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對她不再是單一的尊敬,她覺得,她就是一尊神。隻有神才做得出這樣無畏的犧牲。這樣的愛,配得上感天動地了。她所具有的氣魄和胸襟,大概也隻有厚重,卻大氣磅礴的黃土高原兒女,才敢有這樣的擔當吧!
至此,她似乎有點明白,大度和寬容,灑脫和放下,付出與幫助,是生活在這方山水的人的共性。或許,還有更多,她昨天跟大夥兒,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初次見麵,大家就如此熱情。他們深浸進骨子裡的暖心,讓他們對待每件事都是那麼認真。他們不會像城裡人那樣冷眼旁觀,冷漠無情。她的確後悔跟他們相見太晚了,白白浪費掉六年的青春。從村民們的日常行為再聯想到巧珍加林,她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大概,也隻有黃土高原養育的兒女,才會具備這種無私和高尚。
昨天晚上,她那樣的引誘加林,加林都能克製住心魔,要為自己保留一份完整的人生,她就已經感動到無以複加了;今天麵對巧珍,明明是一個被傷害到悲痛欲絕,九死一生才緩過來的人,卻要將妹妹硬塞給傷害過自己的人。他們的行為刷新了她的認知。黃亞萍突然間慚愧得無地自容起來,她突然發覺,自己在他們麵前,是多麼的渺小。她承認,即使是現在,在對待感情方麵,她依然是自私的。趕緊把話題往彆的方麵扯:
“姐姐,你給我唱一遍你唱給加林的歌吧!”
巧珍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但還是潤了潤嗓,用她好聽的歌喉輕輕唱了起來:
上河裡的鴨子下河裡鵝
一對對毛眼眼望哥哥
煮了那個錢錢喲下了那個米
大路上摟柴瞭一瞭你
清水水玻璃隔著窗子照
滿口口白牙牙對著哥哥笑
雙扇扇的門來喲單扇扇開
叫一聲哥哥喲你快回來
……
兩個多情的女人都泣不成聲。她們緊緊抱在一起,任淚水洗刷著心中的悲痛。她們都有了歸宿,可是她們都失去了真正的愛情。如果生命能重新給她們一次選擇的機會,她們一定不會放手。即使死纏爛打,也一定要牢牢地抓在手裡。
黃亞萍帶來的這場傳奇著實讓高家村人興奮了好多天。田間地頭,村口鹼畔,山野溝壑,崖畔山梁,凡是能兩個人碰上的地方,都在談論著高加林的城裡女友。這個和氣而平易近人的城裡姑娘徹底征服了高家村村民。就連巧英,巧珍的大姐,她雖然沒有親自去跟她說過話,唱過信天遊調子,但似乎也在心裡恨不起來她。她的心裡也實在困惑,一個城裡女子,而且馬上就要離開這裡了,怎麼會喜歡上信天遊歌謠。信天遊是陝北人的靈魂,喜愛信天遊的人,理應得到陝北人的尊敬。在她離開了以後,巧英也會偶爾跟大夥兒談論起她。也由衷地對她表示出敬意。
當然,除了她的人好之外,人們談論的另一個主題,自然是亞萍送給加林的那些家具。這些嶄嶄新的家具,無不讓莊稼人們露出羨慕嫉妒的驚訝表情。他們忙完地裡的活,有的,來不及吃飯,就要跑到加林家來欣賞這些城裡家具。
在這個時期,農村人所用的家具,都是本地土木匠打造出來的箱箱櫃櫃,主打的是一個結實、耐用,他們哪裡見過這樣的新式家具。就連“大能人”高明樓、“二能人”劉立本家,也用不起這樣新潮的家具。他們問了加林,聽加林說,亞萍說的,她們家的家具都是從省城運輸過來的,難怪。
更讓他們驚異的是,還有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這可是稀罕物,隻可惜他們村還來不及通電,不過快了,聽說明年就可以接上了,公社已經在計劃這件事。否則,他們現在已能看上電視了。
一連幾天,人們都沉浸在喜悅中,比哪家娶了新媳婦還要興奮。
高興在所難免,可農村人的活路,還是跟土地打交道。新鮮感過了,還是要儘早回歸生活軌跡。
臨近冬天的回春季節,樹木和小草都有些複蘇跡象,有的甚至開出了花朵。這時候的農人們,反倒無所事事起來,這是一個難得的清閒季節。
當然,勤勞的農民不會因此而圪蹴在家裡享清福。
“包乾到戶”了,對於一輩子依靠土地生活的農民而言,任何時候,心思都是圍繞土地展開去,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維護土地,就是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線。何況現在土地下戶,不再是集體的了。
