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靖安龍城。
這座位於天子腳下的繁華神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處處彰顯著盛世氣象。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李夜初麵容俊秀,身著一襲墨玉色長袍,臉上洋溢自信道:“今日,李某必將人前顯聖!”
在他身後,一名家仆亦步亦趨地跟在身邊,他總感覺自家公子最近有些瓜兮兮的。
大抵是癲了。
來到城內久負盛名的笑仙樓,李夜初將袍腳往上翻,抬起腳跨過門檻。
樓中,
有一約莫五十來歲的老者,正繪聲繪色的向人們講述著某段故事。
大夥兒都被他述說的情節所吸引,露出心馳神往的表情。
“天祝四十一年,那時大明才剛剛建國,軍隊數量遠不如雄踞九州百年之久的大楚王朝,隻能固守覆海關以北的區域。”
“大楚皇帝見此自然不願養虎為患,於是派出五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明一暗征伐大明。”
說到這裡,這名老者裝模作樣地咳了幾聲。
旁邊正聽起興的男子會意後,連忙遞給他一碗酒水。
老者抬手接過一飲而儘,抿了抿嘴繼續朗聲道:
“麵對這場戰事,明帝將境內全部軍隊交於大將軍雲起前去阻擋大楚主力,卻不曾想側翼的虎嘯關遭遇奇襲......
在這危急存亡之際,明帝女兒瑤光公主站了出來,她向明帝請命前往虎嘯關抗擊大楚軍隊!”
“瑤光公主僅用一句‘事有所成,身死不顧’便說動了明帝。”
眾人聞言,紛紛露出不可思議的眼神。
事有所成,身死不顧!
一個女子,竟有如此大的魄力?
“在那之後,瑤光公主召集數萬女子組成一支娘子軍,在明帝親自擂鼓助威下出征虎嘯關。這支娘子軍堅守虎嘯關將近一個月,英勇戰至最後一刻,直到全軍覆沒。”
“最終,大明軍隊艱難取勝。明帝將虎嘯關改名鳳守關,用來祭奠這支具有傳奇意義的軍隊,這個名字也因此沿用到今天。”
說到這裡,老者不由得一頓歎息。
河山萬裡誓與君同守!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就是大明女子的風骨。
“沒想到這鳳守關的由來還有這般故事。”
眾人陷入一陣沉默,有的人聽得眼角泛紅,也有人聽後一陣唏噓。
“真是巾幗不讓須眉!李某今後要將瑤光公主奉為追趕目標。”
李夜初心生仰慕,由衷歎道。
話音落下,無數人循聲看了過來,當發現出聲之人是李夜初後。
眾人立馬麵露譏諷,仿佛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來,就是對瑤光公主的褻瀆一樣。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李公子,不在床上躺著,怎麼有閒心出來逛?”
“對啊,李公子今日穿得如此單薄,不怕著涼嗎?”眾人打趣道。
“李夜初,你一個懦夫怎敢妄想比肩瑤光公主?”
某個位置上坐著一個袒胸露乳的魁梧大漢,麵色不善地看著李夜初,眼中充滿戲謔:“若是再敢胡說八道,我韓久便把你的頭給擰下來。”
此話一出,樓內眾人皆是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李夜初是何人?
三大武館之一臨道武館的少館主,同時也是皇城裡出了名的病秧子。
自幼年遭遇一場大病後,體虛羸弱,常年臥病在床。
作為武館少館主,彆說練武,就是站起來走路都不太穩。
而韓久卻是一名實打實二品武夫,實力在二品境中雖然不算強,但那也是對比其他武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