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呈,玄門真人,靈虛真人座前:
幽冥路遠,仙凡殊途。
五仙教毒煉峰下,陰泉嗚咽,此非善地,亦非善鄰。
某,忝列旁門一隅,執掌一脈一洞,世人或畏或憎,都稱一聲‘浣紗娘娘’。
然,今日提筆,非為鬥法論道,非為爭雄逞強,實乃胸中一點至誠,凝如寒冰,不吐不快,鬥膽上達清聽,伏乞真人垂憐一二。
某之道侶,昔日共參玄機,同赴劫波,情深義重,非言語所能儘述。
奈何天心難測,造化弄人,大劫臨頭,自作孽爾。然其兵解轉世,元靈雖昧,一點先天道根定然未絕,唯願真人不計前嫌,接引座下,使他改過之機。
某深知,吾輩所修,劍走偏鋒,血煞盈身,雖得一時之利,終非大道坦途。
其轉劫之身,元靈已昧,如初生之蓮,白璧無瑕,若再入五仙門牆,習得成盤法門,豈非重蹈覆轍,再陷泥淖?某雖萬死,亦不忍再見其沾染邪氣,重曆舊日之厄。
環顧宇內,玄門正宗,道德巍巍,心法純正,最能滋養先天道根,化育靈秀。
靈虛真人乃天山砥柱,天南一代魁首,德被蒼生,澤潤萬物,道法通玄,尤擅點化迷途,開悟靈性。
伏背此子,若得真人收入門牆,哪怕僅為記名弟子,耳濡目染於玉宇清氛之下,聆聽無上妙法真言,實乃其百世修來之福緣,亦是消弭其前塵與我共積惡業之唯一良方!
某在此立誓:
一不傳其半分旁門左道之術。
二不令其知曉前世因緣,免擾其清淨道心。
三此生絕不以任何因果糾纏之名,擾其清修,累及真人清譽。
某所求,唯願真人慈悲,念此子前塵久墜苦海惡崖,靈性未泯,更念其轉劫不易,予其一個歸於正道、再啟仙緣之良機。
使其得以在真人座下,沐道德清輝,修正果,行善功,徹底斬斷與我這孽海沉淪之人的宿世牽連。此乃救他,亦是渡我!某雖在旁門,亦當感念真人大德,永輸忠誠。
伏惟
仙道昌隆
旁門末學,浣紗泣血頓首」
季明讀過此信前半段,沉吟許久。
浣紗娘娘信中可見誠意,堂堂胎靈五境高真,這樣吹捧於他,極力貶低自己,實不多見。
在這後半段則是陳述其過往數十年中,夥同弟子數日,在穀禾州內傾儘全力,輸捐資材,輔助鶴觀治理一州三方,並開辦五仙教、天騰山、鶴觀三家聯辦靈坊的重大功績。
另外還說明,這諸多功績有得鼠四肯定,如若季明不信,可遵照季明和鼠四之秘約,在鼠四身上推算內情。
季明在磁峰之上,因和人間難以通訊傳簡,請豆使代傳消息又花費頗多,這個頗多隻單純以實用性來衡量,事實上對於坐擁一州,陰德廣積的季明而言,屬實不算多少。
不過季明私以為精打細算,這一直都是個好品德。
因有此故,於是季明和鼠四、丁如意、靈姑等寥寥幾人作下約定,每隔幾年他都會默推其身近日過往,若有緊要的事情,待他運測神機之時的這幾日,就可由此來傳達。
如此一來,這些身邊的體己人自然可以每每逢凶化吉。
在看過信簡,季明知道對方所言非虛。
以往到了時日,推算鼠四近日過往,鼠四有特意寫下此事,浣紗娘娘在鶴觀諸多對外道道務之中出了不小的力氣,實在難得,可見其心至誠。
不過季明沒想到浣紗娘娘這樣心急,就是托一位太乙青木山幽居上的散仙過來遞信,也不願再等兩年,在他運測神機之前,讓鼠四代為傳報。
或許就是想以此等極誠極靈之心意來打動他,好讓他能將伏背公列為記名弟子,不複蹈重轍,再入旁門無邊苦海裡,而且這信簡中前半段的意思,已不打算令伏背公轉劫之身覺醒宿慧,更要斷絕關係,好使伏背公專於正道。
這伏背公性情乖戾,殘暴酷毒,可謂是一個可以當成典型的旁門魔頭,可是他選道侶的眼光倒是極好。
季明心中起了善念,也欲借此鉗製浣紗娘娘為他所用,於是便動用十多年才可動用一次的瞳子神術數之能,詳查伏背公轉劫之身所在,推得情況後,便令靈姑拿他所推得到消息,前往世間接引,送到雁虛山丁如意那裡教導。
“月份已足,金精山內胞胎也當降世了。”
季明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