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自從維新府“定都”於此以後,隨著大量機構的建立和遷入,金陵城呈現出一種畸形的繁榮。
前幾年這座城市幾乎被破壞殆儘,現如今又重新大興土木,不過讓人時常哀歎的是,來做工的人,都是來自周邊地區。
走在金陵的街頭上,竟然難以聽到以往最正宗的金陵方言。
國仇家恨,莫過如此!
華夏派遣軍司令部。
自從這個總司令部成立以來,就成了名義上的最高指揮機構,各地大軍頭雖然不可能完全聽從總司令部的命令,但麵上的功夫還是要做。
鬼子也漸漸發現了自身在後勤方麵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物資供應上的問題,更多的還是後勤體係的問題。
於是在一幫參謀的研究下,他們開始向德意誌學習,建立相對獨立的後勤管理體係,在華夏,這項工作當然就由派遣軍司令部來負責。
換句話說,凡是負責後勤的,尤其是負責後勤改革的,那油水大大的有!
現如今,派遣軍總司令是個枯瘦的乾巴老頭,畑俊五。
這個老鬼子本來也沒那麼瘦,據說當初上學和剛參軍時,有人形容他壯的像頭牛!
後來他在旅大參與了跟毛熊的戰爭,因為肺部中彈,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從此就越來越瘦。
有人說是因為中彈傷了元氣,尤其是肺部受傷導致他長期呼吸不暢。
也有人說,是因為鬼子在給他治療的時候,使用了大劑量的成癮藥品。
按照鬼子的習慣來說,後麵這個說法更可信一些。
畑俊五正拿著一遝資料,對著巨大的地圖,不斷思索。
這是他製定的浙贛作戰計劃。
就在不久前,米利堅的飛機從航母上起飛,竟然轟炸了鬼子的本土。
這讓天皇陛下和大本營大為震怒,關鍵是許多飛機在扔完炸彈以後,朝華夏的浙、贛一帶飛來,成功降落在南邊掌控的機場上,這種結果顯然不是大本營能容忍的,斥責的電報是一封接著一封。
其實畑俊五這個人很有意思,作為華夏派遣軍總司令,這個浙贛作戰的計劃並非出自他本意,甚至他認為,在當前乃至今後的一段時間,鬼子應該集合所有力量,應對太平洋戰場,而華夏戰場應該不斷收縮,減少駐軍至四十萬人左右,必要時可以放棄一些不必要掌控的城市。
這家夥甚至還向大本營建議,放棄江城以減少兵員和後勤的壓力。
毫無疑問,這個建議被大本營臭罵一通。
不得不說,如果這個畑俊五的建議真的被大本營采納了,鬼子真的收縮在華夏的兵力,放棄華中華南,堅守華北華東,同時集中力量應對太平洋戰場的變化,那米利堅要承擔的壓力絕對是幾何型增長。
對著地圖看了半天,畑俊五叫來副官,“現在米利堅人一直試圖破譯我們跟大本營聯絡的無線電,這份計劃太重要,一是擔心發電的安全性,二是擔心說不清楚,你安排專人送到東京去吧。”
副官想了想,請示道:“有個軍官團要回國參加授勳活動,還有一些大商人一起回去,他們乘火車北上,在津門坐船或乘飛機,要不就把人安排到這個軍官團裡?這樣也方便掩飾。”
畑俊五倒是知道這事兒,點了點頭,“王院長那邊,也派人參加了這個軍官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