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衝元不說話了,看向李世民。
這事,已經不是他李衝元能決定的了,一切都得看上麵那位。
李世民麵無表情的看著新羅國的這二人,輕聲道:“此事容後再議。”
容後再議,說明李世民是在考慮了。
而李世民的容後再議,估計一會散朝之後,會留下朝中大臣議一議這事。
上午散朝後。
李衝元被留了下來,與李衝元所猜一樣,李世民留下朝中大臣,商議新羅之事。
不過。
李衝元一直持反對態度。
不管新羅是大唐的屬國也好,還是下國也罷,這事不能考慮,也不有答應。
一旦答應了,以後會如何,誰也不知道。
最終。
李世民未聽李衝元的勸阻,賜了新羅國領地。
不多,但也不少,數十城。
這數十城,可跟大唐的數十城不一樣。
待到高句麗的一些遣官之時。
李衝元卻是一句話也不說了。
甚至在李世民的問話之下,李衝元也都隻是表示一切以尊聖上之意行事,並言自己不想介入高句麗事情罷朝。
是的。
李衝元罷朝了。
哪怕李世民派人來數落李衝元,李衝元也罷朝了。
新羅國一事讓李衝元心中有氣,氣到李衝元一切都不想介入,直接來了一個罷朝。
借著罷朝之機。
李衝元把該受封受賞人招集到了王府。
而其中,就有陳娟陳環她們。
陳娟在此次東征作戰當中,依著李衝元遞上去的奏書,被李世民授了勳職,飛騎尉,武散官振威校尉,還給了一個爵位,縣君。
至於陳環,同樣授的是飛騎尉勳職,武散官振威校尉,縣君爵位。
沒有實職,也沒有封將軍。
原因,是因為陳娟陳環二人乃是女兒身。
為此。
李衝元還跟李世民說了此事,但李世民的意見就是如此。
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原因,李衝元找了個借口罷朝。
不過。
陳娟與陳環好像一點都不在意,帶抱著小火直接回那處宅院去了。
陳娟她們有所封賞,唐力他們自然也不能少,但也僅僅隻是提升了一些,至於他們的徒弟等人,到是有了正式的官身了。
為此。
唐力他們好似早就想到了,個個滿臉興奮,並不因為他們所受的封賞小而難過。
一切事情搞定之後。
李衝元借著罷朝的這個檔口,想把自己婚事搞定。
尋了老夫人,商議過後,老夫人找人尋了個好日子,遣了官媒,帶了重禮,去了劉莊。
臘月初八,也正是臘八節之日。
李衝元迎娶了因為自己的原因,等了自己許多年的心儀小娘子朱英。
這一日。
西沙王府那熱鬨的場麵,把整個長安城都給帶火了。
宰相成親,而且迎娶的還是一個農戶之女,且還是正妻,這事讓整個長安的百姓都紛紛跑來瞧熱鬨。
更者。
還有聞息而來的農人百姓,更是覺得李衝元這個西沙王走近了農人百姓之家,攜家帶口的帶著一些家中事物前來賀禮。
成親本來熱鬨一日就算是熱鬨了。
可李衝元這一次成親,卻是足足熱鬨了七天。
而在這七天裡,長安附近的農人百姓聽聞他們可以上門來祝賀之後,可謂是都來了。
因為李衝元娶農人百姓之女為妻之事。
朝中有人反對。
本來李世民該給自己的臣子送禮,也因為這事,宮中卻是僅僅打發內侍女官前來而已。
李世民有氣。
李衝元直接無視。
當初。
李世民賜李衝元的婚,李衝元抗旨拒婚,而如今卻是迎娶一個農人百姓之女,這讓李世民認為,李衝元這是要跟他對著乾。
罷朝更是說明了這一點。
臘月一過,就是年了。
當年一過。
李衝元向著李世民請辭,說自己要去瓊島看看情況。
李世民知道,李衝元在瓊島弄了一個種植基地。
李衝元雖是侍中宰相之職,並還擔任著司法寺寺卿,以及司農寺卿之職,但事關高產糧食,李世民最終還是點了頭,“善德,高產糧食何時能推廣,你心中可得有數。可彆到時候誤了我大唐百姓。”
“聖上,此際我前往嶺南,為的就是高產糧食。去年一年未曾前往,也不知道去年具體如何了。還請聖上臣幾年時間,待臣積蓄了種植經驗,必當推廣高產糧食。”李衝元點頭。
半月後。
李衝元離京了。
帶著不少錢財離京了。
一同離京的。
還有陳娟她們。
陳娟她們說她們在長安住著不得勁,而且還說李衝元此次乃是去瓊島,擔心馮家會對李衝元不利,所以決定隨李衝元一同前往瓊島。
李衝元勸阻再三,也未勸得住,隻得同意。
新婚爾爾,沒有享受夠新婚快樂的朱英,送走李衝元後,抹著淚回了王府,主持著王府大小事物。
在李衝元離京後不久。
朱英嘔吐不止,經大夫診治過後,齊活興奮的奔到本家報喜。
老夫人聽聞朱英有了身孕,再一次的住到了西沙王府。
並同時,派人送信給李衝元。
當李衝元在西沙島聽聞朱英有了身孕後,那高興勁就彆提了,心中期盼著,最好生個女娃。
有道是。
有了兒子念女兒,這是所有做父親的願望。
高興歸高興,但瓊島之行卻是不能停。
隔日,李衝元大手一揮,率船隊前往瓊島。
可李衝元卻是不知道,他此次去瓊島,卻是去了三年。
甚至。
連陳娟她們也沒有想到,此去瓊島一待就是三年。
三年時間雖不長,但對於朱英她們而言,這卻是一個漫長的等待。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