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覺得可行。”
聽到胡宗憲的提議,不等嚴嵩鬆開口,嚴世蕃當先說道:“不過就算收編了整個蒙古草原,資源也要對半分。”
聽到嚴世蕃這話,胡宗憲的眉頭一皺。
他算是看出來,嚴世蕃根本就沒有打算好好談,或者說即便他心裡明白,現如今大明存在資源分配上的矛盾,他本能就是貪。
“若是如此的話,那這大明朝的資源分配上的矛盾,永遠不可能得以解決,到時候皇上怪罪下來,所有人都彆想討到好!”
胡宗憲明顯已經有些動氣了,這還是他第一次在嚴府對嚴世蕃以如此強硬的口吻說話。
嚴世蕃也沒有想到,胡宗憲竟然敢在嚴府,當著老爹嚴嵩的麵,如此強硬的懟自己,整個人都有些發愣,不過緊跟著他的麵色就一沉,心底怒火蹭蹭的往上漲,張口就要嗬斥。
不過就在這時,嚴嵩突然開口,打斷了嚴世蕃接下來要說的話。
“北邊草原遲早是大明的領土,不過不是現在,朝廷目前不會對外發動戰爭,”嚴嵩語氣溫吞,“且看明日皇上的意思再做打算吧。”
有嚴嵩出麵打圓場,嚴世蕃和胡宗憲之間,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頓時消散。
“或許,皇上還有其他考量……”嚴嵩目光看向窗外,心中卻生出了與胡宗憲和嚴世蕃截然不同的一個想法來。
不過,他沒有說出口就是了。
裕王府,大殿之中。
此時,景王,王崇古和俞大猷三人都在,商議之事,自然是嘉靖出關,明日玉熙宮議政,以及宮裡那九個皇子的事。
“父皇出關了。”景王的語氣略有些感慨,神色也是複雜無比,眉宇間的神色有些陰鬱。
裕王撇了一眼這位四弟,心中卻是一片古井無波,他原本就對那位生性涼薄的父皇沒有多少期待,此時心裡自然沒有什麼多餘的情緒。
反倒是景王,讓他沒有想到,他竟會如此在乎,隻覺得自己此前有些高估了這位四弟。
無緣儲君之位,裕王隻覺得自己現在,仿佛是卸下了某種負擔,隻覺得渾身輕鬆,甚至就連內心,也變得無比強大。
“終究不過是幾個不到弱冠的稚子而已。”裕王吹了吹茶盞裡飄著的幾片茶葉,輕抿了一口後,淡淡道:“當務之急是軍需資源分配!”
裕王跟景王二人瓜分了三大營中的五軍營和神機營,同時還掌控著兵部,刑部和大理寺,不僅如此,這十年裡,他們的布局可不僅如此。
可以為說,這朝堂之上,早已沒有了這些皇子“生存”的餘地,就算日後又父皇偏愛,也休想輕易的爭過他們。
聽到裕王如此說,景王也頓時收起了心中淡淡的失落和複雜情緒,點了點頭,道:“想來,隻能是在大明境內增加‘靈倉’了。”
“資源分配不均的根本不過是資源不夠,父皇總不可能停止對軍隊的發展吧?”
聽到景王這麼說,裕王也點了點頭。
嘉靖出關了,且明日玉熙宮議政的消息傳出,頓時引起了朝中官員的注意和議論。
當然,心存遠大誌向的人,更是在這一點開始,隱隱期待了起來。期待什麼?當然是期待皇上對九個皇子的安排了。
在所有人看來,未來大明仙朝的儲君人選,很有可能就在這九個皇子當中了。
若是他們的在皇子成長起來之前,就提前下注押寶,那未來若是皇子成為儲君,對他們還有他們身後的家族來說,都將是場潑天富貴。
自古從龍之功,代表的都是榮華富貴,加官進爵,太子儲君,就是未來的皇帝!
翌日,裕王,景王,嚴嵩等人對著玉熙宮內,高坐在禦座上的嘉靖,跪拜恭賀。
人群中,還多了一道身影,這道身影的主人不是彆人,正是工部尚書徐璠。
玉熙宮議政,從來都是兩位王爺和內閣眾人,不過考慮到徐璠是‘仙明重工’國策負責人,七年時間,他自是要彙報一番的。
即便這些事情,呂芳都已經說過了,但該有的流程,還是要有的。
況且,今日議政,徐璠的“仙明重工”國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因此,徐璠自然也是要到場的!
“臣等,恭賀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晉升金丹,仙體躬安!”
