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德莊,榮園。
這裡綿延幾條街的宅子,都是李家的產業。
自打康熙年間從昆山遷至津門,幾代人的光景,李家已經發展成主家、旁宗合計數千人的大家族。
李老爺子今年八十多歲,他光是兒子就有整十個。
據說分家析產的時候,每個兒子都分到數以百萬大洋計的資產。
當然這也是據說,明眼人都知道,李家是很有錢,但也隻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了,和全盛時期實在不能同日而語。
當初曹三傻子在位的時候,他侄女嫁到了李家,李家因此幾乎壟斷了整個直隸的鹽業生意。
那時候,李家在開灤煤礦、啟新洋灰這樣鼎鼎大名的企業裡都有股份,還開辦了瑞盛厚銀號、福生銀號、萬通銀行等金融公司,進而衍生到典當、珠寶行業。
津門大名鼎鼎的萬昌珠寶店就是他們家的。
至於什麼新光呢絨店、恒昌米店這些外人看起來了不得的買賣,不過是他們家生意中微不足道的部分。
人們形容一家人有錢,總說他們趁著一條街,可到了李家這裡,已經不是趁一條街的事兒了。
曹三傻子在位的時候,北洋新城的大經路、天緯路、地緯路、新城整個東北角、英租界的達文波道、港城道,這些地方路兩旁的宅子、商鋪都是李家的!
真正讓李家元氣大傷的是曹三傻子下台,為了防止競爭對手反撲,李家不得不讓出了很大一部分產業,這才平衡了八大家的勢力。
後來不管哪個軍閥管津門,都得割李家一刀,割來割去,李家早已不複往日氣象。
鄭夏濟帶著幾個手下,坐著小車來到了榮園。
先是仰頭看了看連著幾座大牌坊,不由得歎息一聲。
其實李老爺子名聲還是很不錯的,一輩子審時度勢,李家就是在他手裡到了最鼎盛的時候,平日裡施粥放糧,訪貧問苦,大夥兒都尊稱一句“李善人”。
鄭夏濟剛下車,門房就迎出來。
旁邊手下自然上前交涉,“麻煩老家院給裡邊回一聲,警察總隊的鄭總隊長,特來拜訪李老爺子。”
到李家來往走動的都是大人物,這門房倒也不怵,微微彎腰道:“原來是鄭總隊長,還請您到門樓稍坐,我這就去通稟。”
現如今李老爺子已經不太管事了,一眾兒子分家以後,他跟長子住在榮園,李寶軒就是他的長孫。
聽說鄭總隊長來了,李老爺子忙說快請。
李家向來願意跟手裡有槍杆子的人打交道,雖說以前他們打交道的都是曹統領、褚玉仆這樣的軍頭,但今時不同往日了,鄭總隊長手底下上千人槍,李家也得認真對待。
李家大爺李振業親自到門房去請,把人請到花廳,李老爺子又出來相陪。
鄭夏濟連忙起身見禮,“世伯,一向少來問安,您身體可還好?”
李老爺子點上水煙,“總隊長事務繁忙,能來我家坐坐,就已經感激之至了,老頭子我終日飽食不問世事,身子倒還算硬朗。”
鄭夏濟又寒暄幾句,突然說道:“不敢瞞世伯,今天我上門叨擾,倒是有一樁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