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歲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穿後她成了四爺的掌心嬌正文卷第356章意想不到雍正認同她的話,“過幾年,等弘晝大些,朕再提一提裕嬪的位分。鈕祜祿氏,哼!淩柱教女不善。”
鈕祜祿氏的阿瑪是四品典儀淩柱,官職不高,但姓氏好,本可以憑著姓氏得個好位分,偏偏鈕祜祿氏不安分,儘想著生事。
曆史上若非有個好兒子,也沒機會成了後麵的熹妃。
沒了兒子,鈕祜祿氏也是愈發沉不住氣了。
如今妃位僅有瑾妃和懋妃兩位,裕嬪有子,早晚都是妃,能占個位子,裕嬪比其他人更好些。
“皇上倒是一如既往地討厭鈕祜祿氏。”武靜蕊莞爾,雖說她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對鈕祜祿氏的不喜,但以雍正的性子,隻會對她的喜惡報以一笑,不會以她的喜惡為喜惡,從而冷落了自己的女人。
但雍正仿佛打心眼裡不喜鈕祜祿氏,潛邸的那些年連碰都不樂意碰。
她忽然想起曆史上的鈕祜祿氏進府多年未曾有孕,直到康熙五十年才有了弘曆,還是因四爺當時病了,鈕祜祿氏借著侍疾的機會才懷上弘曆。
也算是碰巧了。
後來多年再未懷過第二次,可見四爺本來就不喜歡鈕祜祿氏,甚至可以說是厭惡。
若非因為弘曆,大概也不會有鈕祜祿氏身居貴妃,甚至太後的那一日。
或許一開始的鈕祜祿氏就不討喜,行事有不當之處,雍正才真心厭煩。
“朕不會讓鈕祜祿氏的女人身居高位,也不會讓朕的皇子出自鈕祜祿氏。便是將來有其餘滿洲大姓的嬪妃,朕也不會讓她們有朕的子嗣。”
啊?
武靜蕊有點不解,沒想到是因為這個,為何?不是皇子的生母出身越高越好嗎?
雍正低頭看她,唇角彎了彎,“隻要是朕的皇子,生母出身貴賤無甚分彆,但若旁人生的皇子因生母之故越過你們母子,朕斷斷不會允許。朕的嬪妃可以出身高貴,但朕的皇子不能有一個出身高貴的生母。”
武靜蕊再次了解到雍正的用心,當真令她意想不到,所以是為了她?
鈕祜祿氏生下皇子,僅憑鈕祜祿氏這個姓氏,就能為鈕祜祿氏母子加持不少。
就如同曆史上的弘曆能當皇帝並不全是因為得了康熙的歡心,也是因為弘曆的生母是鈕祜祿氏,是四爺的兒子裡唯一生母是滿人的阿哥。
這是優於其他皇子的地方。
武靜蕊再得寵,兒子再多,始終不是滿族出身,她是漢軍旗的。
清朝是最看重滿人血統的,曆來皇帝的生母大多是滿人。
如此一來,武靜蕊名份上是貴妃,僅在皇後之下。旁的嬪妃再尊貴,都沒皇子,始終不如她。
出身低微的嬪妃便是有了皇子也難越過她。
外人想拿皇子的出身說事都拿不出話來,後宮也少了許多爭端。
啊。
武靜蕊覺得自己又喜歡他幾分了呢,一個皇帝,如此為他們母子考慮,多難得啊。
她說不出太多感激和感動的話,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更多的吻。
男人的喉結最性感,武靜蕊勾起他更多的火,感受著他隱忍的欲望,又在快要不可收拾時抽身退開。
雍正惱怒她的行為,卻無處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