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隊長,我在通知你,沒在問你的意見。”隊長冷眼說,“這不在我們的規劃內。你不是第一次跟殷社的隊,你該知道規矩。”
“可是我們已經到了欸。”女傭兵如是說,“至少也應該在周邊采樣吧?”
“我們不知道附近有什麼危險。”
“就是啊……”一個男人小聲地附和。
理性上,莫惟明同意隊長的意見。他自己就差點因為疏忽大意,遭到野生動物的攻擊。但他也不甘心就這麼回去,於是決定不發表任何觀點。隻要彆把責任攬過來,後果就不需要他來承擔。
“不如聯絡據點吧。”九方澤提議,“我們不是有對講機嗎?”
“這裡未必能收到信號。”
話雖如此,隊長還是取出對講機。他們都看出她的猶豫。可是,一個隊長是不應該猶豫的。
“I4小隊呼叫指揮處,聽到請回複。”
“……”
“我們已到達目標地點兩點鐘方向,己卯建築區,請求指示。”
“對。是原本處於封鎖狀態的生物樣本大樓。”
“建築無明顯破損,門窗完整,金屬封鎖板有鏽蝕,無破壞痕跡。存在轉化性植物附著。西南角近林地處,有直徑兩尺的侵蝕坑洞。疑機械破壞,但四周無磚瓦,無法判斷發力方向。”
“我們計劃返回。”
“好。”
“好的。”
“我們的物資恐怕不能撐到第二天。”
“好的,收到。”
對講機的信號斷斷續續,充滿雜音。但在這一聲聲嘈雜的浪潮中,其他人還是聽到了對麵的指示。
“我想,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行動,無異於自尋死路。”
九方澤誠懇地說。他聽到,他們接下來的任務是勘測一層的情況,並采集部分樣本。雖然命令中仍以保命為先,但他們都清楚,在對一切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實在是生死有命。
“彆抱怨了。既然是命令,遵守就是。反正在我們耗儘物資前離開就可以了,他們沒有要求我們駐紮在這裡。”軍醫說。
“聽到了嗎?你們兩個。”隊長突然對跟著的兩人說,“不想死現在就滾蛋。當然,現在你們也未必找得到回去的路。自己選吧。”
兩人對視一眼,都不說話。他們並沒有積極跟著的意思,卻也不打算就此離開。這種執著讓莫惟明感到困惑。如此明顯地散發著不妙氣息的建築,究竟對他們來說有何吸引力?樓是寶石蓋的,還是山裡真有金礦?
九方澤突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其實你們知道吧?如果和指揮處聯絡,就會發生這種事。他們一定會命我們調查。”
他早從幾人的眼神中看出來了。隊長冷冷地說:
“知道又有什麼用?”
“九爺不是草菅人命的人。”女傭兵笑了笑,調整自己的眼罩,“但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是。任何一級指揮都希望拿出些成績,因為九爺出手總是很大方。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以收益為王,拿人命冒險。”
“我不相信她沒有意識到這點。不,不如說……”莫惟明調整背包帶,“這才是她的作風。我們還是快走吧。”
糾結這種事誠然沒有意義。既然命令已經下達,士卒隻需執行。幾人朝著隊長他們剛剛發現的坑洞走去。等走到那三角形的開裂之處前,已是太陽當空的正午。但洞內陰風陣陣,讓他們隻能感覺到刺骨的寒意。
隊長持手電在外麵仔細偵查了一番,往裡麵扔了什麼東西。一陣微弱的光芒閃爍後,她確認裡麵沒什麼危險,才彎下腰靈巧地鑽進去。緊接著是軍醫,隨後是女傭兵、九方澤和莫惟明。莫惟明剛進來,就發覺前方所有光線都被遮擋了——背著沉重背包的那個男人擠了過來。不等誰去阻止,隻聽見一陣巨響,牆洞被破壞得更大了。
光重新投射進來,隻是大多又被那個男人堵住。所有人都回過頭,默默看著他。他有些無辜地站在原地,身上滿是塵土。
那兩個畏首畏尾的家夥也跟進來了。軍醫拿著刷子與一個紙袋,小心地掃著磚塊殘渣與塵土。莫惟明站在旁邊,視線盯著牆壁的斷麵。牆體約一尺厚。就著外麵的光,觀察中的莫惟明微皺起眉來。他遇到了令他困惑的事。
牆體內部布滿絲線。這究竟是細密的根須,還是菌絲,他暫不得而知。至少,他所看到的部分是這樣的。隊友能夠輕易將其破壞,也是因為磚塊裡已布滿了細密的植物嗎。也許采樣選擇這裡比較合適。但因與他無關,他不想多言。
“我們要小心些。這座建築的承重,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牢固。”他對隊長說,“尤其一層有大量的玻璃。雖然玻璃不起承重作用,但,十來年前的玻璃工藝也很脆弱,稍有塌陷,後果不堪設想。”
“你在說什麼?”幾人莫名其妙。
“抱歉……忘記說明了。這一層應該是水生動物層。”莫惟明解釋道,“雖然也有大型水缸,但也有不少直接與天花板相接。到二層。地下一層也有延伸而來的。因為不宜讓低層承受高層水的重量……就是這麼一回事,請務必小心。”
“為什麼你會知道?你曾參與規劃設計嗎?”女傭兵問。
“我曾聽研究所的人提過。”
隊長展開地圖,軍醫拿手電打了上去。
“因為這一帶一直是封閉狀態,地圖上沒有標明內部結構。誰知道會遇到這種事……那麼樓上呢?樓上樓下,都是什麼?”
“我……記不太清楚。但是按照我的推理,二樓應是植物,三樓是動物;到了頂樓,又是植物。”
“怎麼是這麼分的?好奇怪啊。為什麼植物中間還要隔一層?”
“三樓產生的肥料便於向下運輸,有利於內循環。植物產生的二氧化碳易下沉,可能對動物產生不好的影響。雖然也有不遵循這種呼吸原理的動植物,但終歸是少數。至於為什麼頂樓還是植物……那裡是一些需要充分接觸陽光,還需要一定生長高度的植物。多是喬木。”
“那這些樹和土壤,不重嗎?”
“總比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