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說諸夏聯盟隻醉心於基建和商業,不打仗,那也是不對的。
夏國是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一向不喜歡打仗,這一點不管是在藍星,還是在星光,乃至如今的宇宙大世界,都是人儘皆知。
目前跟夏國打過交道的諸多文明都知道,夏國是真的不喜歡戰爭,不過,戰爭似乎有點喜歡夏國。
在簡單觀察了場上局勢之後,夏國從中路切入戰場。
左右兩翼分彆由普羅特斯和澤拉格爾負責推進,當兩邊都形成突出部之後,中間這一塊凹麵,就交給了夏國的主力艦隊。
第一階段,夏國采取的方案是穩紮穩打,主要執行的是控製和拉鋸。
研究火力、摸索打法、輪換部隊、試驗戰術……有條不紊地進行。
新對手,新兵種,自然要打的穩一點,不把混合體褲衩子都扒下來,裡裡外外研究透徹,夏國怎麼甘心。
基於這一思路,不僅是作戰過程中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戰法試探,某個賊膽包天的前線指揮官,甚至打起了活捉混合體的主意。
奈何這玩意不但窮凶極惡,而且性情暴虐,打不過就拚命,拚不過就去死,數次嘗試都功虧一簣。
最後,還是特彆技術指導部門請來了兩位來自靈曦的陣法上仙,一直和夏國關係良好的李紫霄和劉青玄,動用了些修仙的手段,這才勉強“請”回來三隻小白一頭大紅。
為了防止這些“活體樣本”身上有追蹤標記什麼的,夏國直接在前線搭建起臨時實驗室,各路頂尖專家齊聚一堂,展開了緊張刺激的就地研究。
在這一係列高效運作中,夏國也“順手”把困守在行星地表、幾乎彈儘糧絕的洛鳴幽部隊給撈了出來。
經過墨炎子羽的居中協調,諸夏聯盟給予了這支烈日的殘兵最大程度的體麵:他們需要解除重武裝,但允許保留輕武器,存有名義上的自衛權;編製得以保留未被打散,暫時接受夏國的安全監管;承諾待整體戰事平息後,再行商議回歸事宜。
這支在深淵邊緣搖搖欲墜的烈日孤軍,終於被拉回了生天。
或許是受到前線“捷報”和夏國高效組織的鼓舞,或許是出於政治考量,烈日帝國大本營也象征性地派出了兩支中等規模艦隊,從赤砂星域後方對混合體控製區發動了小範圍的襲擾戰,勉強算是……混了個“協同作戰”的名分。
那麼,在這一大片文明的聯合行動中,有誰被漏下了呢?
顯然,隻有赤冕帝國。
當然,或許也不能說缺席,某種程度上說,如今戰場上的一切消費,現在,或者未來,都大概率是由赤冕帝國買單!
這是真正的幕後大佬。
在一邊建設一邊推進的過程中,夏國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對赤冕疆域內的行政秩序的控製。
在經曆了烈日帝國,混合體和赤冕潰兵的多重掃蕩之後,整個赤冕行星表麵成體係的管理已經蕩然無存。
不過,人類是一種喜好控製的生物,他們中的一部分天然就渴求著權力,當社會秩序出現空缺時,某些人就會毫不猶豫的鑽進去,想儘一切辦法攫取權力,進而獲得更多的利益,掌控更多的資源。
在這些垮塌掉的赤冕區域內,臨時冒出來的勢力主要包括兩類,第一類,就是原本就在區域內有著巨大影響力,且在屢次衝擊中都成功的躲避或者存活下來的地方大族。
在赤冕這片地頭上,這些地方大族可能已經盤踞了幾千年,上萬年,帝國的官員來來去去,帝國的子民生生死死,唯有他們,與腳下的土地一同不朽。
第二類,則是赤冕帝國的地下黑勢力。
和那些奸淫擄掠的過路兵不同,哪怕是黑勢力,也是天然傾向於穩定社會秩序的,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收取可再生的社會財富。
土匪哪有縣太爺掙得多,對吧。
大量的聯盟工作組進場,開始清點田畝,普查人口,記錄各類數據,了解區域特點,同時非常乾脆的對區域內的赤冕星球進行了軍管。
執行政策包括但不限於——
全麵宵禁與交通管製:嚴格限製人員流動,非特許不得離開居住區域,太空港及關鍵交通樞紐完全由諸夏聯盟或協同勢力把守。
強製解除武裝:收繳所有重型武器及軍用裝備,考慮到民間目前存在一定的動蕩,允許在向夏軍登記備案的情況下,保留最低限度的輕型防衛武器。
建立臨時管理政府:設立由夏國指導,地方官員和社會人士組成的臨時管理機構,接管行星、城市治理核心職能,重點是保障治安、基礎民生、資源分配。
執行信息與通訊管製:監控並管製主要通訊網絡,防止混亂信息傳播及不法分子活動,重建官方標準信息發布渠道。
關鍵設施控製:接管能源站、淨水廠、大型糧倉、醫療中心、交通樞紐等命脈設施,確保基礎服務運轉。
甄彆與登記:對區域內所有人員進行身份甄彆和登記,區分原住民、潰兵、流民及犯罪分子。
恢複基本法紀:頒布臨時軍管法令,嚴厲打擊搶劫、縱火、凶殺等惡性犯罪,重建社會秩序。
執行物資配給製:對生活必需品實行統一配給,優先保障平民基本生存需求,重點打擊囤積居奇。
吸納“合作者”:對願意配合軍管的地方豪族和地下勢力頭目進行甄彆、登記並有限度地利用其影響力維持基層秩序,但置於嚴密監控之下。
夏國耗費這麼大的精力,具體想做什麼,誰也不知道,至少在赤冕和烈日這些暫時和夏國走在一路的官僚們眼中看來,這樣的工作屬實是毫無必要。
如果未來這些地域還是歸屬赤冕帝國,那你夏國所有花費的精力時間財富都打了水漂。
如果最終赤冕帝國將這些區域割讓給了諸夏聯盟,那自然會奉上區域資料,天文地理,人口圖冊,這些區域的掌舵者們也會自然而然的選擇和諸夏聯盟合作。
何必現在這麼折騰?
夏國可不管這些,管理工作小組加守護衛隊,同時配上一定數量的赤冕本地團隊,就這麼一座城一座城,一顆星一顆星的掃過去,一絲不苟。
各文明很快發現夏國這樣的處置方式,至少給聯軍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後方的相對穩定,讓大家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向第一線的戰場。
到夏曆新年前後,經曆了三個月的連續作戰時,混合體已經被壓縮到了一片隻有三分之一個星區,剩餘虛空裂隙不足十座的狀態。
這時候,戰況反而進入了一個未來前景明朗,但走勢撲朔彌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