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話來慢條斯理溫文爾雅,如果隻看長相做派,誰也想不到這是一個極儘諂媚之能事的文人漢奸。
此人留學過日本,回來以後因為沒什麼長處,又沒有過硬的門路,因此不能像其他留學生那樣升官發財,隻能在日租界一家報館做事。
自從留學回來以後,他就像換了個人一樣,力陳日本之文明和華夏之落後,大肆發表此類文章。
因為這個舉動,他被當時的憲兵司令長官看中。
平津淪陷以後,鬼子查封了幾家不肯配合他們宣傳的報館,然後讓吳益民出麵成立了所謂的益事報。
這個益事報不僅對東亞共榮大肆吹捧,還經常舉辦一些活動,尤其喜歡針對中小學生舉辦一些展覽,宣傳日本在東亞共榮建設中做出的重大“貢獻”。
吳益民也因此成為漢奸圈裡的紅人。
和很多名流一樣,吳益民的作息相當規律。
先是睡到中午,喝茶吃點心以後就去泡澡。
泡的通透舒坦了,就開始約人打麻將。
打過八圈,就到了晚上應酬的時候。
有時候甚至要喝兩三場酒,然後找家堂子,摟著姑娘抽大煙。
過足了癮,就回報館寫文章,淩晨時分,文章寫出來去付印,他則回家睡大覺。
刺殺這種人,簡單的如同殺雞。
這天晚上吳益民照例出來應酬。
地方定在登瀛樓,請客的是一個南郊土財主,一心想送兒子去東洋留學,不知道怎麼找到了吳益民的門路,想請吳總編代為謀劃。
一般來說,吳總編這種文化人不太喜歡跟土財主打交道,覺得掉價兒,奈何人家出手太大方,還沒見麵就托中間人送上一枚翡翠帽正,另有兩套珍貴文房四寶。
吳總編雖然是舞文弄墨之人,但文人也得吃飯,住大房子、養女傭人、娶小老婆、坐小汽車這都得花錢,他當然不會跟錢過不去。
拿捏一番姿態以後,終於同意赴宴。
租的小汽車開到登瀛樓,小夥計跑出來開門,“吳總編,您來了,客人在樓上包廂裡等著您了。”
吳益民矜持的點點頭,卻並不給賞錢。
小夥計也習慣了,這孫子就是鐵公雞,出了名的,甭想從他手裡摳出一毛錢來。
踱著步子進了飯館,又有跑堂的一路領著上樓。
包廂裡有三個人,一個是請客的土財主,一個是土財主的兒子,另一個是專門請來陪客的,此人也很有來頭,在津門市公署做事。
一見吳益民來了,三人都起身相迎。
吳益民麵上倒是客氣,一一握手見禮,隨後吩咐道:“把窗戶打開吧,天太熱,到了晚上也沒有風,開著窗戶還能透透氣。”
土財主連忙親自把窗戶打開。
街對麵也是登瀛樓的產業,二層小樓,隻招待相當尊貴的客人。
可巧對麵樓上也有一桌人在吃飯,同樣開著窗戶,坐在主位的不是彆人,正是周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