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如此……大家的好日子……
李世民還有話想跟陳正泰說,於是揮了揮手,讓諸官退下。
而後看了陳正泰一眼,一臉驚詫的樣子:“你才來兩日,竟對詹事府了如指掌,真是令人驚歎。”
陳正泰認真地道:“恩師……其實這沒什麼了不起,學生能做到麵麵俱到,無非是靠著一個勤勉二字而已。”
李世民連連點頭:“朕來時,唯恐擔心你懶惰,現在可以放心了。”
陳正泰看了李世民一眼,想起了什麼:“隻是恩師……這詹事府……學生覺得弊病叢生,單以輔佐太子而論,有太多不足之處,學生以為……朝廷設立三省六部,又在東宮設立詹事府的本意,理應不該如此。”
李世民詫異地看著陳正泰,他覺得這個家夥很不簡單,已經能夠獨當一麵了。
李世民滿臉欣慰地道:“你這話是何意?”
陳正泰其實早已摸透了李世民的心思,其實他心裡早有一個構想,隻是從前不便提出來罷了。
而現在……他倒是可以放心大膽的提出了:“有了三省六部,何須還要一個備用的三省六部呢?今天下漸安,可是大唐所沿襲的,就是自秦漢、魏晉以及隋朝時法度,這一套辦法不是沒有用,可是至少……從隋時的經驗來看,未必能令天下可以做到長治久安。學生相信恩師其實也有過這樣的擔憂吧。”
長治久安……
這似乎說到了李世民內心裡的著重點了,李世民臉色凝重起來,他背著手,來回踱了幾步,而後道:“你繼續說下去。”
陳正泰便道:“沿襲下來的三省六部製,當然不能輕易更改,因為這牽涉太大了,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可是……我大唐若隻是沿襲舊製,恩師縱然再賢明,也不過是第二個隋文帝而已,在沿用舊製的同時。何不嘗試新製呢?”
李世民突然覺得陳正泰也有一些幼稚了,新製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嗎?那隋煬帝大刀闊斧,倒是改了不少舊製,可結果如何呢,卻觸動了不知多少人的根本利益,最後是什麼下場?
陳正泰自是明白李世民會有什麼反應,便又道:“當然,學生並不是說這新製立即去用。何況新製有沒有用,好不好用,尚且還是未知之數,想來恩師絕不會拿江山社稷來開玩笑。”
“可是……這不……東宮這裡也有一套備用的三省六部嗎?這詹事府,閒著也是閒著,何不如大刀闊斧,使用新製,但凡有什麼嘗試,都在詹事府試一試,若是詹事府能成功,將來三省六部也可效仿。可若是詹事府做不成,就算是出了什麼差錯,其影響範圍也能在可控的範圍裡。”
李世民並不是昏聵的人,他很清楚當今天下有許多的弊病,隻是這些弊病,絕不是可以輕易改動的,因為一改,後果誰也無法預料。
而此時陳正泰提出這個,卻是令他耳目一新。
朝廷不方便做的事,讓詹事府來做,朝廷不能改正的東西,讓詹事府來改正。最後通過詹事府的成效,再決定是否推廣。
詹事府畢竟隻是一個備用的小班子,做的好了,三省六部可以借鑒,而一旦滋生了什麼事端,三省六部也可引以為戒。
這……李世民對此,頓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他盯著陳正泰:“詹事府可以大刀闊斧,想怎麼新怎麼來,隻要不觸及國家的根本,都可為?”
“是。”陳正泰道:“而且這樣做,也可磨礪太子殿下,太子年輕,可如陛下所言,他已長大了,不如就讓他試一試。”
“學生想好了,詹事府的法令,隻在二皮溝和鄠縣之內,二皮溝和鄠縣之外,自是三省六部的管轄之地。恩師就隻當這是學生和太子自己瞎折騰,是瞎胡鬨,若是這胡鬨……能夠有益於天下,則自是恩師聖明,若是鬨出了什麼糟糕的結果,恩師也可果斷製止,以免更壞的後果。”
李世民一下子覺得有趣起來:“你不必解釋得如此詳細,朕知道你的意圖,詹事府……詹事府……嗯,有一點意思……”
李世民是個極有作為的皇帝,可同時……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束縛住手腳,因為他是皇帝,任何一點的舉動都關係著天下蒼生,所以他行事……十分謹慎。
若是有心人去觀察李世民的用兵之道,會發現李世民其實是個非常善於兵行險著的人,你給他兩千騎兵,他就敢嗷嗷叫的帶著這兩千騎兵去破十萬大軍的軍陣。
可做了皇帝之後,李世民的許多行徑,就與他的軍事理念背道而馳了。
因為李世民同樣也是善於總結經驗的人,他很清楚隋朝滅亡的原因,對任何改變,都帶著深深的戒備。
可現在卻好像……不一樣了。
李世民突然大笑:“這樣說來,這詹事府,就是朕的先鋒……這詹事府,就由著你們去折騰了?”
………………
第二章,求月票。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