

因為文風鼎盛的緣故,到了王朝中後期,南方各省在朝堂上的話語權逐步上升。

本該上繳朝廷的錢糧,被官員和地方士紳瓜分掉,南方減少了對中央財政的支持。

通過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把原本屬於他們的義務,逐步轉嫁給了北方各省。

原本說好出命的北方各省,既要出命,又要出錢。

時間長了北方百姓承受不住,倘若再遇上天災,百姓紛紛揭竿而起,王朝就會走向崩潰。

大虞算是例外,本該出不了府的白蓮教起義,因為官員瀆職席卷了半壁山河。

朝廷反應過來後,很快就鎮壓了下去。

正是這種例外,讓大虞有了喘息之機,中央朝廷再一次壓製住了江南士紳。

眼前的爭吵,實際上是要恢複此前的政治版本,讓南方各省再次扮演出錢的角色。

“夠了!”

“這種破壞團結的話,老夫不想再聽到!

國事艱難,我等當攻克難關,切不能為一己之私,挑起南北紛爭。

賴大人,我希望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萬俊輝當即發飆道。

這一刻,百官感受到了首輔的魄力。

或許是震懾於首輔的警告,或許是意識到事不可為,一眾江南官員紛紛偃旗息鼓。

“下官記住了!”

賴耀華惶恐的回答道。

在大虞朝南北之爭是禁忌話題,幾乎每一次開啟,都要殺的人頭滾滾才能收場。

作為矛盾挑起者,甭管雙方誰勝誰負,都是死路一條。

皇帝不會允許這種人活著,內閣也不允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

“嗯!”

“理論上來說,隻要蜀地戰事結束,朝廷財稅就恢複了巔峰時期,可實際上錢還是不夠花。

除了遼東那個吞金獸外,剛收複的交趾布政司,馬上又會成為新的吞金獸。

倘若想平定兩地,少不了常年用兵。

長此以往下去,朝廷財政還是會被拖垮。

陛下,臣提議在安南設立都護府,代管交趾布政司、三宣六慰,以及南方的藩屬事務。

可參照雲南舊例,在勳貴中挑選一員大將鎮守邊疆,以減輕朝廷的財政支出。”

萬俊輝的話音落地,永寧帝和百官一起陷入懵逼中。

前一刻還在談財稅分配,下一刻就跳到了安南事務上。

看似跳躍的厲害,但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緊密聯係。

開發新疆域,那是要花錢的,恰好大虞又缺錢的厲害。

……


最新小说: 女承母業,我在豪門當保姆 崩壞:從最弱律者開始生活 我,木偶戲神,斬斷陰陽 快穿抱大腿後人生開掛了 重生寶可夢,從獨角蟲開始 我在霸總世界當胃病醫生 高考落榜?我眾籌開創最高學府! 開局覺醒無敵劍氣,我殺瘋萬界! 亂世龍淵:青銅羅盤震三國 NBA:執教勇士,鄧肯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