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蘭一刀劈下,“呼”地一聲,眾人喊著要複國。
景蘭瞄一眼屈辭,沙啞喊著:“請楚王劍。”
屈辭沒有防備,瞪著景蘭。養兼也是瞪眼,屈權和屈能皺眉。屈辭無奈,隻好看著養兼,說“養將軍,請出楚王劍”。
景蘭瞥一眼屈辭,嘴角一笑,將鐵刀遞給身邊的“沒脖子”。卓左史、留公、苦公、呂公、梧公等人也抬頭看著,還有那些商人。養兼拿出楚王劍,雙手捧給屈辭。
屈辭跪下接過,站起來,轉向眾人,厲聲喝道:“楚王劍在此,見劍如見王,跪下。”
景蘭一怔,瞪一眼養兼,隻得跪下。屈權、屈能、養兼、項辟和“大黑痣”、“野狼眼”等荊州四傑也趕緊跪下,卓左史和其他眾人大驚,也趕緊跪下,口中喊著“大王啊”。
屈辭朗聲道:“當初郢都陷落,危難之際,大王讓養將軍將楚王劍托付微臣,八年來,複國之心,從不敢忘,今日,楚王劍在此,眾人立誌複國,以遂大王所願。”
眾人聽了,磕頭大哭,喊著“大王啊”,“複國”,“誓死複國”。
黃鐸沒有想到今日的結果,竟然有楚王劍,人這麼多,動靜這麼大。他原來已經吩咐,不讓人進來,隻有心腹才能在外麵把持,“滿臉笑”也是心腹,但他認識的人又多又雜,也不敢讓他進來。可是,還是隱隱有點不安。
喝酒時候,阿楚一眾人又來跳舞。阿楚唱了幾段屈原的《哀郢》、《國殤》。屈辭淚目,屈權和屈能搖頭歎息。景蘭點頭喊好,我地道的楚地歌舞。
黃鐸也是眼眶濕潤,又帶阿楚過來,說屈辭、屈權和屈能就是屈家後人。阿楚“刷”地淚流滿麵,哽咽難言,跪倒在地。眾人吃驚看著。
阿楚起來,要替阿爹敬酒,說能見屈家後人是阿爹的願望。屈辭、屈權和屈能大為感動,也將酒灑地上,敬他的阿爹荊樂師。
阿楚敬了酒,又唱了一段父親譜曲的《離騷》。歌曲唱得如長袖猛甩,魂魄好像就要飛上雲端。屈辭隻覺一股氣竄來竄去,最後從天靈蓋透出,直達天際。
阿楚見屈辭盈滿淚水,便哽咽說,今日得見知音,阿爹可以瞑目了。屈辭搖頭歎息,眾人唏噓不已。
長沙城,消息傳播。
一些舊時郡守、將軍、縣令、縣長等舊官吏和富商互相聯絡著都陸續來到。荊大“濃黑眉”又帶了一撥好漢過來。見了景蘭,都喊著“拜見公子”跪下行禮,見了楚王劍跪下大哭,喊著誓死複國。景蘭大喜。
眾人講著秦人治下,日子艱難,那個苟郡守十分可惡,這幾年南邊打仗,不斷征糧集捐,要糧要錢要命,苦不堪言。那些舊官吏罵著,說活不下去了,楚國時多威風。那些商人也罵著被人盤剝、巧取豪奪,以前有朝廷、官府照應,買賣好做多了。
那個“胖商人”講一次在郢都做大買賣,景蘭幫他忙,繪聲繪色。景蘭居然慢慢想起,大家感歎不已。
景蘭說要舉起楚王劍,打出複國旗號,拉來雲夢澤舊部,聚集洞庭湖的人馬,還要拉回南邊秦軍中的五萬楚國人,到時,就在長沙立國,還喊郢都。
大家振奮不已,仿佛寒冬裡送來的一盆火,立刻熱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為國謀劃,仿佛楚國生死就在自己手上,都覺得自己肩負著力挽狂瀾、開天辟地、繼往開來的壯舉,眼睛閃閃擋不住地溢出神采。
卓左史、留公、呂公、梧公、“胖商人”和眾人都拿出丞相、大將軍那樣的氣派,看著眼前虛擬的江山,一副洞察一切的樣子,指點江山,滔滔不絕。一個胖子雙手叉腰,一副統攬全局的架勢;一個瘦子眯眼歪嘴斜視,一副審時度勢的態度;一個青白臉伸手指著,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一個眯縫眼長者摸著下巴,一副胸中自有百萬兵的氣度;一個壯漢揮舞拳頭,一副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模樣。大家過足了將軍癮,十分亢奮。養兼、項辟也跟他們吵著,十分熱烈。
屈辭忽然奇怪商人竟像將軍,不覺好笑。
景蘭不斷點頭,喃喃自語:我心不變,其誌,不可奪也。
有人說長沙立國,有人說嶽陽立國為好,有的說乾脆南邊蒼吾立國。又是一番爭吵。
卓左史看著屈辭,忽然說:“屈少傅,不見靳右領?”
屈辭一愣,靳右領就是靳巳,也是羋姓,曾為軍中將領,忽然想起那日到他家沒見到人,他的家人還有點驚慌。還有幾人也沒來。
屈辭皺眉,抹一下嘴巴又捋胡子,忽覺不安,便喊黃鐸,說道:“這裡隻有他知道一點楚王劍的事,當年他還在郢都。”
黃鐸歪著腦袋、眨著眼睛,這幾日,來人太多,也易讓人起疑。
眾人大眼瞪小眼,又竊竊私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