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馬爾收回羨慕的目光。
一旁的阿裡則搖了搖頭:“這種飛艇用來滅火,倒是挺好用,不過我們埃及那邊就開羅有可能采購,其他地方用處不大。”
眾人自然理解阿裡的意思。
畢竟埃及除了首都開羅,其他地方並沒有多少高層建築。
沒有密集的高層建築,隻為幾棟大樓就采購一艘消防飛艇,估計會得不償失。
魔都消防有資本采購消防飛艇,那是因為魔都的高層建築非常密集,加上橫沙島飛艇基地可以提供維護,不需要專門建設一個飛艇基地。
如果沒有這種便利條件和使用場景,就采購消防飛艇,每年的維護費用,還有飛艇基地的配套設施,就是非常大的負擔。
奧馬爾轉過頭詢問道:“蘇曼,有什麼推薦考察的地方嗎?”
“我想一下…”蘇曼邊思考,邊拿手機檢索魔都的一些情況,畢竟他以前對魔都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現在情況肯定有很大的變化。
在手機上檢索了十幾分鐘,突然他看到了一個比較適合的地方:“奧馬爾經理,既然我們是過來采購糧食的,不如我們去考察一下當地的農業吧?”
“農業?”奧馬爾也覺得這個方向不錯,雖然他們可以趁機過來魔都吃喝玩樂,但總要有些名目:“你有什麼推薦?”
蘇曼笑著說道:“去對麵的島嶼,那個島嶼有大量農場,我們可以考察一下賽裡斯的農業技術。”
“可以,你帶路。”
“沒問題。”
通過隧道和魔都長江大橋,一行人包車來到了崇明島。
很快他們就抵達此行的目的地:海陸豐公司崇明島分公司。
這個分公司主要是生產各種不耐運輸的蔬菜水果,同時還在崇明島經營水產養殖。
由於海陸豐公司對於這些不涉及保密技術的區域,是允許消費者進來參觀,因此奧馬爾一行人很容易就購買了參觀身份卡。
其實如果魔都本地人,或者常住人口,辦理會員之後,可以直接刷身份證,或者通過人臉識彆、指紋識彆、電話話號碼識彆,都可以很容易進入農場、養殖場。
少數不允許外來人員參觀的農作物、水產養殖項目,則是那些容易受外來因素乾擾,或者感染外來細菌、真菌的類型。
這些不允許參觀的項目,一般不會靠近大都市圈。
拿了身份卡之後,奧馬爾一行人來到了第一個參觀項目。
“這是蜜瓜?”看著架子上,用網兜專門兜住的蜜瓜,奧馬爾並沒有太驚訝,畢竟埃及有蜜瓜西瓜之類的產品。
蘇曼給眾人介紹了一下:“各位如果想購買,可以到餐飲區購買,那邊有成熟的蜜瓜。”
“好的,蘇曼先生。”
奧馬爾等人雖然想吃喝玩樂,但不代表真的什麼事情都不乾,他們在了解這裡的農作物品種、產量、農業技術。
突然阿裡發現一個細節,他小聲問道:“蘇曼兄弟,這些農場的工人在做什麼?為什麼更換塑料地膜?我看這些塑料地膜也沒有壞掉?”
“我問一下。”
一行人靠近這種更換塑料地膜的農場工人。
“你好!我是來自埃及的遊客蘇曼。”
正在埋頭乾活的工人,聽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漫不經心地抬起頭來:“你好,這邊是作業區域,麻煩你們到其他區域參觀。”
蘇曼乾笑著問道:“我就是好奇,這些地膜應該是好的吧?為什麼要更換?”
“你說這個地膜?”工人回憶了一下保密條款,公司並沒有要求對新型地膜進行保密,畢竟這是要上市銷售的產品,自然沒有保密的必要,他便緩緩回道:
“這是新型地膜。”
“哦?有什麼區彆嗎?”蘇曼好奇地摸了摸地膜,發現和老地膜沒有太多區彆。
“區彆大了,這是可降解的碳源地膜。”
蘇曼和農場工人聊了一會,才搞明白這種新型地膜的情況。
翹首以盼的奧馬爾開口問道:“蘇曼,這種地膜有什麼特彆嗎?”
