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上。
天穹陰沉,飄蕩著雪花。
嘉靖站在一處高草坪上,呂芳恭敬的站在他身旁,裕王跟景王二人自然也在。
雖然二人沒有上交本命,不過名義上,依舊由二人協理內閣,年底議政自然要參加。
“嗡嗡嗡。”
天地間,一道道金色的大幕落下,嚴嵩、嚴世蕃,胡宗憲等人全部出現。
看著天地間,接連出現的金色大幕,以及當中的身影,嘉靖心中也不禁暗暗欣慰不已。
如此一幕,還真有幾分萬仙來朝的感覺。
從嘉靖三十九年年底,四十年初,到如今嘉靖六十年,二十年過去了,大明能有今日的發展和局勢,確實讓他感慨良多。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
大明還沒有統一全世界,還沒有駛入星辰大海,還沒有進入修仙世界,還不到滿意的時候。
一旁的呂芳跟裕王、景王,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也是深吸口氣,滿臉欣慰之色。
“臣等,見過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陛下聖躬安!”
看著站在大雪坪上,對著自己跪拜行禮的群臣,嘉靖一手叉腰,一手輕擺袖,嚴肅的麵容微寬,淺笑道:“朕安。都起來吧。”
等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自己身上後,看著站在風雪中的嚴嵩,海瑞等群臣,心中一動,輕揮了揮手,地形開始改變。
然後眾人就驚訝的發現,自己等人身後開始有樹木增長,更為詭異的是這些樹木在長至自己身後處時,形成了一個座椅的形狀。
不僅如此,在司禮監和內閣以及其他朝臣中間位置,一塊巨大的橢圓形石桌成形出現。
那些從大明其他沒有進入高原的官員手中收來的奏本,此時已經擺放在了上麵。
當然,像是徐璠等進入高原的朝臣,他們的奏本,則被自己抓在手裡,等會親自呈報。
“都坐吧。”看著眾人的模樣,嘉靖擺了擺手,坐到了主位上。
其他人看了看身後的“樹椅”,又看了看距離石桌還有一段距離,不過想到皇上肯定不會讓他們難堪,於是便順從的入座。
然而讓他們驚訝的是,剛入座,座椅竟然自動將他們一個個安排在了石桌前。見此,眾人心中頓時恍然,心下倒也放心了下來。
就說嘛,今天除了議政,還是‘年終獎’發放的大喜日子,皇上怎麼可能讓他們尷尬?
座位順序,自然是嘉靖這個皇帝坐主位,裕王坐在左手邊,右手邊坐著的則是景王。
因為是橢圓的石桌,所以除了二王外,眾人的座次都是按照順時針順序開始排列。
呂芳入座裕王身邊,然後跟著是陸炳,清風和禪霜二位國師。
接下來,則是內閣首輔的嚴嵩,接著是嚴世蕃、胡宗憲、王崇古和俞大猷等內閣諸臣。
然後是海瑞,工部尚書徐璠。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海瑞的座位,竟正好是正對著嘉靖,這可讓海瑞有些忐忑想要起身告罪,卻被麵容微寬的嘉靖抬手安撫。
皇恩浩蕩,在不需要拘泥小節的時候,自然不會在這開心的日子,糾結這些旁枝末節。
而嘉靖對海瑞的態度,也讓所有人在看向海瑞的時候,眼中不自覺的露出一抹羨慕之色。
嚴嵩看著海瑞,心中也是感慨不已,同樣是皇上手中的刀劍,雖然他這個刀是負責乾臟活累活的,對皇上的作用更大。
可是海瑞這把劍,卻是更純粹。
當初海瑞反對皇上給所有人敕封仙官官身,甚至還捅破了清流、嚴黨和二王之間不曾捅破的窗戶紙,讓內閣平衡瞬間被破。
許多人以為海瑞被貶去寧波府後就不會再得到重用,但隻有嚴嵩心裡清楚,海瑞這把利劍在皇上心中的分量隻會是越來越重。
而事實也正如他當初所想的那般,除了靈脈,鞭長莫及,他們這些內閣眾人所擁有的,海瑞一樣不落,如今修為也達到了練氣七層。
甚至,隱約間,似乎氣息比他還要渾厚,顯然,海瑞得到仙法的日子,不比他晚。
在徐璠旁邊,則是徐階,張居正,高拱和趙貞吉三人,嗯,曾經內閣清流四人組再次聚齊,不過氣氛嘛,卻是有些詭異。
當年徐階為了搬倒背後有五軍都督府坐鎮的李承武,可謂是玩了一把超大的,更是葬送了自己一脈的全部人,張居正三人直接被踢出內閣。
而徐階家族除了徐階父子二人,整個家族更是被抄家,還判了三百年,不得出仕,不得修仙的刑期,當年踏上仙路的徐氏族人,至今還有逃亡的,而被抓的則是直接被廢了修為。
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踏上仙路的可能。
徐階如此做人,彆說張居正這些受害者了,就是在場眾人,對這種狠人也是敬而遠之。
不過麵對眾人投來的目光,徐階的麵色卻是始終平靜如常,好似根本沒有察覺到一般。
坐在徐階身旁的徐璠自然也感受到了眾人投來的異樣目光,桌下寬大袖口裡的拳頭攥緊。
可皇上當前,自然容不得他放肆。
而且,他也憋屈,在老實的他看來,雖然父親這麼做,情有可原,但終究是不道德,可這些年官場的獨當一麵讓他明白。
朝堂之爭,根本沒有道德與不道德,更沒有對錯一說,有的隻是利益。
正是因為這種複雜的情緒縈繞心間,讓徐璠始胸口憋悶不已。
一圈輪下來,然後是司禮監眾人坐滿。
“先處理政務,稍後再為爾等反哺修為,並以這七年的政績,封賞。”嘉靖緩聲開口。
“是。”按照內閣,六部,其他官員位子依次坐著的眾人紛紛拱手稱是。
“諸位,”這時,呂芳笑著對眾人道:“政務閱覽因為涉及到大明境內其他官員,因此先從兩京一十三省各階官員政務開始。”
“因為要進行“仙祿”上的賞賜,所以對兩京一十三省所有官員的政務評級,按照九品到一品,由低到高,進行劃分。”
“至於評級,則是由在場所有人共同評級,取平均數,進行最後裁定。”說著,呂芳環視眾人,又道:“諸位將自己心中,評出的等級,寫在麵前的案桌上,最後會由帝璽取均數。”
“不過,諸位要注意一點,”說著,呂芳語氣微微一頓,又道:“帝璽監察天下,取均數定級後,若是政績存在水分,會自行降級。”
聽到這話,眾人心中一凜,而後又釋然了。
畢竟,政績是官員自己彙報的,是否存在水分,誰也不知道,皇上天縱聖明又豈會被蒙蔽?
