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史忽地低聲道:“老臣也隨郡主同去。”/P
薑韶華一驚,轉頭看了過去:“陳長史也要同去?”/P
陳長史抬頭,和郡主對視:“是。老臣在南陽王府數十年,已經很久沒回過京城。這些年,老臣和不少朝臣都有書信往來,也有些交情。隻是,書信一來一回太慢,來不及應對緊急之事。”/P
“郡主此次去京城奔喪,或許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困境。老臣隨郡主左右,能及時聯係朝臣,為郡主助力。”/P
這番話,說得意味深長。/P
進京奔喪,會有什麼麻煩?何來的困境?聯係朝臣,想做什麼?/P
薑韶華默然片刻,點了點頭:“陳長史隨本郡主同去京城。王府內外事務,就都交托給馮長史了。”/P
馮長史二話不說便應了。人各有長,陳長史長袖善舞,交遊廣闊,且老謀深算。由陳長史陪著郡主去京城最合適。他脾氣又臭又硬,還是留守王府吧!/P
崔渡忽地也插嘴道:“我也隨你去。”/P
“不妥!”竟是陳長史馮長史一同出聲反對。陳長史說話更快一步:“長寧伯不擅朝堂爭鬥,對京城人事一片茫然,去了也沒什麼實際用處。”/P
馮長史接過話茬:“長寧伯一同去了,反倒令郡主心有牽掛,會分心。再者,田莊裡培育糧種,離不得長寧伯。長寧伯還是以差事為重。”/P
話說得難聽,道理卻沒有錯。崔渡既不會武,也不懂朝堂陰謀爭鬥,去了又能做什麼?隻會是薑韶華的軟肋和累贅罷了。/P
素來隨和的崔渡,此次卻格外堅持:“我想和郡主一同去京城。一旦有什麼風險,我能和郡主同進共退。”/P
同甘共苦,同生共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