農民們有很多維護土地的辦法,譬如,辦冬地,在大雪來臨前先深耕一遍,等待一場雪水的澆灌,把翻耕出來的凝固的土塊融化成細致柔軟的砂土,利於種子的萌芽和生長;壘地坎,將地界線的土塊壘高,防止夏天山洪爆發,泥土流失,有條件的,甚至會搬來石頭加固;挖土塄坎,將上麵的雜草根須清除,來年,不會妨礙莊稼生長……,當然,類似的方法很多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現在來說說漚糞。以前的集體糞池作廢了,現在,分到土地的農人們,需要在自家土地的塄坎邊角重新挖糞池,根據地塊大小而定,剛剛好最為合適。
分工也很明確,以一個家庭為單位,糞池挖好了,負責放牧的老漢拾糞,跟在驢子、和耕牛屁股後麵,一旦它們拉下糞便,急忙地拾掇到籮筐裡。荒地裡,漫山遍野都是吃草的牛羊。也可以到荒地裡去撿拾糞便。籮筐拾滿,擔回來,倒進自家糞池。年輕人,負責從自家茅廁往糞池運輸糞便,以及從大馬河川道裡往糞池擔水,預備來年春種的時候用肥方便。
農民珍愛土地的情感實在是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這段時間,本來按部就班的生活無有什麼波瀾,卻在放牧老漢們身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他們去撿拾糞便,撿到了外村的地盤上。想想,莊稼人的根本,誰不把糞便視為珍寶,驢糞,牛糞,羊糞,狗糞,甚至是貓糞,隻要能湊一份子,都往籮筐裡撿拾。可是一旦撿拾到了外村的地界,人家不乾了,事情反映到公社,這讓高家村書記高明樓很難做人。
本來,高家村比彆的村子早分地到戶,就已經讓外村的很多村民眼紅嫉妒,現在,高家村人又到他們地盤上去爭搶牲畜糞蛋,他們哪咽不下這口氣,即使自己不撿拾,也不讓彆人撿拾。現在,人贓俱獲,越發地得理不讓人,一定要高家村人把以前撿拾他們的糞便運回來還給他們,找茬的意圖明顯,也就不怕把事情往大了鬨去。當然,主要的矛頭不可避免的指向高家村書記高明樓。
都說眾怒難犯,外村農民的意圖很明顯,高家村書記要帶領自己村提前發家致富,明顯就是壓彆村一頭,且不說他們成功與否,源頭上就不該讓他們狂過頭。槍打出林鳥,他們不將這樣的難題找上他們的書記還等什麼?
現在,高家村人的越界行為,讓外村人捏住把柄,於是就得理不饒人,一定要公社給他們個說法。
高家村人捅下的這個簍子責任全在他高明樓,連趙書記也幫不了他。本來,高家村分地到戶的大膽做法,並非是在政策規定範圍內的亦步亦趨,原則上就不合規。是趙書記體諒高明樓,願意以他們做為試點,如果能達到預期的收入,農民們也願意以這樣的方式把日子過紅火,還能為國家建設儘一份力,這也是一件善終的事。可是現在,才剛開了個頭,就出現這樣的事。難腸哩!
趙書記也是焦頭爛額。一邊,不能打消高家村人的積極性;一邊,要安撫外村村民,怎樣把這件事情美滿化解,平息下去,他實在理不清頭緒,還要防止農民與農民之間一個意外,引發戰爭。現在,就連殺伐果斷的趙書記似乎也是愛莫能助了。
但是,迫在眉睫的事,不留給他思考的餘地,容不得他有絲毫猶豫。他馬上打了派出所電話,安排出警,一定要及時把事件壓製下來。如果鬨大,不僅丟的是他的烏紗帽,後續的很多政策也難以推行下去,也就前功儘棄了。
在安排出警以後,他及時召集事件中幾個村的書記開了臨時會議,看要怎麼來處理這件棘手的事情。
既要拿出一個穩妥方案,以免把事態擴大化,還要化解村民仇怨,不因此次事件埋下導火索,在以後的生產生活中,激化矛盾。
事情最終的處理結果:高家村已經分地到戶,且大部分農民糞池的糞便已經準備充足,也不用到縣城公廁去拉茅糞,高家村人把這個指標讓出來,補償給彆村的人。
這樣的處理方式皆大歡喜,大家都樂於接受,農民們也握手言和,表示和解。
我們不得不承認,農民的可愛性或許不隻這些。前一秒臉紅脖子粗,被人刨挖了祖墳一般;後一秒相互致歉,稱兄道弟。
不論怎樣,我們的生命線,是依靠農業命運支撐起來的。土裡長出來的是糧食,而糧食填飽了我們的肚皮。我們沒資格對農民有些看起來幼稚的行為品頭論足,沒有農民,成就不了我們的工業;沒有工業,國家談不上發展。
改革開放的理念,就是“實事求是”,其核心內容是不相信任何教條,通過對事實本身的檢驗來確定事物的是非曲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