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想留下來,哪怕到林公館當女仆也行啊!
對此林澤表示,他以後要常去工地,工地附近也會建一座公館,當女仆,會有機會的。
...................
勞倫斯曾經是租界工部局的一位技術官員,後來他放棄了職位,在租界開設一家水利工程公司,負責修建租界的給排水設施。
雖然稱不上巨富,但也賺了數萬美元的家資,在這個時代,也堪稱富豪了。
此前多米尼克曾警告過他,應該儘快離開租界,他沒當回事。
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鬼子抄他家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保險櫃裡那些金條,勞倫斯甚至想要拔槍抵抗。
但是幾個鬼子狠狠的用槍托砸他,他很快就頭破血流,槍也被奪走。
如果不是林澤強調不要鬨出人命,恐怕他早就見上帝去了。
到了工地,被安置在臨時搭建的窩棚裡,勞倫斯休養了一星期,終於開始參加勞動。
他負責帶領一隊工人,修建港口的排水設施。
一開始當然很不習慣,他要親自乾活,還要教導那些並不熟練的工人。
好在他很快適應下來,在這裡,他因為有知識而獲得了相當的尊重,工人們都叫他“勞工長”。
他對能撿回一條命充滿了感激,臨時的窩棚雖然比不上以前的彆墅,但好歹能遮風擋雨,工地的食堂雖然比不上利順德飯店,但好歹能填飽肚子。
活著,就有希望!
而且工地上非常尊重他們曾經的職業和長處,原來在銀行的,就去工地會計科,像勞倫斯這樣曾經搞技術的,就安排當一個小頭頭,帶領工人乾活。
林澤在百忙之中還來看望了他們,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勞動,等待局勢緩和,會想辦法送他們回家的。
得到了林澤的鼓勵和保證,這些洋工人乾活的勁頭更足了!
傍晚,下了工,勞倫斯匆匆趕去食堂。
一路上不斷有工人跟他打招呼。
“勞工長,下班了啊!”
“勞工長,今天食堂有餃子,肉餡兒的,記得就蒜吃!”
“勞工長,食堂的王寡婦好像看上你了,說你長得結實,有力氣,還有本事!”
勞倫斯一一打招呼,隻是聽到大家對他跟王寡婦的調侃時,才尷尬一笑。
他的妻子數年前病逝,他也沒有孩子,還真彆說,在這個特殊的環境裡,王寡婦給他打飯時從不抖動的勺子,帶給了他彆樣的溫暖。
到食堂吃了一頓熱乎乎的餃子,炫了一頭蒜,勞倫斯在王寡婦熱情的眼光注視下匆匆離開食堂。
到了住處,點亮煤油燈,他攤開紙張,搞起了創作。
曾幾何時,勞倫斯也有一個文學夢,隻是一直忙於生意,沒空創作。
現在晚上下班後也沒有事情做,他索性又寫起了小說。
這篇小說是勞倫斯的親身見聞改編的,書名就叫“林澤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