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張月鹿上前一步擋在了齊玄素身前,隔絕了姚裴的視線。
“他心通。”姚裴喃喃道,“好一個‘心字卷’。”
說罷,她收回視線,不再去看齊玄素。。
張月鹿深深地看了姚裴一眼:“素衣道友,我們改日再聊,先行告辭。”
“不送。”姚裴又拱了拱手。
張月鹿一拉齊玄素,兩人轉身離去。
姚裴則是站在原地,背負雙手,目送兩人遠去。
離開姚裴的視線範圍之後,齊玄素忍不住問道:“這位姚姑娘是不是有點病?”
張月鹿乜了他一眼:“是‘太上忘情經’。”
第(2/3)頁
第(3/3)頁
齊玄素愣了一下:“就是當年北道門的鎮門之寶?不是應該在皇室手中嗎?”
張月鹿道:“是在皇室手中,不過也隨著玄聖夫人一起歸入了道門,後被玄聖整合到了天、地二仙的傳承之中,想要修成‘天算’神通,必須要修煉‘太上忘情經’,而‘天算’又被簡化成了散人的‘先天神算’。”
齊玄素遲疑道:“我倒是聽說過‘太上忘情經’的大名,望文生義,是不是修煉了此法之後就會六親不認?”
“忘情不是無情,所謂太上忘情,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為情緒所動,不為情感所擾。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製在氣。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言不語,眾生聽令,身不動,天地俯首。太上忘情,自是開辟造化之情。”張月鹿畢竟博聞廣識,徐徐解釋道,“此法如‘太陰十三劍’一般,屬於大成之法中的旁門左道之法,有利有弊。”
“‘太上忘情經’的根本主旨在於修心,起初修煉不深的時候,隻是感情淡薄許多,卻有靜心凝神之妙用,等閒媚術、幻術、亂神之術都不能奏效,還是利大於弊。”
“待到修煉漸深,更多弊端就會漸漸顯現,變成弊大於利。正如你所說,修煉此法逐漸開始絕情滅性,修煉到高深處,休說是煙火氣,就是人氣也沒有半點,冷清似一塊石頭。而此法在修至大成之前,並非真正忘情,而是壓製性情,一旦動情破功,立遭反噬,輕則性情大變,神智錯亂,重則走火入魔,身死當場。”
齊玄素咋舌道:“一個心魔自生,一個絕情滅性,這些旁門左道之法怎麼都如此凶險?”
張月鹿繼續說道:“風險越大,收益也就越大。‘太陰十三劍’的厲害你已經見識過了,你我若不能境界壓製,不靠外物,同境相爭,誰也不敢說穩勝謝槿。至於‘太上忘情經’,人有七情,按儒門的說法是喜、怒、哀、懼、愛、惡、欲,按佛門的說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而道門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無論是哪種說法,‘太上忘情經’就是要將這七情統統忘卻,沒了恐、驚、怒、哀、悲等情緒,任憑何等險境,都不能動搖心神,更不會有絲毫遲疑,應變之快,應變之準,隻怕你這個身經百戰之人都略有不及,一身本事可以發揮出十二成。”
“都說人算不如天算,‘太上忘情經’的玄妙之處也在於此,以忘情使人心近乎天心,人算自然也變成天算,據說進入了‘忘情’狀態之後,忘卻七情,拋卻六欲,好似脫離了人的身份,就像仙人一樣立在雲端俯瞰腳下人間,超凡脫俗,故而以‘太上’二字為名。”
“再有就是,旁門左道之法凶險不假,可隻要能走到最後,都能逢凶化吉,苦儘甘來,‘太陰十三劍’可以降服心魔化作身外之身,‘太上忘情經’修到最後也能返璞歸真,可以自如出入‘忘情’的狀態,平時與常人無異。比如說玄聖夫人,各種記載都說她為人隨和,絕非冷漠無情之人,據說東皇年輕時每每犯錯之後,便請這位嫂子為他向玄聖求情。”
齊玄素聽完之後問道:“既然如此,那依你看來,這位素衣道友修煉到了什麼境界?是不是已經走火入魔?”
“在那麼多前輩高人的眼皮子底下,哪就那麼容易走火入魔。”張月鹿搖頭道,“倒像是到了某個瓶頸階段,性情影響心智,所以看起來不太正常。”
“我就說她不正常,你也覺得她有點毛病是吧?”齊玄素立刻道。
張月鹿看了他一眼,打趣道:“有病沒病的,我又不是她的同窗,與我何乾?倒是你,小心為妙,自求多福。”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