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爭的,都是未來入場域外的資本罷了。”
“可是現如今,諸王的勢力比對,安王自是不必說。”
“殿下身後有我高家,以及南京三分之一的官場、商人、修仙界,海外各大布政使司,掌控一方的部分家族勢力支持。”
“因此,您本身就是一條潛龍,完全沒必要去跟其他人爭,安王同樣的道理。”
“因此,他們才會拉上嚴黨、徐家、等眾多家族,拖延時間。”
“因為安王殿下本身就是一條潛龍,域外戰場開啟,他隨時可以入場。”
“如此一來,九龍奪嫡,確切的說潛龍之爭,兩方勢力已經明確,隻剩下第三方了。”
“第三方勢力是誰?”說著此時高務觀臉上的圓滑市儈之色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坐鎮千裡之外,卻可運籌帷幄的自信之色。
“第三方勢力是除了你跟安王之外的七王,如今的七王可以說是看似聯合,實則是一盤散沙,這點寧王殿下必然看到了!”
“因此,寧王殿下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利用這次所謂的九龍奪嫡,淘汰七王!”
“之後,他會成為你跟安王之外的第三方勢力。”
聽完高務觀的一番話後,恭王朱載淳沉吟良久後,道:“那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大明境內,安王聯合諸多中立勢力抱團取暖,同時還有您在虎視眈眈,”高務觀說著,眸光閃爍,道:“他會讓其他人放棄大明境內的地盤,將諸王引入海外。”
“以他在暗中接觸的那些小家族,故作配合諸王,讓諸王在海外互相爭鬥。”
“等到諸王,把海外諸布政使司攪得翻天覆地,不可收拾的時候,他便會收拾殘局。想來,這就是未來十年的真正走向了。”
說完,高務觀也不廢話,接續道:“殿下,或許我們可以與寧王合作一二。”
“合作?”聽到這裡,恭王朱載淳一怔,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與寧王裡應外合,我們得到諸王在大明的剩餘勢力。”
“而寧王將諸王引到海外,讓他們大鬨十年,父皇出關必然會問責。”
“如此一來,諸王將退無可退……”恭王能得到高拱看中,自然不會是什麼愚笨之人,當即明白了高務觀的想法。
“可是,九弟會跟我們合作……”話剛說一般,恭王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看著同樣笑起來的高務觀,道:“由不得他不合作。”
“殿下英明!”高務觀再次恢複油膩市儈的圓滑模樣,笑著送上一記馬屁。
見他如此,恭王不由在心中無語。
他實在是無法想象,高拱如此耿直火爆之人,被他最看中的長子竟如此諂媚。
“對了,”突然,恭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開口道:“你方才說,九弟的背後也有內閣大臣,如今看來,他能在海外有如此謀劃和勢力,身後確實有一個內閣大臣無疑了。”
“可知道九弟身後的人是誰嗎?”
“唯一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身後確實有人,要麼是徐階徐閣老,要麼是趙貞吉,趙閣老,”說著,高務觀搖了搖頭道:“不過,等到海外諸王戰爭開啟後就知道了。”
“因為內閣諸多派係中,幾乎所有人閣老都在海外諸布政使司有支持的家族。”
“一旦寧王殿下開啟諸王之戰,必然藏不住。”
“也隻有這些閣老支持的大家族不出手乾預,寧王才能暗戳戳的結交這麼多小家族,嗬,”說著,高務觀突然發笑,道:
“這就是身後有內閣大臣支持的好處了,如果內閣諸老中,有人支持諸王中的任何一個,也必然能從這些蛛絲馬跡查到寧王。”
“如此說來七弟也知曉九弟身後有內閣大臣了?”恭王朱載淳雖然是在問,但語氣篤定,說著輕笑道:“這個老七,太穩了!”
“確實很穩,安王殿下隻需要抱團中立勢力,拖延時間就好,其他的根本不用管。”
“因為他知道,七王聯合就是個消化,其餘六王注定要為寧王這條潛龍讓位的。”說著,高務觀感慨道:
“畢竟,張敬修在他身邊啊。”
聽到這話,恭王朱載淳自然知道高務觀為何突然這麼感慨了。
內閣二代之間,同樣存在著一些暗中比拚的。
畢竟修仙家族可是都要傳承下去的。
內閣諸老是虎狼之輩,他們繼承人自然也是虎狼之輩,虎狼注定了要從龍而生的。
如今,九龍奪嫡,潛龍之爭,何嘗不是他們這些從龍而生的虎狼之輩間的爭奪?
點了點頭,恭王又道:“九弟要吞並海外諸布政使司的勢力,會不會隱形我們……”
“不用擔心,寧王殿下胃口雖然大,但還吃不下這麼多東西。”
“他也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我們,還有安王府,以及嚴黨等中立勢力,願意讓出海外一部分地盤已經夠給麵子了,他要是想全吃下去,不現實的。”
“這點,想來他身後的那位內閣大臣也給他提點過。”
“不過以防萬一,我們可以與安王府通通氣,之後與寧王合作的時候也提點一二。”
“他要做這條騰淵的潛龍,我們願意給他讓路,因為他確實有這個資格。”
“可要是想把不屬於他的肉也吃了,那後果可能會是撐死自己!”
……
九龍奪嫡的本質是潛龍之爭。
如今當初那誕下的九龍,現在已經有兩條潛龍居高俯瞰一切。另外一條潛龍也即將完成蛻變,成為第三條大明仙朝的潛龍。
不過,這三條潛龍心中都明白,他們的頭上,還有兩條真正的大龍壓著。
一條是看起來勢弱,沒有裕王府強大的景王府,另一條自然是裕王府了。
早在大明仙府成立的時候,景王府世子殿下朱翊瑾就已經布局天下了。
那些官員、貧民子弟,百家學說,五行八作,修仙界,滲透到了大明諸多勢力深處。
不僅如此,景王府還有軍方的勢力!
各地軍府私兵,修仙家族之間血脈聯係,利益糾葛,人情關係脈絡,可謂是錯綜複雜。
一旦景王府動真格的,就算是嚴黨也要傷筋動骨,嚴紹庭都不一定能擋得住。
然後是裕王府,人人都知道裕王府除了借助東林士人培養的嫡係底層官場,以及軍方的勢力,各地的軍府,暗中的私兵。
可是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忽略的,當年仙府開設,景王世子跟裕王世子分彆選擇了不同陣營為班底。
景王選擇了貧民百姓,百家學派,五行八作等等學派子弟,走百姓路線。
而裕王世子朱翊鈞選擇了當時受趙貞吉提出的“聚田削宗”國策影響,日漸式微的大明皇室宗族,這股勢力更為龐大。
可以說,他們是老朱家作為除了皇族之外的一個修仙家族存在。單單是皇族這個詞的影響力,就足以讓任何人忌憚。
雖然趙貞吉的“聚田削宗”砍掉了皇室尾大不掉的麻煩,可大明步入仙朝,越發富餘之後,皇族再次恢複了往日的繁華。
換句話說,皇族再次被養了起來。
不過不再是祖宗之法明確的了,隨時可以廢除那種,養他們的也是裕王府。
可明眼人都知道,皇上沒有乾涉,確切的說,是皇上沒打算乾涉。
裕王府此舉,深諳聖意!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皇族姓朱,這大明,不論“啟思革新”如何解放思想,終究是朱家的天下,朱氏仙族必須永恒不朽!
即便有一天,朱家的肉爛了,嗯,雖然是不可能的,但意思是一樣的,那這鍋肉也必須要攬在自家的鍋裡。
隻是這些道理,不可以言說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