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四下值回了家,家裡有好幾個街坊老太太,圍著張太太聊天,語氣中多有恭維。
見張老四回來,也都識趣的離開。
老四讓道:“吃了飯再走!”
“張老總講究!不過飯就不吃了,我們幾個明天再來幫忙。”
等她們走了,張老四笑著搖搖頭,街坊們不舍得生爐子,而老張怕凍著媳婦兒和兒子,爐子一燒就是一整天,家裡暖和,這些老太太是來蹭暖和氣兒的。
不過蹭就蹭吧,媳婦兒在家一個人也悶得慌,而且這些老婆子都有帶孩子的經驗,倒也能幫上忙。
張老四看著熟睡的兒子,“我兒子就是有福氣!這跟大少爺似的,一個人配好幾個老媽子。”
媳婦兒白他一眼,“你啊,哪有這樣燒爐子的,晌午根本就不冷,燒兩塊做了飯,又能暖和一下午,到了晚上睡覺前把爐子押上,後半夜冷了再添煤球就是了,這樣一天就用六塊煤球,誰像你,一天十幾塊燒下去,有錢也不能這麼花!”
張老四不以為然,但嘴上說著,“趕明兒少燒點就是了。”
媳婦兒知道當家的是心疼自己,心裡一陣甜蜜,隻能由他去了,“晚上想吃點什麼?家裡還有點刀魚,我給你煎了下酒?”
“回來路過彙賢居,看人家在那吆喝什麼鴿子盅,一個盅裡放一隻鴿子,燉好半天呢,裡麵還有各式各樣的藥材,我就要了兩盅,給你補補,等會兒夥計就送來了。”
女人急了,“又亂花錢,我整天好吃好喝的,也不乾什麼活兒,要補什麼?”
男人大手一揮,“買都買了,咱家還是我當家,聽我的!”
錢是男人膽,現如今老張可不是隻領那八塊錢工資,每個月的例規還有七八塊,逢年過節再發一筆過節費.......
每次盤算盤算,他都感覺在做夢!
像從酒樓叫菜這種偶爾來一次的“奢侈”行為,或許會引來媳婦兒的嗔怪,但這嗔怪能讓老張自豪不已!
被媳婦兒嬌滴滴的埋怨亂花錢是一種滋味兒,而貧賤夫妻相對無言,又是另一種滋味兒啊!
...................
“豬!”
“哎,你這孩子,咋還罵人呢!”
“真是豬,一群肥豬,攔在圈裡!”
“這豬怎麼這麼大這麼肥,咋是白的呢!”
港口工地上,一個消息迅速傳開了。
上麵用卡車拉來一群肥豬,這豬長得很白,跟以前見過的不一樣。
在工地下風口臨時用木料建了一個大豬圈,這群肥豬就圈在那裡。
林澤又來視察工地了,這次不是看工程進展,天已經很冷,即便工程還沒有停,但速度已經大大降低。
他這次來是看看工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提升情況。
在這年頭,一天發三個白麵饅頭,就能讓老百姓為你賣命。
一天發三個白麵饅頭,晚上再安排點說書、唱戲之類的娛樂活動,再把一些道理融進去,那老百姓.........
這麼說吧,如果在工地上宣布,林澤明天就要登基當皇帝,那這些人會歡呼雀躍高喊吾皇萬歲。
周學進介紹道:“林爺,在航路斷絕以前,我們已經儲備了大量的食品,但主要以糧食、罐頭食品為主,像一些肉類,以後還得我們自己想辦法,此前您派人引進的豬種和養殖技術,現在已經初見成效,這種約克夏豬生長快,出肉多,目前已經出欄了一批,準備在年前宰殺,給大家加餐。”
此前工地上的食品供應,都是多米尼克負責的。
對財大氣粗的米利堅情報局來說,這幾萬人的吃喝拉撒根本不是事兒,老米的食品工業在這年頭已經發達的離譜,彆說隔三差五吃一頓肉,就是天天供這些人吃肉,也花不了幾個錢,而且吃的還是牛肉。
現在老米資本家在潘帕斯草原建的那些肉罐頭加工廠,隻有機器、人工和運輸成本,而沒有原料成本。
之所以不賣到華夏來,是因為遠渡重洋以後,窮人剛好消費不起,而能吃上肉的富人,又不會去吃這種不太合中國人口味的洋罐頭。
可工人不管合不合口味,那是肉啊!
除了肉還有糧食,老米的糧食也便宜到離譜,他們通過滇緬路就援助了不少糧食給南邊,隨便裝一船運到津門,就夠工地上吃個把月的。
可現在,隨著鬼子跟老米在太平洋大打出手,這個渠道就斷絕了,多米尼克還對此表示了歉意。
但林澤早有準備,他之前就通過德意誌人的渠道,引進了一些種豬,在津門南郊建了養殖場。
這種約克夏大白豬有華夏本土豬的血統,可以和當地豬種雜交,以適應環境,實踐證明,科學化的養殖管理很成功,受到飼料的製約,這時候養豬可能達不到後世的育肥率和出肉率水平,但在規模化養殖方麵,絕對已經是東亞的佼佼者了。
很多愛吃肉的朋友其實不知道,在約克夏大白豬引入以前,華夏的豬基本上是花豬或者黑豬,體型也比較小,體重大多在一百多斤,很少有兩百斤往上的。
所以工地上的工人見到這麼胖、這麼白的豬,一時間也有些吃驚。
不過吃驚很快就變成了驚喜,因為上麵放出風來,年前要開表彰大會,還要殺豬吃肉!
這一下不管老人還是孩子,都期待起來。
黑豬白豬,能給大家吃的就是好豬啊!
李老漢乾完活,匆匆在食堂打了飯,回到住處。
孫子李沐恩經過手術以後,已經好的差不多了,畢竟是年輕人,拆了線以後就活蹦亂跳的,隻不過李老漢強行讓他臥床休息,可把孩子憋壞了。
“乖孫,快吃飯,你是不知道,上麵不知道從哪弄來一群豬,個頂個的肥,說是過年的時候要殺了吃肉呢!”
“爺爺,我能下地了,我得去學堂呀,你看,林東家又給我們工錢,又管我們飯,過年了還要殺豬,我就天天在這躺著,還怎麼報答林東家?我得去學堂,學認字,學算數,以後好給林東家乾活呀!”
李老漢猶豫了一下,看著麵色紅潤孫子,終於答應道:“明天,明天你就去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