再者說帝璽,可是能為所有官員敕封仙官官身的,監察天下,明辨是非,很難嗎?
不過眾人也明白呂芳說這些話,也存在了一定的警告,那就是告訴眾人,莫要因為是你們各自派係的官員,就故意給高品評級,沒用!
“諸位,可明了?”呂芳笑著問道。
眾人聞言,看了看麵前的石桌,心中頓時了然,於是紛紛點頭。
然後,眾人便開始對大明境內其他人的政務,進行閱覽評級。
不過眾人打分,也都是按照派係來的。
畢竟這兩京一十三省中的官員若是嚴格來算的話,都可以看作是在場眾人的派係成員。
高原之上,雪花飄飄,不過卻沒有一片落在桌上,和眾人身上,因為是意識進入本命,嘉靖自然也不會給眾人加持什麼了寒冷觸覺。
嘉靖閉目養神,天地間除了飛舞漂浮的大雪,不時發出的呼呼聲,就是翻閱奏本的聲音。
高原之上眾臣翻閱奏本政績,外界,現實中,兩京一十三省的其他官員們,則是忐忑的等待中,不少人甚至跪在祠堂祈求祖先保佑。
所有官員都知道,仙法隻有在京城的四品之上的官員,才可以擁有,並且除了原本的俸銀之外,還享受一份最重要的“仙祿”待遇。
可是在京城四品以下,以及京外的其他官員,想要得到仙法和仙祿,就兩條路。
要麼一路爬到京城,達到四品官階。
要麼為官一方,政績突出,被賞識,額外賜下仙法,並享受仙祿待遇。
至於這個政績突出,也不要求你一年之內就能做出什麼重大貢獻,一次就被賜下仙法。
其實,還可以是幾年之內進行疊加,當政績積攢到一定數量之後便可發放仙法,享受仙祿。
雖然這第二條路並不是朝廷明文規定的,但卻是一條所有人都默許存在的隱形晉升之路。
甚至,當有人問到戶部尚書,也就是製定仙祿發放規則的嚴世蕃跟前,向來狂傲的嚴世蕃對此,也是持默認的態度,沒有反駁。
嗯,這自然不是說素來,貪婪,狷狂的小閣老嚴世蕃突然良心發現,知道考慮彆人了。
而是關於仙法和仙祿的發放,這些全都要經過呂芳之手,像是一些隱性的規則,不管是不是默認的,呂芳都會一一呈報給皇上。
既然皇上沒有明確的否決這一條隱性晉升之路,那說明就是默許的,嚴世蕃自然不敢亂來。
況且如果他把這一條隱性規則給否決了,那就相當於是堵死了朝堂之上,敵我所有官員的仙路,等同於是讓所有官員失去了長生的機會。
這種範眾怒,一個搞不好,這些憤怒的官員聯合起來,怕是能把嚴家的骨灰給揚了的蠢事,不需要嚴嵩說,嚴世蕃都不會去犯蠢。
因此,這一次呈遞上來的奏本,幾乎全都是這些官員,七年時間來的積攢。
每一份奏本,都厚的跟拳頭似的。
甚至有些官員,還把自己管轄的環境衛生,也當做了政績寫了進來。
當然,也不是說是個官都能把自己的功績呈報上來,呈遞政績,也是有要求的。
比如,呈交政績範圍,上到布政使,下到知府為界,以下的官員則不需要呈交。
不過即便如此,各個布政使,按察使,還有各個知府算起來,還是把石桌給堆得滿滿當當。
時間推移,轉眼便是五個時辰過去。
此時高原之上,已經變得一片銀裝素裹,天色更是昏暗,不過石桌周圍的樹上,卻是掛著十幾顆人腦袋大的特殊玉珠。
以石桌為中心方圓百米之內一片雪亮。
這玉珠自然是嘉靖從修仙界弄來的,乃是一種名為“螢蚌石”的照明玉石。
修仙世界很多宗派在建立之初,都會安裝會散發不同顏色光芒的“螢蚌石”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