雖然嘉靖沒有特意告訴所有人,自己成功突破金丹期,但這種小事,根本不需要他親自來安排,呂芳早在傳達聖旨的時候,就透露了。
嚴嵩等人,何等的人精,豈能不懂該怎麼做?
“朕安,”嘉靖抬了抬手,“平身吧。”
“謝皇上!”眾人道謝後起身,然後各歸各位。
“我大明發展至今,總共有四大國策正在施行,”嘉靖麵容微寬,抬起四根手指,“改稻為桑,屯兵興農,啟思革新,仙明重工。”
眾人聞言,也都是各個神色認真的聽著。
“這四大國策,造就了現如今的大明,甚至會一直影響整個大明仙朝的發展。”
“這些,都離不開爾等的努力。”說到這裡,嘉靖嘴角含笑,神情間有滿意之色浮現。
“都是皇上領導有方,臣等不敢居功。”嚴嵩等人紛紛躬身,表示不敢邀功。
其實他們也沒有說錯,不說已經施行完畢,且效果極佳的“聚田削宗”的國策,單說改稻為桑,屯兵興農這些國策,若是沒有加緊掌控全局,恐怕這些國策也不可能順利推行下去。
就算推行下去,最終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如今,大明已步入仙朝,”嘉靖擺擺手,示意眾人不必自謙,“卻也暴露了很多問題……徐卿,先說說你的‘仙明重工’。”
來了!
聽到這裡,眾人知道,開場過去了,皇上要說正事了,而且要先從‘仙明重工’開始。
被嘉靖點名,一襲紅衣官袍的徐璠倒也不怯場,從最後方走出,來到大殿中間。
自從徐階被貶瀛州府,徐璠可以說是越發的穩重,成熟了。
“回皇上,自嘉靖五十二年,十月初二,仙明重工的國策被正式確立,到如今,嘉靖六十年,八年時間,為朝廷鍛造出重工器械……”
徐璠開始總結這八年來,從“仙明重工”被提出,再到如今的種種成就。
足足一個時辰後,徐璠這才深吸一口氣,道:“不過,不論是‘大地寶輪’,又或者是‘擊發銃’,或是‘仙舟’,‘戰船’的鍛造,都需要大量的,煉器方麵有天賦的修士。”
“且,煉器對靈力的消耗也是極其巨大,因此戶部每月撥給‘重工院’、‘軍備院’、‘仙器閣’的靈物資源,遠遠不夠。”
聽到這裡,如今兼著戶部尚書的嚴世蕃當即目光一橫,惡狠狠的瞪向徐璠。如果不是皇上正在“問政”,他就忍不住要開噴了。
好嘛,軍方跟老子搶肉吃,你區區的一個,獨立在所有勢力之外的工部,是個甚搓鳥?也來在老子的嘴裡搶肉吃?
徐璠卻是不管嚴世蕃看向自己那惡狠狠的目光,繼續開口,道:
“因此,臣希望戶部對‘一閣兩院’,每月下撥的靈物資源,提高三成。”
三成!!!
冰冷的兩個字說出口,幾乎是令玉熙宮大殿之上,人人側目,隻覺得徐璠瘋了。
真就不管朝廷其他人的“仙祿”發放,不管軍需是不是夠用了?
咋滴,合著你是對現如今朝堂之上,文官和武將恨不得把腦子打出來的事,毫不知情對吧?
一時間,裕王、景王,胡宗憲,王崇古,俞大猷,嚴世蕃看向徐璠的目光危險了起來。
然而徐璠卻好似沒有察覺到一般,繼續抬著下巴,耿直道:“不僅如此,瀛州府、南京方麵的‘靈倉’,也要抽調三成用於‘仙明重工’的國策推行,畢竟,建設仙朝,刻不容緩!”
嘖,這狗娘養的!小閣老要忍不住了。
一側,司禮監中,陳洪、黃錦和石三等人,此刻聽著徐璠這一番話,也是陣陣牙酸。
隻覺得徐階的這個兒子,太勇了。
好嘛,原本朝堂之上是軍方跟文官在爭,現在生生出現一個第三方要搶食,隻能說徐璠太不懂人情世故,太不懂官場規則了。
“還有嗎?”嘉靖倒是愜意的換了個坐姿,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個濃眉大眼的徐璠。
“……有。”徐璠也不客氣,說完,仿佛沒有察覺到四麵投來的冰冷目光,繼續道:“臣希望提高‘一閣兩院’所有修士的仙祿。”
“臣說完了!”
