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星期。
何家井鎮的西北側,距離老鎮區大約兩公裡左右,一片平整後的平地上,已經堆滿了各種材料和集裝箱。
就在此時,費浩帶著幾個采礦企業的代表,出現在這一片工地的不遠處。
今天剛好風小了一點,因此沙塵也少了很多,能見度比較好。
眾人人手一個望遠鏡。
紫金礦業的一個副總放下望遠鏡,轉過頭問道:“費總,測試什麼時候開始?”
“馬上開始,飛艇快到了。”
聽到費浩的話,眾人也按耐住內心的各種想法,靜靜等待著。
過了十幾分鐘。
突然天空一暗。
抬頭一看,一艘飛艇緩緩掠過。
在地麵工作人員的配合下,這艘飛艇將一個巨大的鋼結構鑄件緩緩吊起來,這個鋼結構鑄件的輪廓非常有特點。
上麵是一個平麵,然後就是幾十米長度的鋼柱,這些鋼柱和鋼結構平麵連接在一起,比大腿還粗的鋼柱大約有幾十根,鋼柱另一端是經過切削研磨之後的尖銳鋼錐,而鋼柱表麵則布滿了螺旋紋。
飛艇拉著這個鋼結構鑄件,飛到了距離地麵超過5000米左右的位置。
調整好角度之後。
刹那間,遙控著飛艇的操作員,按下了限位器解除開關。
整個鋼結構鑄件猛然從距離地麵五千米左右的高空直墜而下。
轟!
在轟鳴聲傳來的瞬間,地麵也傳來一陣輕微震動。
整個鋼結構鑄件的鋼柱部分,此時在重力勢能的作用下,已經全部沒入地麵之中,要不是鋼結構上麵是一體的鋼板,這些鋼柱可能會直插地下的硬岩層,才會勉強停歇下來。
不過這個深度已經足夠用了。
不到六個小時,30個相同的鋼結構鑄件,已經被陸續砸入地下。
雖然由於風力的影響,這些鋼結構鑄件的位置存在幾米的誤差,但沒有關係,因為這個小區的住宅樓設計間隔而二十多米,誤差幾米無傷大雅。
這些鋼結構鑄件就是特製地基。
其特點是布置速度快、整體可靠性強、承重力比較好,後期如果要拆除,可以使用工程飛艇直接硬拉上來。
當然這種地基並不是沒有缺點。
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缺點。
其一,是該類型的地基承重力存在極限,然後是鋼筋混凝土型的樓房,最高隻能建12到15層。
其二,則是這種地基建造的小區,不能建設地下停車場。
顯然這兩個缺點,限製了這個技術在一部分地區的應用,比如北上廣深這種寸金寸土的地方,沒有地下停車場、樓房高度不能太高、樓房間距還要幾十米,肯定不會有太大應用場景。
但這些缺點對於大西北、漠南、東北而言,還真不是什麼大問題。
特彆是處於沙漠之中的何家井鎮,周圍都是大沙漠,荒無人煙的荒地一大片,根本沒有必要建地下停車場,樓房間距也沒有必要太緊湊,而高層建築也沒有那個需求。
比起以前的鋼筋混凝土地基,直插法的鋼結構鑄件地基,減少了很大一部分施工時間。
畢竟建設樓房地基,需要挖掘、圍擋、打樁、鋼筋捆紮、模板、澆築、養護,費時費力還費水。
下午,兩點半。
飛艇完成了地基插入作業之後,便飛到了不遠處,那裡陳列著30棟已經建好的樓房。
這些樓房被飛艇吊起來,然後來到了上午插入的地基上方。
“抵達指定位置…”
“輔助定位小組各就各位…”
“收到。”
對講機傳來各種交流。
隨著樓房緩緩下降,距離地麵不到三米的時候,樓房停止了下降,幾個工作人員在雲梯設備的輔助下,立刻爬進了樓房的第一層內部。
他們一進入樓房第一層,將立刻來到四個定位角,將固定安全繩扣在專門預留的卡槽上。
而他們所在的定位角,其實已經樓房的四個角,這個有一個大孔,可以看到下方的地基平麵,地基平麵上有16個一米長度的鋼柱。
“報告指揮室,一號孔偏離…”
“報告…”
其實這種人眼觀察,僅僅是輔助而已,真正保證定位的,是臨時安裝在孔洞附近的位置傳感器。
但是考慮到傳感器可能會出問題,才派定位員進行輔助。
飛艇還是吊著樓房。
而真正決定樓房位置移動的,其實是樓房四麵的吊車,這四輛吊車一點點調整著樓房的懸空位置,直到四個定位柱對準四個定位孔。
指揮室才下令緩緩下放樓房。
前前後後用了一個多小時。
樓房終於穩穩地停放在了地基上,負責固定的施工小隊,將16個固定鎖擰緊,整個樓房將很難被撼動。
實際上,哪怕是此時民勤發生9級大地震,都沒有辦法摧毀這些房子。
原因就在於這些房子采用一體化設計,而且整體強度非常高,重量又非常輕地震隻能讓這些房子東倒西歪,卻沒有辦法破壞其主體結構。
隨著第一棟樓房安裝完畢。
費浩帶著幾個礦業公司的代表,開著皮卡車來到現場。
幾輛吊車正向另一個安裝區轉移。
來到這棟新樓前。
這樓房高度為11層。
負責設計該樓房的設計師秦醒,指著第一層的區域介紹道:“第一層是公共區域之一,主要是電梯間、固定位、充電站、停車位等…”
一個礦業公司的老總推了推眼鏡:“秦設計師,這些設施要不少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