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遊曆列國,見到的君主卿臣,幾乎每一個都是血海深沉,都是兵戈凜冽,有森森的寒意籠罩在身上。
他從那些人身上隻能看到一個死寂、血腥和殺戮的未來。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熾熱如同太陽的君主,仿若這世上一切的魑魅魍魎和陰冷森寒都將會被這顆太陽驅散!
孔子向秦易躬身,他恭謹的對待一位諸夏的國君,用無法挑剔的禮節作揖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將死之人,更應當珍惜每一刻,不應當讓不重要的事情分去珍貴的時間。”
秦易一向尊敬這世上每一個對生死這種大恐怖,置之度外的人。
秦易作揖回禮道:“孤尊敬您的選擇,您不遠千裡從魯國趕來求見孤,想必是有什麼言語能夠教孤的,還請仲尼公直言吧。”
“丘想請問玄公有什麼誌向呢?”
秦易心中曬然一笑,沒想到孔子竟然還有成為說客的潛質,他略作停頓便朗聲道:“天下離亂,孤心不忍,欲求天下太平,奈何國小力弱,隻不過是狂妄之語罷了。”
秦易此番話恰好切入孔子心中,他就知道上天給予他的指引不會錯,玄公心如璨陽,有愛天下之心,是執行王道的最佳人選。
“玄公有大願,何談什麼國小國大呢?
夏桀和商紂的國家土地可以說是很大了,統治的人民可以說是很多了,但他們能夠守得住國家嗎?
方才玄公說天下離亂,玄公認為有哪些離亂之相呢?”
跟隨孔子而來的儒門弟子已經臉色很是嚴肅了,今日的老師很不對勁。
按照正常的流程,應當是謀士發揮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來向君主介紹自己的思想,並且說服君主接受自己的思想,從而在諸侯國中,贏得權力以及榮華地位。
比如老師不應該問玄公有哪些離亂之相,而是應當主動告訴玄公有哪些離亂之相,進而引起玄公的注意。
隻有秦易知道孔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如果自己不來到這個世界的話,孔子已經準備等死了,但自己來到了這樣,曆史就將會改變。
孔子要確認自己是那個可以改變的人,所以才會問這麼多的問題。
“天下離亂之相眾多,但其中最無法容忍的便是君不君,臣不臣,維護天下的禮製被肆意的踐踏,陰陽的順序被顛倒,天下的人都失去了仁心。
就像是野獸一樣,這是讓孤最為痛心的。”
孔子終於長揖在地,“玄公您的智慧是如此的深遠,如同天上的太陽,如今天下的亂象不正是因為周禮被舍棄嗎?
光複先王的大道,就能天下的秩序恢複。”
孔子已經問完了,所以他長揖在地,但秦易卻還沒有開始問孔子。
對於孔子的克己複禮,在某些方麵是有用的,至少恢複上下秩序,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恢複到上古時期,那是絕對不行的!
在春秋戰國時代,最終勝出的是法家,諸國一用法家變法,就能快速強國,最終一統六合的也是用法家的秦國。
選用法家似乎是最優解,但那是對於其他的列國而言!
玄國是唯一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