說完,徐璠對著嘉靖深深一禮。
徐璠說完,大殿上的氣氛,開始變得凝重起來。
此刻,除了老神在在,坐在小凳上,仿佛是要睡著一般,不斷點著腦袋的嚴嵩,包括裕王跟景王在內,眾人都不善的盯著徐璠。
“嚴世蕃,”嘉靖沒有急著應允了徐璠,而是對嚴世蕃抬了抬下巴,“說說你的。”
“是!”嚴世蕃自然知道,皇上說的是自己負責的‘啟思革新’的國策了。
隻見嚴世蕃上前一步,跟徐璠並肩而立,狠狠剜了一眼這個“狷狂小人”後,開始彙報起了這七年來,“啟思革新”的成果。
“現如今我大明百姓,人人獨立自信,就算是那茶館酒樓端盤子,掃撒的夥計,也有一顆自命不凡,努力生活,積極改變自身的心。”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雖然依舊存在固有印象,卻也在逐步改善。”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如今的大明,萬般皆上品,行行皆可做到狀元,”嚴世蕃自是避重就輕,儘挑好的說,臉上掛著笑,道:
“相比於物質上的滿足,我朝百姓的思想,也在充實!”
“最重要的是,家家戶戶對子女的言傳身教,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讓我朝下一代,愈發的自信,若是踏上修行路……”
“臣以為,人人道心皆如磐石!”
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推行“啟思革新”國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固有的陳舊王朝體製下,對民眾思想的禁錮與束縛。
甚至不少百姓都有兩個固有的認知。
其一,便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其他職業都是不入流的東西。
其二,便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隻能去打洞,身份階級的不同,注定了竹門就是竹門,木門就是木門的,人生來貴賤有彆的思想。
而朝廷的目的,就是要為百姓心裡,豎立一個“不信命,不認命”的信念。
如此,一代代人傳遞下去,等到未來,修仙徹底鋪開,惠及每一個人的時候,大明仙朝的修仙者,人人道心堅若磐石,不可輕易動搖。
嘉靖可以發展出盛世極致,讓大明變成真正的仙朝,可人心的改變是最難的。
“臣說完了。”嚴世蕃說完也躬身一禮。
“……不錯。”嘉靖對嚴世蕃投去讚許的目光,雖然“啟思革新”的國策依舊在進行著,且會從此以後,一直進行下去,但終究是見效了。
“嚴閣老,”這次,嘉靖又將目光投向一副,上了年齡,昏昏欲睡的嚴嵩,“改稻為桑和屯兵興農的國策都是你提出的。”
“說說吧,這過程中,可遇到什麼問題?”
雖然表現的一副,上了年齡,昏昏欲睡的模樣,但該說正事的時候,嚴嵩卻是不敢有絲毫的馬虎,當即起身,開口道:“回稟皇上……”
改稻為桑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朝廷賺錢,屯兵興農的目的是為了恢複軍田製,從而讓當時崩掉的衛所製也跟著恢複,如今這些都已完成。
“不過,”嚴嵩語氣微微一頓,抬頭看向嘉靖,語氣誠懇,道:
“隨著三大營,三百多萬的精銳,近七成都已經邁入後天三重境界,用不了多久,三大營這些將士們,就要開始朝著先天境邁入了。”
嚴嵩了解嘉靖,知道讓他們總結國策,說到底還是為了解決如今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於是說完“改稻為桑”和“屯兵興農”的國策成果後,便主動將話題引到了軍需上。
裕王跟景王見嚴嵩主動把話題引到軍需上,神情也不由得認真了起來。
在場中人都知道今日玉熙宮議政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現在大明麵臨的矛盾。
甚至所有人心中都隱隱有了一個猜測,若是皇上想要解決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在大明境內,再增設“靈倉”。
隻要增設了“靈倉”,就能完美解決現如今因為資源而引發的文官和武將之間的矛盾。
甚至就連徐璠剛才提出的,仙明重工所需的資源,也會得以解決。
“三大營全軍,即將步入先天境,未來對靈物資源的需求會更大,”嘉靖緩聲開口,環視眾人一圈後,道:“不過剛才,如徐璠跟嚴世蕃所言,確實暴露了很多問題。”
“這些年,朝廷上因為資源分配問題,吵的不可開交,朕也聽呂芳說了。”
被嘉靖這麼一說,內閣眾人都下了頭。
“若僅僅隻是資源短缺引發分配不均的問題,那倒也簡單,不就是在大明境內鋪設靈脈增加‘靈倉’嗎?”嘉靖說著,環視眾人。
而後,更是直接把眾人的心思給全部點了出來,“朕確實還有不少靈脈,彆說增設一座‘靈倉’,十座八座也不是不行!”
然而聽到皇上說出,解決辦法就是增設“靈倉”,甚至皇上手裡還有不少靈脈,可是眾人聽到這裡,此刻心頭卻覺得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