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來英法就要自由許多,人人都在尋找創新,人人都在想方設法地改變現狀。在根本沒有醫學統計學的現在,隻要有少量樣本的成功就能說服許多人做嘗試。
這種嘗試又在變相增加樣本量,最終形成大樣本數據,靠著正循環得出結論。
隻要卡維給的是正確答案,結果必然是能成功的。
而在保守的奧地利,皇室在保守,貴族在保守,就連大部分科學家也在保守。他們在一開始就打斷了這種循環,最後當然不會有任何結果。
卡維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眼睛看著台上的伊格納茨,腦子裡想的卻是自己的事:難道要離開奧地利?
......不急。
想了片刻他還是否掉了這個想法。
現在自己身邊有伊格納茨、拉斯洛和莫拉索,身處歐洲規模最大的醫療中心,很快就要走進歐洲最古老的大學就讀,沒必要浪費積累下的這些資源。
而且英法畢竟是國外,在本國生活肯定比國外要輕鬆舒服些,不會受到歧視。
至於傳播醫療技術和展現自身實力,對於懂英語的卡維來說,其實還有另一條路。
......
伊格納茨的闌尾手術過程沒什麼好多聊的,無非就是三步:切開肚子,找到闌尾切掉,關上肚子。
對於闌尾手術,成功與否一直就是個無法靠人力改變的幾率問題,甚至於伊格納茨也是這麼認為的:“這次手術能成功,除了施密特神父足夠虔誠之外,還得謝謝卡維,是他一直在反複勸說我,讓我再仔細找找,最終成就了這次手術。”
問題的焦點被集中在了手術之後。
“聽說闌尾裡有蛔蟲?”
“確實是一條非常粗壯的蛔蟲,末端也出現了癌變,這證明施密特神父的體液非常紊亂。”伊格納茨說道,“因為切口太長,神父的恢複時間要稍稍長一些。等徹底恢複後,我會讓法托拉德醫生過來給他好好看看。”
“如此長的闌尾,切口也很長吧?”
“17厘米。”伊格納茨說道。
“什麼?那麼長?”
“這可比剖宮產的切口還大,神父不要緊吧?”
“卡維的術後護理非常到位,切口也長得不錯,並沒有潰爛的跡象。”
伊格納茨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安排手術名單,從鼻整形+下頜骨切除開始,手術的切口是一條比一條長。但事實證明,隻要隔絕瘴氣的消毒做到位,切口就能長好。
其實在伊格納茨的眼裡,李斯特和卡維的這種辦法很奇怪,讓原本乾淨利落的外科手術變成了女傭擦灰的家務活。
但作為老師,又是卡維新術式的直接受益人,伊格納茨也忍不住幫忙營銷了一波:
“諸位,如果卡維新到手的男爵頭銜有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話,我頭上這個男爵應該就沒什麼異議了吧。我在此不得不幫他再說幾句,不是出於師徒關係,而是簡單的外科醫生身份。
我懇請諸位嘗試一下李斯特先生的石炭酸,或者是高濃度酒精。在術前做簡單的空氣噴灑和皮膚擦拭,術後根據切口滲出多寡換用乾淨的紗布繃帶,不出三個月,你們就能看出其中的變化。
如果你們不願自己做,完全可以讓助手幫著做嘛,畢竟外科醫生的醫術還是體現在了手速和死亡率上!”
就當眾人以為伊格納茨是在為自己學生搖旗呐喊的時候,沒想到他含笑說出的最後一句話才是真正的殺招。
全奧地利外科醫生手術的速度誰最快?
當然是他伊格納茨!
多項手術速度記錄的保持者,可不隻是說說而已。
死亡率誰最低?
還是他伊格納茨!
放眼全歐洲,能把死亡率穩定在40%左右的外科醫生也沒多少人。
“老克恩!你彆太得意!彆忘了,你的學生現在已經主刀了兩台大手術,死亡率是0!”
不知是誰不合時宜地吆喝了一句,敲醒了伊格納茨還在熟睡的美夢:“學生超過老師不是很正常嘛,再說了才區區兩台手術而已。我現在也學會了他的消毒方法,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正相反,需要擔心的不該是你們麼?”
“???”
“你們手裡的死亡率已經夠高了,要是還硬挺著,到時候數據難看了可彆怪彆人!”
卡維的消毒理論和男爵證明就已經轟炸了一波,現在伊格納茨又毫不留情地嘲諷了他們的手術能力,師徒兩人這種不在同一頻道上的合作倒是機緣巧合地將了不少人的軍。
至於有多少人肯去嘗試,那就隻有天主才知道了。
“例會最後的壓台手術,正是剛才彙報剖宮產的卡維......卡維醫生。”
那張男爵證明在主持人腦內的衝擊並沒有立刻消退,介紹時免不了停頓了半拍。他深吸了口氣,及時調整了心情,說道:“這是一台真正意義上的臨場搶救,比起戰地醫院更高效,在城市醫療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個例......”
話還沒說完,卡維就徑直走了上去:“特克斯醫生,不用浪費時間介紹了,還是我自己說吧。”
在他眼裡,李本這台急救止血手術沒有多少細節可講,因為理論就是結紮血管,縫合肌肉和表皮,誰都懂,真正有用的全是臨場經驗。
這東西他不知道該怎麼說,經過剛才的事兒,也壓根沒想好好說。
“傷員李本,剛才已經說過了,調戲那位姑娘後不幸身中四刀,失血過多。當我進屋後,發現他左腿、左前臂、左頸部都有切口,考慮到危重程度,我優先處理了頸部切口,然後是腿部,最後是手臂。
血管我做了統一縫合,然後是肌肉,最後是皮膚......”
卡維頓了頓,看著自己帶上講台的兩張白紙,搖搖頭:“......我說完了,有什麼問題就問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