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侯可知,若是不趁此機會滅曹,曹操一旦吞滅袁氏,必將南下,首要的目標便是吳侯。”
“我自然知曉。”
龐統微微一笑。
“我有一策,可助吳侯。”
“請指教!”
“吞荊跨益,擁長江之險,西取南鄭,中據襄陽,東鎮壽春,有此三鎮,進可北伐,定鼎中原,退可固守,以成南北之勢。”
二分天下之策,周瑜、魯肅都和劉興提過。
如今,龐統也是如此建議。
劉興並沒有反對,因為淮南已得,下一步擴張的目標,便是荊州。
“該如何做?”
“劉表自守之賊,然內修政理,厚養百姓,頗得民心,不可強取。否則,人心儘失。”
龐統對於荊州的形勢洞若觀火,對於荊州內部的勢力也都了若指掌。
“劉表寬仁近乎庸,有才者不見用,顯貴者多蒯、蔡兩族。如黃忠、甘寧等勇將,久立戰功,不得升遷,如向、馬、霍、鄧、楊、胡等豪族,多被壓製,內外皆怨,吳侯可使人多與往來,一旦有變,可引為助力。”
劉興點了點頭,聽著龐統繼續道。
“荊州內部,襄陽的蔡氏一族支持劉表次子劉琮,江夏的黃氏一族則支持劉表長子劉琦。諸蔡強盛,黃祖難及。我料荊州內部遲早會為了繼嗣之爭而生亂。吳侯可支持劉琦,修好黃氏,暗結文聘。劉琦不支,必會引吳侯為援。吳侯便以劉琦的名義進入江夏,迅速掌控江陵,然後北圖襄陽。”
“士元,可願入我幕府,為我謀之?”
龐統早有意願投效,不然也不會跟隨周瑜而來。
不過,這並非最主要的。
天下之人,多以貌量才,龐統便是這樣,在族中寂寂無名多年,直到遇見了水鏡先生。
可劉興,卻沒有這種毛病。
第一眼,便讓龐統感覺很舒服。
“願為吳侯效勞!”
聽到這裡,周瑜大聲笑了出來,走近,拉著劉興和龐統的手。
周瑜度量極大,對於有才者更是能善加用之,絲毫不擔憂龐統會和他爭位。
“主公能得士元,必能振興漢室,成就一番大業。”
這日過後,劉興以吳侯的名義,表周瑜為都督,鎮守壽春,節製淮南諸軍事。
再以魯肅為九江太守,主持屯田之事,以劉曄為廣陵太守,主持鹽務。
淮南諸事已定。
隨後,劉興便帶著十餘艘蓋海艦,數百艘艨艟、鬥艦,幾千艘走軻、舫船,並水陸諸軍七萬,載著繳獲而來的輜重、兵甲、珍寶、圖籍和一眾將領的家眷、大量的工匠,南歸秣陵。
如此浩大的艦隊,自壽春至秣陵,沿途百姓,多有觀之,心有所安。
劉興還沒有到秣陵,各地郡縣便上了奏章,言流民盜匪,多有歸順。
各地的豪強,更是紛紛獻上了禮物,想要犒勞王師。
船隊很快到達了長江。
那一日,旌旗蔽空,舟船塞流。
當張昭帶著一眾江東的士族在秣陵的碼頭等候,真正見到那十餘艘江上巨獸後,一時間,江東士族本是活動著的小心思,儘皆熄滅。
軍容之盛,人皆順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