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媛簡直是難以置信,都這種時候了,徐芳薔竟然還想用蘇婉去威脅霍旅長,是擔心徐家垮的還不夠快嗎?
簡直是蠢的無可救藥。
她猛地甩開徐芳薔的手,聲音嘶啞而冰冷,帶著最後一絲耐心耗儘的厭棄,“閉嘴!你還嫌不夠亂嗎?滾回家去待著,彆再出來添亂了!”
徐芳薔被吼得一懵,本來他們家被二堂姐牽連就已經夠憋屈的了,泛著泛紅的眼眶,衝著徐麗媛的背影怒斥道:“要不是二堂姐看上其他女人的男人,做出那些齷齪卑鄙的事情,我們家會被你們家害成這樣嗎?”
“你有什麼資格衝我吼?早乾嘛去了?”
在人來人往的街道,徐芳薔跺著腳罵完,就打算去找陳守辰。
要將這一個月發生的事情和內心的委屈、難受和惶恐都跟他好好傾訴一下。
——
蘇婉回到學校之後,就馬不停蹄的趕往教室上學校從大學聘請來的外教老師的外語課。
一中報名的人數參賽的人數也是最多的,水準也相對較高,一共有十五名。
都是來自出生家庭條件良好,父母雙方受教育程度高,在社會上有著一定的地位。
有的甚至都是大學博導的孩子。
課堂上基本人手一本《新英漢詞典》和一台小型的錄音機,將外教老師在課堂上的演講錄下來,回去後跟著練習糾正口語發音。
隻有蘇婉一個人來自農村,從頭到尾就隻帶著紙筆。
“她一個農村來的,什麼學習工具都沒有,能行嗎?彆白白的浪費了這一個名額。”
“聽說每個賽區隻選取前十名進入複賽。”
前來找老師補課的學生,路過窗外,小聲的嘀咕了一句。
這場由北清高校和教育局聯手舉辦的全國高校外語翻譯競賽一經新華社登報發出就受到了全國各界廣泛關注。
也正符合我國推廣學習外語的國情。
屆時會有新華社以及好幾家主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取得決賽第一名的人還能上電視台接受采訪。
自然現在競爭壓力十分的大,各高校之間也是鉚足了勁兒,去爭搶那複賽的十個名額。
蘇婉眸光堅韌的握著筆,溫婉恬靜的臉上隻寫著幾個字,她一定要進入決賽!
十一月中旬全國高校外語大賽初賽開始,各校前來參賽的足有一百二十個人。
比賽形式筆試,可攜帶《英漢詞典》進入考場。
考試內容分為英漢互譯,占考試百分之六十的分數,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就是外語寫作。
隻有進入複賽了才會有口語演講環節。
蘇婉進入考場,拿到試卷,唇角幾不可察地微微揚起一個極小的弧度,也不枉她在現代參加了那麼多場競賽,再加上這個年代的特殊性。
她也算是摸到了一點兒出題門路。
英漢互譯的題材大多選自近期《北平周報》、《華國建設》等外宣刊物的社論以及新聞報道片段。
作文則是圍繞華國改革開放的成就。
這對外語的功底、詞彙量以及當今國內實事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其他考生眉頭緊鎖,咬著筆杆子,“唰唰”的翻著《英漢詞典》的時候。
蘇婉從容不迫的將所有題目都審閱了一遍兒之後,就氣定神閒,眸光明亮專注的拿起鋼筆“沙沙”的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