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為了預防眼瞼鬆弛,在腫物切除後又給病人做了眼瞼縮短術。”【】
希爾斯知道這裡是關鍵點,某位喜歡挑刺的家夥肯定不會放過這個瑕疵,所以自己率先挑明道:“因為下眼瞼有兩處傷口,所以術後水腫比較嚴重。但手術中的縫合沒有出現紕漏,術後第五天,水腫就開始慢慢消退,傷口恢複得很好。”
相比起來,上眼瞼的提拉術要簡單些。
說是提拉,其實就是去掉一小塊皮膚,然後再做縫合。【6】
這是一種無視病因,直接從根本上解決症狀的做法,也就是所說的治標不治本。但就算到了現代,對於先天性的上眼瞼下垂也隻能做類似的矯正手術。
當然,“標”與“本”並不是完全二元對立的兩個東西。
比起19世紀的,現代對先天性上眼瞼下垂已經有了更好的認識。一般認為,先天性上眼瞼下垂是因為提上瞼肌發育異常,造成肌肉纖維化和脂肪浸潤。【7】
現代醫學依然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治本,但卻能在治標的基礎上向“本”不斷靠近。
科裡戈教授的簡單切皮縫合並沒有作用到發育異常的提上瞼肌,術後會有複發或者上眼瞼外翻的可能。現代的提上瞼肌縮短術則不會這樣,在電凝和新型絲線的幫助下,可以做到根治。
單是一個眼睛就切了三刀,手術本身的操作難度不高,但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卻很不容易。
“術後病人的傷口確實長得不太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希爾斯承認這一點,但在他和其他同僚看來,這都是很難避免的。如果隻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否認一台手術的優點就顯得很刻薄:“這種複雜眼部手術也算為奧地利整形外科開創了先河。”
說完,他收拾了手裡的報告內容,看了眼主持人:“我的彙報完了。”
“好,確實是一台優秀的眼部手術,在我印象裡好像還沒有人將兩處畸形放在同台進行處理。”主持人也肯定了手術的優點,“接下去是提問環節......”
從伊格納茨的碎石術開始,提問明顯增多,希爾斯的這台手術也收到了不少好問題。
有問縫合方法的,有問下眼瞼縮短的角度和長度,有問切口長度的,還有問上眼瞼皮膚具體切割麵積的。希爾斯儘可能做了回答,但有些問得實在太細了,科裡戈也沒有寫明數據。
“能說的我都說了。”
希爾斯甩了甩手裡的報告紙,笑著說道,“我算是把教授寫的所有東西都告訴了你們,其中大部分是手術時的經驗,隻代表了他個人的意見。”
“我們懂,問了也隻是做個參考而已。”
希爾斯點點頭。
如果就此收拾完東西下台走人,他這場外科學院手術報告處子秀到這裡也算是圓滿落幕。
但可惜的是,還算平順的過程給他捏造了一個手術足夠完美的錯覺。再加上前些日子的不順心,希爾斯一時間沒忍住自己小小的自尊心,點了卡維的名字。
“卡維醫生之前一直都挺活躍的,現在談到科裡戈教授的眼部整形術就沒什麼想問的麼?”
希爾斯略顯挑釁的口吻,很快就引來了台下不少人的目光。大家都在同一座城市,也都是一個圈子裡的醫生,希爾斯突然跳槽的消息肯定已經傳到了所有人的耳朵裡。
現在再看看伊格納茨身邊坐著的卡維,離職換單位的原因呼之欲出。
卡維不想讓他難堪,所以從始至終都沒有開口,反正能搞事的機會多的是,沒必要和希爾斯鬨僵。而且他對整形外科也不是很熟悉,想法很多,真正實操的機會卻很少,所以也不敢亂說話。
“希爾斯老師謬讚了,我對整形外科知之甚少,實在不知道該問些什麼。”
卡維借著事實放低了姿態,希望快進到下一場。下一場是兩台失敗的剖宮產,正是他的主場。
但希爾斯並不想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卡維醫生善於做止血和子宮縫合,或許對精細化的整形縫合不太了解,這很正常。隻是閒聊而已,如果有不懂的或者不了解的,我也可以替科裡戈教授回答你。”
這簡直就是市立總醫院的內鬥。
其他醫院的醫生就當休息,做主持的那位也知道攔不住,索性跟著一起看戲。
這時候除了伊格納茨沒人能勸住希爾斯,隻是當他剛要開口的時候,卡維先一步開了口:“那我就隨便問一個,如果問得不好,請希爾斯老師一定要見諒。”
“請講。”
“我第一個問題是下眼瞼腫物切除術的切口。”
“切口有什麼問題?”
“腫物是類圓形吧?”
“對。”
“那科裡戈教授為什麼做橫切口?”
“這樣就能在術後儘量隱藏掉下眼瞼的手術切口,看上去更美觀。”
“這樣......”卡維點點頭,又問道,“那為什麼又做了下眼瞼縮短術?”
“你沒聽剛才的彙報麼?是為了防止複發。”
“哦,那下眼瞼縮減術用的是什麼切口?”
“當然是縱切口,需要切掉一部分下眼瞼做眼瞼縮短。”
“那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在腫物切除術中做縱行切口,順便把眼瞼縮短一起做了?”卡維問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能想到的問題,“減少切口數量不僅降低了術後的水腫,還能減少對眼瞼的傷害”【8】(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