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閒聊幾句,說話間,老段時不時咳嗽幾聲,有時候咳嗽的厲害了,還要用一隻拳頭抵住嘴,一隻拳頭捶打胸口。
林澤見狀不由得道:“段掌櫃,這是病了?”
段掌櫃咳嗽完,說話都有點吃力,“不瞞您說,前兩天鋪子關門晚了些,我回家的時候受了點風,也抓了藥,本來見好了,這兩天不知怎麼又咳嗽起來。”
“等會兒找鈕三兒拿點西藥,應該有效果。”
段掌櫃連忙道謝,心說怎麼林爺還懂醫術?
聊著聊著,又聊到段文軒身上。
說實話,老段都這麼一把年紀了,身體又不好,他一直以來跟林澤、老高這些人拉關係是為了什麼?
不還是為了他兒子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老段說話很有水平,一上來沒說彆的,先是表達感激,“哎呦,這一說起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啊,我就想起來,當初他跟那個米利堅女同學亂跑,結果不知道怎麼被憲兵司令部抓了去,當時把我急的啊!不怕二位笑話,我老段家就這麼一個獨苗苗,要是他真出了什麼事兒,我哪有臉麵去見祖宗啊!我當時裝著膽子來求林爺,可誰成想,林爺二話不說就帶我去領人,為了這個,還跟一位太君起了衝突,這叫我說什麼好啊!”
為人處事,不光要知恩圖報,還要替人揚名。
有人幫助了你,那就要多在彆人麵前提,不用不好意思。
提的時候還要說細節,例如老段提起這事兒,特意點出林澤為了給他幫忙,還跟一個軍官起了衝突。
一方麵這是說明林澤講義氣、夠朋友,另一方麵也是強調自己絕不會忘記他的恩情。
人在社會上,單打獨鬥是成不了事的,既然選擇跟人交往,那稍微帶點小技巧不寒蟬,隻要發心正、不走邪路就行了。
有個親身經曆,當初見過一個農村出身考到省直機關的小夥子,報到第一天束手束腳的,找到了人事處都不敢敲門的那種,結果一位副職領導瞧見了,主動上前幫忙。
本來這事兒就過去了,到了年底內部聚餐,小夥子端起酒杯沒先敬自己的主管領導,也沒先敬大領導,反而跑去那位跟他沒什麼直屬關係的領導身邊,把這事兒又重新說了一遍。
然後全場鼓掌,氣氛熱烈,這位小夥子從此進入大領導的視線。
做人真誠,發心正是基礎,接人待物的小技巧是加成,有此兩點,就能在社會上立足了。
高升平在一旁笑道:“好家夥,你家那小子我看著挺老實的,還有這一出啊!你剛才說跟米利堅同學一塊兒,男的女的?我說老段啊,你家不會有個洋兒媳吧!?”
老段等的就是這句話,“嗨,廳長,不怕您笑話,說到這個我就犯愁!當初啊,就不該棒打鴛鴦,眼看犬子也有了差事,可就是遲遲不肯動婚,哎呀,我家這一個獨苗苗,真是急壞了全家老小啊,哈哈,小老兒我厚著臉皮,還請林爺,請廳長,多為我家文軒留意啊!”
說到這,老高有點明白段掌櫃的意思了。
索性幫忙墊了句話,“行啊,生民回頭多幫忙留意留意,我讓我媳婦也尋摸尋摸,看看有什麼合適的人家,你家文軒這麼有出息,你又做著這麼大的生意,找個親家還不簡單嗎?”
林澤不禁感慨,小段這家夥,攤上這麼一個老爹,還真是幸運啊!
有的父母不光不能成為孩子的助力,反而儘扯後腿,而有的父母,則是傾其所有儘力托舉。
什麼是托舉?那就是像老段這樣,提供資源,提供平台,尊重意願,儘力幫助。
他花錢讓小段念洋人的中學,小段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關鍵小段投了紅,老段非但沒有打罵,沒有因為擔心小段出意外而製止,反而尊重了兒子的選擇。
然後他調動自己的資源,拚命跟林澤、高升平等人扯上關係,然後鞏固這段關係,為兒子提供助力。
以老段這個年紀,以他為家庭做的貢獻,他本該在家頤養天年的,可還是在為兒子奔走。
老段舍著臉來拜門子,是想讓林澤給小段當媒人,經過林澤介紹的女孩兒要是跟小段成了,兩家這關係不就更進一步了嗎?
為什麼後世體製內這麼多人熱衷於給年輕人介紹對象。
這也是一種投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