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息之地的罪民,雖然本無罪,卻是為帝國作戰贖罪最為英勇頑強的群體,沒有之一。”
“隻不過,他們的出戰記錄,被帝國抹去了而已。”
“我從鋒刃會的絕密級戰史之中,看到過一鱗半爪,這些歎息罪民,就是帝國序列中永遠隻在戰事中存在,仗一打完就煙消雲散的【零號軍團】。”
“如今國家危難,正是用人之際,臣欲重組零號軍團,這樣也免得聖典禁軍調動過多,影響不落之城的安危。”
“懇請陛下允準!”
萊西拉姆眉頭緊鎖,環顧大殿,嘗試著又問了一句:“諸卿各有良策?”
能有什麼良策呢?
往日裡動嘴容易,那是因為沒有事到臨頭,如今帝國形勢危急成這個樣子,誰敢隨便說話。
帝國的不落之城萬年不落,看起來是一種榮耀,其實何嘗不是一種詛咒。
因為不落之城的戰略位置太靠後了,太安全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外麵的星區丟了,死了,爛了,和不落之城的這群勳貴有什麼關係。
利欲熏心者,心中豈有國。
夏國曆史上有所謂“天子守國門”之說,就是因為隻有把所有權貴的全家老小,土地財產都綁在前線,才有些許希望讓這些家夥多為國家考慮幾分。
嗯,也就幾分,多不了一點。
這些勳貴總是有一種神奇的腦回路,舍的下國家的命,舍不下自己的財。
就比如當年雉國全麵進攻夏國,時任夏國政府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越往北,抵抗越微弱,甚至一槍不放,越往南,抵抗越凶狠,甚至寸土不讓。
北邊多少大城重鎮,隨隨便便就撒了手,天下雄關不守,六朝古都不守,前朝皇城不守,中原腹地不守。
可雉國進入某些地區,一場接一場的大仗便組織起來了。
為啥呢?因為動到時任夏國執政的各大家族的根基了啊。
宋家根基在滬上地,於是有了申城會戰,孔門要害在山之西,於是有了晉陽會戰,常家坐擁吳越地,有了涿鹿大戰,陳家基地在湖之南,於是前守江城。
說句糟心的話,若是雉國看的清楚,吃下北邊的地盤就此偃旗息鼓,說不好夏家國府,又要重演一次丟了幾百年的燕雲十六州舊事。
雖然布衣公爵沒學過夏國史,但這趨勢,他看得懂。
如今的赤冕帝國,文官個個算錢,武將處處縮頭,敵人未到不落之城,外麵都是芥癬之疾。
老將軍連帝國的禁軍都不信任,想來想去,唯獨這群可憐人,對帝國的忠心還值得一用。
在布衣公爵豁出一切的苦求之下,赤冕帝國終於頒旨行文。
重建零號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