“這是一種新型的可降解地膜,聽說是采用菊糖製造。”
“可降解?”
“慢著…你剛才說什麼?這種地膜是一種糖製造的?”
眾人七嘴八舌討論著。
蘇曼剛才也非常驚訝,因此重複確認了幾次:“是的,是一種從菊花提取的糖做的。”
阿裡看著不遠處一大堆地膜卷材,目光有些難以置信,隨即喃喃自語起來:“賽裡斯已經富裕到使用糖製造地膜了嗎?”
“好像這種糖,人體是不能吸收的,加上工業生產的副產品,因此成本非常低。”蘇曼也說出自己剛才問到的一些內容。
事實上,菊糖確實非常便宜,目前海陸豐公司在哲裡木地區的橡膠草農場,已經累計種植了三百多萬畝,每年可以獲得幾十萬噸菊糖,其中一部分作為食品原材料使用了,剩下的絕大部分都被拉去提煉聚乳酸塑料。
奧馬爾還是心存疑慮:“蘇曼,這種塑料膜真的可以降解嗎?”
“應該可以吧?”蘇曼也不太確定,畢竟他也是道聽途說。
阿裡也是滿眼疑惑:“不過為什麼更換這種塑料膜?僅僅是因為可降解?”
蘇曼將剛才聽到的一部分內容,重新組織了一下,才緩緩解釋道:“那倒不是,主要原因是便宜,還不需要使用石油和煤炭作為原材料,另外這種塑料分解在土壤之中,可以補充土壤的碳。”
“哦?便宜?”奧馬爾來了興趣。
彆看埃及連接西亞和北非兩個全球石油天然氣主產區,實際埃及的石油天然氣儲量非常少,根本不夠自己使用。
要不是拿回了蘇伊士運河的管理權,加上每年不在少數的僑彙,埃及的日子和會更加困難,當然,現在他們的經濟也好不到哪裡去。
畢竟尼羅河河穀和尼羅河三角洲的人口承載力是有極限的。
目前埃及人口達到了1.2億,每年需要龐大的糧食,哪怕是每年人均消耗200公斤糧食,也至少需要2400萬噸糧食。
然而埃及每年隻能生產900到1000萬噸小麥,700到800萬噸玉米,500萬噸左右的水稻。
哪怕是豐年,也隻有2300萬噸左右。
而更加棘手的問題,是埃及人主要吃大餅,玉米有很大一部分是飼料。
這導致埃及每年需要進口至少1000萬噸小麥,用於生產麵粉,來填補國內的麵粉缺口。
要知道根據聯合國的標準,年人均250公斤糧食,那是基本口糧線,僅僅隻能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如果要達到安全線,則至少需要達到年人均400公斤糧食。
埃及自產的糧食,連年人均口糧200公斤都還不到,不進口糧食,那就真要完蛋了。
這也是麵對不斷上漲的國際糧食價格,埃及糧食貿易公司會頂著壓力,尋求賽裡斯的廉價糧食的根本原因。
他們的外彙儲備有限,收入預期也不高,糧食價格波動一點,對於他們而言非常重要。
因此奧馬爾等人對於農產品和農資產品的價格非常敏感。
“哎!可惜,那種仙豆大豆可以在沙漠種植,但賽裡斯方麵不允許技術出口和種子出口。”奧馬爾歎了一口氣。
阿裡也是一臉鬱悶:“確實,那種仙豆大豆如果可以在埃及推廣種植,說不定我們就可以擺脫糧食困境了。”
“經理,你說為什麼沒有人將種子偷偷帶出賽裡斯?”另一個隨行人員小聲說道。
奧馬爾嘴角一癟:“嗬嗬,你怎麼知道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