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很多音樂家們曾見證過周洋的神奇。
一首首驚豔的曲子,殿堂級的旋律,仿佛不要錢一般在他們耳畔回蕩。
震驚、不可思議、瘋狂、顛覆世界觀、激動……
這些都是他們曾經的情緒,也夾雜著一絲絲的歎息和嫉妒。
後來,他們習慣了。
他們開始認為這就是所謂的“天才”,他們眼中的“絕對天賦”
【華夏沒有創作型的殿堂級音樂家】。
【華夏的音樂家隻會進行演奏,至多是一個不錯的演奏家,永遠都創作不出來殿堂級的音樂,更沒有音樂大師。】
這句話曾經很悲哀,有人說過,雖然很多人極力反駁,但最終反駁的聲音越來越少,好似間接性地承認。
東方自然有了不起的音樂,但在國際上,卻並不推崇這些人……
國際上的音樂、孩子們學的音樂大部分都是西洋樂器,甚至曆史上課本裡那些音樂家,也大多數都是“西方人”。
這種積累經過幾個世界的沉澱,本身便是一種資本,就如同“英語”是華夏中小學生的“主科”“國際接軌的必要渠道一樣”。
他們想比,怎麼比?
而且……
真正殿堂級的音樂,不說東方就算西方那些“大師”們,也無法創作出來。
畢竟,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了。
那一天……
他們在見到周洋以後,他們看到頭頂上的烏雲似乎正減少,仿佛透露著一股曙光……
這道曙光讓他們願意幫助這個才華驚人的年輕人,幫著他完善著那並不算完全的音樂,並期待著未來的那一絲“可能性”。
《回家》薩克斯曲,他們也曾參與過,當完整版《回家》薩克斯曲吹響的時候,所有人都感覺到了興奮和與有榮焉。
音樂廳內,越來越多的人過來了,這其中有很多重量級的人物。
有些是因為安家的關係、有些是見識了周洋的種種神奇而過來,有些則是被邀請過來……
這一刻的他們,已經不再去想什麼不現實、不科學了,他們隻知道周洋需要他們的幫助,有了他們的一同幫助,周洋才能更好地創作出“作品”。
《基因大時代》
“中式婚禮需要嗩呐這件樂器,它嘹亮、喜慶、並且能貫穿人的一生……”
“西式婚禮,確實大、中、小提琴會比較好一些……”
“《婚禮進行曲》,應該是西式婚禮的交響樂,所以這些樂器我覺得很重要……”
“……”
“婚禮,是每一個人一輩子的大事,它的主題應該是神聖、聖潔、充滿著讓人向往與純潔,當然還要莊嚴,管風琴確實是必備的,管風氣是氣鳴樂器之王,是最宏偉的樂器,它可以作為主調……”
“C大調、44拍、第一主題,我個人建議從輝煌的號角開始,引出熱烈而又隆重的旋律……第主題仍保持熱烈的氣氛,但要突出甜蜜與柔美、以及幸福感,最終再呈現這個主題……”
“……”
周洋聽著一陣陣的議論聲,看著這些大師們臉上表情凝重地建議著《婚禮進行曲》的主基調,與大致上適用的樂器。
周洋隻是寫了一段並不算長的譜子,但這些大師們卻能從這些譜子裡,推斷出很多東西,並且一起跟周洋聊起了“交響樂”。
周洋下意識地點點頭,心中自然是讚歎,特彆是當管風琴大師徐瑞明輕輕地彈奏著《婚禮進行曲》那莊嚴的基調以後,他整個人都沉浸在《婚禮進行曲》當中無法自拔。
事實上……
周洋寫的譜子很有限,仍舊殘缺版的。
《婚禮進行曲》是一首非常常見的婚禮音樂,周洋每一次參加婚禮,那些婚慶公司搞各種活動都會用《婚禮進行曲》。每次聽“當當當”的聲音,就如同那首《致愛麗絲》曲子一樣,聽得耳朵都快長繭了。
周洋很認真地查過這個世界的“婚禮曲”,這個世界的婚禮曲是瓦格裡那的《仲夏浪漫夜》。
跟原先世界的《婚禮進行曲》比起來,隻能說雙方各有千秋,但《仲夏浪漫夜》給周洋的感覺就是多了浪漫的感覺,少了幾分神聖和莊嚴感。
周洋寫不出完整的譜子,但寫得完整度卻比之前的那些曲子要稍微高一些……
看完譜子以後,很多華夏的音樂家敏銳地意識到這又是一首不輸於《回家》薩克斯曲的音樂!
“嗯,老師們,我們要不先試著演奏第一段?”
“好,稍等!我們先把各自的譜子先寫出來,寫出來以後,你再看看這個譜子,看是否合適,我們再修改……”
“嗯,好。”
…………………………
這個世界很荒唐。
同時也很莫名其妙。
時間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至少喬治等了好幾個小時,除了議論和商討以外,他壓根得不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舞台邊上,時不時響起一陣陣雜亂的音調,偶爾夾雜著一些互相探討。
喬治看著周洋,所有人都圍著周洋,燈光下,他已經變成了核心人物。
很快就到了午夜,他開始有些瞌睡。
他看到韓燕滿臉複雜地從舞台上走了下來,目光呆滯,仿佛極受打擊一樣,童孔帶著灰白,已沒了之前的色彩和神態。
喬治詢問韓燕到底怎麼了,但韓燕隻是搖搖頭,卻並不作答,隻是在父母的陪同下,默默地朝著音樂廳外麵走去。
喬治也跟了過去。
等坐上車以後,韓燕拿起電話,給老師佩拉西亞打了一個電話。
“佩拉西亞老師,你能來華夏嗎?”
“……”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也許,上帝是非常偏心的……”
“……”
電話裡,韓燕說了很多話。
說得有些語無倫次,不說電話那頭佩拉西亞聽得莫名其妙,就連旁邊的喬治也聽得茫然。
這一刻的韓燕自信心已經完全不見了,打完電話以後,開始不斷地在自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