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彆墅區的運動場周邊,這一到晚上的時候,就顯得特彆熱鬨。
大家下班回來,吃過飯之後,就過來散步,或者鍛煉。
像是在籃球場上麵,平常就有不少人在打球,一群中年男人,以及年輕人,都有。
大家也不講究什麼戰術之類的,至於說換上什麼的,誰累了,就自己下去。
陳懷慶此時並沒有在籃球場上麵揮汗如雨,而是在網球場上麵。
網球此時在國內還並不算是什麼太火的運動,打的人比較的少。
不像是乒乓球或者羽毛球,有那麼多的受眾。
主要,網球場的場地,得要給圍起來,不然的話,這球都不知道給打到哪裡去了。
彆墅區有三塊網球場,都用鐵絲網給圍了起來的。
另外,還有專門撿球的球童。
應該說,是顧的彆墅區業主家的小孩來撿球,按小時給錢的。
聽宋琦說,最開始的時候,大家本來也自己撿球的。
可是有人嫌撿球麻煩,就叫自己孩子來撿,孩子自然就不願意了。
不願意?
那就給錢!
一個小時十塊。
如此的話,孩子是歡天喜地的跑來撿球了。
然後有聰明的小孩,就是去問其他球場上的,要不要球童。
如此這就有專門的球童了。
對於住在彆墅區的人來講,十塊百塊的,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
反而孩子靠著自己的勞動掙錢,這點是大家願意看到的。
之前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也有聊到說,如何培養孩子的問題。
陳懷慶輸了三球,下場。
坐到場邊,陳懷慶拿起水咕咕的喝了一口,拿起自己包上的毛巾是給擦拭了一番汗水。
陳懷慶:“老金這網球打得是真的不錯。”
“老金這家夥,挺是喜歡打網球的。他還讚助了,渝州中學生網球賽。”
在渝州,有一個渝州中學生體育聯賽,比賽項目當中很多,包括乒乓球、籃球、足球、羽毛球、網球以及田徑等等。
整個比賽分為兩個組彆,初中組和高中組。
至於說小學生,是沒他們的比賽。
整個比賽是整個渝州全部中學都參加的,學生代表學校出戰。
比賽時間跨度上麵也相當的長,從國慶之後第一個周六開始到第二年的五月份結束。
反正,這就是一個賽季。
剛好也是和學生的一個學年相對應。
高三不參加比賽,高三的學生在高三期間,得要備考。
苦逼的高三黨,周末兩天得要上一天半的課。
要知道,整個渝州的中學,其他年級在周六和周日,是不上課的。
當然了,周一到周五的時候,學校晚上也晚自習什麼的。
但是,晚自習最多到晚上九點半。
學生得要在晚上十點半關燈睡覺,這一點是要求死了的。
那所學校沒有遵守,直接免校長。
渝州正在推行教育改革實驗,要搞素質教育,麵向21世紀培養人才。
當然了,這背後,自然是少不了陳懷慶的鼓動。
周一到周五,讓學生該是好好上課就好好上課,周末的時候,該是休息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