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夏春芝就喊兒子起來篩
“揪腦殼茶”,這是一句方言,就是眼睛一睜,剛把腦袋抬起來就向彆人敬茶的意思。
葉青枝睡得迷迷糊糊,聽到叫聲,翻身爬起來,穿好衣服,坐在書桌前,華傑要她先出房門,葉青枝心裡覺得不好意思,示意華傑先出房門,她才牽著華傑的衣襟角出得房門,洗了口臉,端著茶盤,盤子中間放著一摞小茶碗,數了數,有八個,華傑提著開水瓶,倒茶客人喝,第一碗茶是敬父母親,二老接了茶,一個人從荷包內搜出三百元錢放在茶盤內麵,葉青枝想到昨晚
“逮豬子尾巴”的情景,心裡暗暗好笑,然後給舅舅、舅媽敬茶,他們一人給了一百元錢,順便交待一下,在華家大灣,結婚趕的人錢是要上禮單的,這就是說,這些人錢以後彆人家做大事,是要還給人家的;丟的茶錢呢,是不上禮單的,丟多丟少,全憑個人的出手。
當然,也有一些家裡舉行婚禮,在丟茶錢時鬨出了笑話的,例如有一家兒子結婚,姑爺家很發財,趕了十塊大洋的人錢;舅爺家很窮,趕了二十塊大洋的人錢,這一下引起了親戚六眷的評論:越有的越奸,越窮的越要麵子,發財姑爺沒有窮舅爺趕的錢多!
於是,姑爺的心中憤憤的,
“哼,在我的麵前裝富,趕的人錢超過了老子……,出老子的洋相?”待到喝揪腦殼茶時,姑爺當著眾人的麵給了三十塊大洋,舅爺實在拿不出來,給了五塊大洋,沒有喝一口茶就起身回家了!
至於舅爺、舅媽、還有舅表兄,當時是怎麼想的,回家後如何奮鬥?這是後話。
當然華傑的姑爺、舅爺在事先就商量好了的,都是丟的一百元錢,姨媽、表兄、表姐、叔伯的姐夫等等二十幾個親戚的茶都敬了,夏春芝安排兒子、媳婦到自己家門裡去敬茶,華傑說:“媽——,我們這樣去敬茶,純粹地是要彆人給錢,像討米的,難為情呢,就不去吧?”夏春芝說:“兒啊,結婚是一生的大事,這是老規矩呢,你們要去敬茶呢!如果不去敬茶,彆人還說你們瞧不起人家呢?他們多時就跟我說了的,‘聽說你的兒媳婦是書記,人又長得特彆漂亮,曉得瞧不瞧得起我們啦?到時候隻怕想她的一口茶都想不到啊!’所以呀,你們一定要去敬茶哩。”葉青枝端著茶盤、茶碗,不知道往哪一家走,華傑想了一下,便在前麵走,葉青枝在後麵隨,
“爺爺請喝茶!”葉青枝跟著叫,
“爺爺請喝茶!”老爺爺喜得合不攏嘴,喝了茶,慌忙搜錢,華傑說:“我怎麼會要您老的錢呢!”
“這就不好意思了!”老爺爺像欠了一大筆債似的嗒著嘴,望著葉青枝他們一家一家敬茶去了,回想著自己往日也是這樣年輕、這樣瀟灑,也是這樣敬茶,哪裡知道,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白喝孫兒們的喜茶了,唉,時光好過啊!
華傑和葉青枝篩揪腦殼茶,
“伯伯喝茶”、
“哥哥喝茶”……,有一些明明應該喊嫂嫂喝茶的,她硬要葉青枝喊
“伢的伯伯喝茶”,葉青枝想,剛結婚,曉得還生不生小孩子呢,就要我提前做媽媽了,人啊就是這個樣,把生兒育女當成結婚的頭等任務!
沒得辦法,你不喊,她不接茶碗,隻有硬著頭皮喊。象拜年的,敬了二十六家,回到房裡數了一下,竟收了四千八百元錢,在農村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數字,華傑要葉青枝把錢拿著,葉青枝不要,華傑把錢交給了老媽,夏春芝把錢塞給葉青枝,說:“這是你們的喜氣錢,該你拿著。”葉青枝說:“媽,這都是人錢,都是要還的,還是您拿著好。因為我們一多半時間不在家裡,所有的人錢都是該您還的,還是您拿著好!”夏春芝見兒媳婦說得這樣肯切,就不好推辭,便把四千八百元錢收下了。
葉青枝又縮回了房裡,雖然在親戚、自家裡敬了茶,和人們進行了麵對麵的接觸,彆人都認識她,她認識的人不是很多,這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在心裡不好意思,覺得和華傑倆個人做的事見不得人似的,因此就躲在房裡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