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淩安淡淡地笑了笑,“悠兒不必為這等小事煩憂,你送什麼母後都會喜歡的。
父皇新喪,母後此次的壽誕並不打算大辦。沒有群臣祝禱,悠兒也不必擔心送禮一事會被命婦們盯著看,隻需聊表心意即可。”
聽到太後的壽誕不會大辦時,武寧悠一點也沒感到驚訝,她早已猜到了。
因著從小到大,太後更偏愛南弦王多一點,聖上和太後之間早已有了隔閡,尤其是聖上這邊,對於太後那是積怨已久。
初登寶座之時,若不是怕留了話柄在史官的手裡,隻怕聖上都不想迎太後進慈寧宮。
而且,聖上不大辦太後的壽誕,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不想君熠有機會見太後。
彆看太後貴為後宮之首,可其實她從先皇一走後就已失了話語權。
這座宮城說到底還是君淩安說了算,太後也是要受君淩安管製的。
所以,哪怕君熠從邊關回來了,可對於太後這個養母,他亦是至今還未能好好的見上一麵,私下裡說說話。
隻在回京那日,聖上為了彰顯他們之間的兄友弟恭辦了個家宴時遠遠的對視了一眼。
若是太後的壽誕真的大辦的話,那麼壽誕那日,太後和君熠自然會有機會見上麵。
這是君淩安不願意看到的,父皇之死,母後雖沒說什麼,可君淩安總覺得她看向自己的眼神同往日有所不同,怕是知曉些什麼。
可父皇之死,他行事隱秘,父皇走時,母後亦不在寢殿之中,想來是不知情的。
君淩安的心思就這麼一直左右搖擺不定,一時覺得太後知曉了他的所做所為,一時又覺得是自己做賊心虛,才會疑東疑西。
若不是先皇剛走,太後要是再出了意外容易惹人起疑,君淩安怕是早就下手讓太後下去和先皇同聚了,也省得整日裡費心猜測和防範。
君淩安的這些想法,做為他最親密的盟友,武寧悠自是都曉得的,所以她也猜到了君淩安此次定是不會大辦壽誕,可她還有安排,這壽誕必須得大辦。
想到此,武寧悠微支起身子,柔順的黑發垂了下來,於無形中散發著一股子勾人的韻味。
“陛下,臣妾知曉,你心中有怨,這麼些年太後也的確偏心太過了。
隻是當日太後移宮一事,已然讓朝臣們對陛下有了一些閒言碎語,陛下還是太子時,外頭就一直有傳聞,陛下與太後不睦。
當日隻是移宮移得慢了一些,朝臣們就多有猜測。
若是太後的壽誕不大辦的話,隻怕又會……
陛下,臣妾知曉你擔憂得是什麼?
壽誕那日,臣妾定會太後身邊儘孝的,還請陛下暫壓心中的不快,將太後的壽誕好好的大辦一場。
隻有借此機會消了群臣們心中的疑慮,日後我們再謀劃其他的事時,才不會引來各方的矚目。”
武寧悠最後這一句,就差明著說若此次壽誕不大辦,下次太後要是出了什麼意外,那朝臣中肯定是會有些風言風語的。
君淩安一聽就懂了武寧悠的意思,他略一思索後便笑著說道:“還是悠兒思慮周全些,悠兒,你如此為朕分憂,朕該怎麼賞你才好呢?”
武寧悠嫵媚地笑了笑,“為陛下分憂乃是臣妾應儘之責,不需要賞賜的。”
“哎……賞賜還是要的,朕賞你個皇子可好?”
語畢,君淩安就已然把武寧悠又壓回了錦被之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