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明目光微微眯:“現在我們還有一條路,阿彬你立刻去東瀛一趟,之前鹿兒島鰻魚公司不是想從我們這裡采購葉鰻嗎?你和對方談,就按他們之前的價格。”
“爸,你的意思是將葉鰻賣給東瀛人?”
“沒有錯,玻璃鰻可不容易運輸,畢竟需要專門的設備和飼料,而葉鰻則相對容易運輸,現在應該還沒有太多人發現海陸豐公司有人工鰻魚繁殖技術,我們要趁機發展東瀛、琉球、南高麗的市場。”
很快張新明就讓人再次向海陸豐公司訂購100公斤玻璃鰻。
顯然張新明非常精明,他已經猜到海陸豐公司目前產能不足的現狀。
國內市場每年就需要上百噸玻璃鰻,他沒有必要和海陸豐公司競爭國內市場,而是另辟蹊徑,利用玻璃鰻運輸困難的問題,借海陸豐公司的玻璃鰻培育葉鰻,再出口到東瀛等地。
至於竊取海陸豐公司的人工繁殖鰻魚技術之類,張新明很有自知之明,他以前也嘗試過人工繁殖鰻魚,結果虧了兩百多萬。
加上他了解過東瀛人也有不少研究機構和公司,在做人工繁殖鰻魚的項目,可是一直沒有什麼大進展。
因此他下意識認為海陸豐公司的技術肯定不簡單,可能前期投入成本會非常高,他就幾千萬身家,可玩不起高科技。
顯然這個先入為主的想法,讓張新明錯失了一個機會。
如果現在他出手,暗中收買一下海陸豐公司的養殖場員工,就可以發現一些秘密了。
另一邊。
海陸豐公司的銷售部辦公室內。
李洲看到突然增加的100公斤玻璃鰻訂單,他沒有掉以輕心,而是打電話詢問了一次負責這個訂單的銷售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