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好的軟件人員,那沒關係,我是搞經濟的同誌裡最好的軟件人員,那就足夠了。
接下來,就是運算所和統計司、外商部、院校之間討論具體的工作安排。
這個事情,高振東就沒有怎麼管了,雖然基本上每確定一件事情,池總工都要問一句:“高教授,你看這樣安排合適不?”
高振東基本上是一律點頭,這些細節他又不參與,你們自己定就好。
從外商部直接回到家,高振東和正在做飯的婁曉娥打了個招呼,就一頭紮進南屋。
雖然從開源數據庫源代碼,想裁剪為現在的djs係列計算機能用的,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工作量,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比寫個新的還難,但是高振東卻是在係統商店裡看見了彆的東西,有了這個東西,他就能作弊了。
隻能說,學校周邊的這些小店裡,賣啥的都有,特彆是當一些在學校裡就挖空心思開始賺錢的同學加入進來之後,事情就變得更為有趣了。
他看到的,是一個u盤,u盤的介紹非常有趣。
“數據庫源代碼。這是一名開打印店的學長,為學弟學妹們搜集下載好的某開源數據庫所有重大曆史版本源代碼。好心的學長甚至隻收他們50塊錢。”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到高振東穿越的時候,誰特麼還不會自己下載點兒東西了。
不過鳥大了……反了反了,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
就是有人不知道到哪裡去找這些東西,或者懶得找的,直接動用鈔能力,畢竟能把所有重大曆史版本都弄來,這工作量也不算小了。
隻是這種事情並不那麼多見,一般是開打印店這類店的學長學姐,收到訂單才會做,高振東也就很偶爾才能找到。
這就是他作弊的依仗了。
從係統裡弄知識,那是沒有適應性改造這一說的,學得懂就學,學不懂就乾看著。
但是提取係統商店裡的物品,那可就不一樣了,高振東能卡個bug。
係統把這東西描述為“數據庫源代碼”而不是“u盤”,很明顯,在係統判定裡,認可的是“源代碼”這個東西,這就意味著,這玩意提出來、加以適應性改造的,是“數據庫源代碼”!
至於普通u盤能不能提出eepro來,高振東試過,提u盤必定出現的是磁帶,而不是eepro這種東西,哪怕是一次性寫入的都不行,看來現在的技術還不能支持ro的生產。
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係統對u盤的定義是“可移動存儲器”,而不是“可擦寫芯片存儲”。
總之,u盤是提不出eepro,也就隻好作罷。
而有了上麵這個bug,就很舒服了,係統改造,簡單快捷,立等可取。
完全不需要高振東自己苦哈哈的去改寫。
要不是怕把會上的其他同誌嚇死了,他甚至敢說“明天就給你們”。
不過那樣搞的話,實在是太過於驚悚,完全沒辦法解釋,高振東隻好定了一個半月之期。
啟動提取,出現在高振東手上的,是一盤磁帶,這回連紙質材料都沒有了。
這個鳥係統,摳門得可以。
把磁帶插入磁帶機,在djs61上讀了出來。
高振東瀏覽了一下,源代碼非常完整,還附帶了一份數據庫管理係統的說明書,還好還好,看見沒有紙質資料的時候,高振東還以為說明書沒了呢。
原本功能強大的開源數據庫,已經被降級成了一個類似於foxbase的東西。
foxbase,80年代左右在dos下流行的一個上古關係型數據庫係統。
簡單是簡單,但是基本功能都有,還是命令行模式的。
就現在djs61的這樣子,再複雜的,也頂不住。
說實話,這個簡化版,已經做到了現在的極致,但是要說功能,其實挺委屈u盤裡那份原始的源代碼的。
想到這裡,高振東立馬反手固化了這個“數據庫源代碼u盤”的提取資格,把這玩意固化了,羊毛能一直薅到21世紀!
有新型計算機了就提一次,緊跟計算機的最新發展更新數據庫管理係統版本,豈不美哉!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